浅析左思咏史诗

2015-06-16 13:08刘颖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咏史诗左思特色

摘 要:左思,字太冲,齐国临淄人,是西晋太康诗坛的一位独树一帜的作家。其诗流传不多,影响比较大的是 《三都赋》和 《咏史》诗。左思极具才华,所作 《三都赋》使 “洛阳纸贵”。诗歌代表作 《咏史》八首被钟嵘称之为“左思风力”,严羽称其“高出一时”。左思的《咏史》诗,悲歌慷慨,高旷雄迈,名为咏史,实乃抒怀,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左思 《咏史》诗的思想性与独特的艺术成就作论述,从而管窥左思咏史诗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贡献和它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左思;咏史诗;特色;价值正文

左思所生活的西晋是一个士人的观念和行为均有悖于传统的时代。晋武帝太康年间的安定繁荣鼓舞了文人的求仕热望,他们从四方纷至沓来,石集洛阳,但以家世阀阅论品授官的选举制度阻遏了他们的仕进之途。另一方面,正始名士反抗礼教的放诞行为,玄学对儒学拘名失实的批判,使传统的道德观念不再具有神圣的约束力。魏晋以来对生命倏忽的忧虑也支持人们大胆地追求现世富贵。西晋文人在思想和行为上都少了一些儒学道德的约束,在门阀障碍之下,许多人依附权贵以图仕进。左思在大约泰始八年送妹妹左芬入宫而举家迁居洛阳,终身未能得志,即使花费十年心血而写成饮誉都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的《三都赋》,也不能改变他遭冷遇的境遇。左思以愤愤不平的心情写《咏史》,其现实的批判目标、史材选择的目的性和对寒士出路何在的探索都在诗中表现得十分明确。

左思是一个“穷且不坠青云之志”的诗人。沈德潜说:“太冲咏史,不必专咏一人,专咏一事,咏古人而己之性情俱见”。左思的咏史,实为咏怀。大概表达了诗人的以下几种思想情感。

一是从正面抒写自己的怀抱。如《咏史》其一:

“弱冠弄柔翰。卓荤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边城苦鸣摘,羽檄飞京都。虽非甲胃士,畴昔览攘直。长啸激清风,志若无东吴。铅刀贵一割,梦想骋良图。左阿澄江湘,右盼定羌胡。功成不受爵,长揖归田庐。”

诗中自叙才能和抱负。从文才看,诗人博览群书,善写文章,可与古代最有才华的贾谊和司马相如相比。从武略看,诗人有保卫边境,从军杀敌的雄心,又读过兵书,懂得治军用兵之术。诗人豪情满怀,渴望施展才能,实现美好理想,并表明自己志在统一国家,消除边患,而无意于功名与爵禄。

其二是对门阀制度的抨击和对士族权贵的蔑视。

如《咏史》其七: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又如《咏史》其七:

“主父宦不达,骨肉还相薄。买臣困樵采,伉俪不安宅。陈平无产业,归来翳负郭。长卿还成都,壁立何寥廓。四贤岂不伟,遗烈光篇籍。当其未遇时,忧在填沟壑。英雄有迍邅,由来自古昔。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

反映了寒门士人受压制被埋没的遭遇,通过鲜明对比揭露了士族门阀制度所造成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其三是对士族权贵表示了极大的蔑视。西晋的士族凭借其经济政治特权,竞相奢靡过着荒淫无耻,纵情享乐的生活。如《咏史》其四:

“济济京城内,赫赫王候居。冠盖荫四术,朱轮竟长衙。朝集全张馆,暮宿许史庐。南邻击钟磐,北里吹笙竿。”

就是当时士族权贵荒淫骄奢,醉生梦死生活的写照,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士族权贵鄙弃。诗人以“悠悠百世后,莫名擅八区”热烈地赞颂了清苦著述的扬雄,从扬雄身上看到了人生的价值,找到了自己的人生道路。

其四是曲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和政局的险恶。《咏史》其八大约作于八王之乱起后。诗中通过“穷巷士”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极度黑暗和人情世态的冷暖炎凉:

“习习笼中鸟,举翮触四隅。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外望无寸禄,内顾无斗储。亲戚还相蔑,朋友日夜疏。苏秦北游说,李斯西上书。俯仰生荣华,咄嗟复雕枯。饮河期满腹,贵足不愿余。巢林栖一枝,可为达士模。”

诗人以苏秦和李斯的荣枯,说明封建社会富贵无常,祸福莫测,正是八王之乱起后张华等人先后遇害在诗人心理上的投影,曲折地反映了八王之乱起后政局的动乱与险恶。同时也表明自己不愿在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为个人的荣利投机钻营,纵横裨阖。诗人用“饮河期满腹,贵足不顾余。巢木栖一枝,可为达士模,”表明了自己励志自守、旷达自足的人生态度。

左思用塑造形象的方法揭示现实问题,再把现实的东西与历史的材料联系起来,把现实融到历史中,把个人的遭际融到历史中,既揭露抨击了现实,抒写了自己的感受和志怀,又连古人的牢骚也给发了。这可说是左思的创造,它使诗歌形成一种特殊的艺术力量。

参考文献:

[1]晋书.武帝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清]刘熙载.艺概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3]清,沈德潜.古诗源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程千帆.古诗考索[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作者简介:刘颖(1991–),女,河北廊坊人,河北大学研究生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013级学生。

猜你喜欢
咏史诗左思特色
宋代《春秋》学对史论体咏史诗的影响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世说新语》:潘安与左思
洛阳纸贵
中医的特色
咏史诗的哲学意蕴(外三则)
完美的特色党建
左思与《三都赋》
左思和《三都赋》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