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浅析

2015-06-18 14:43龙书和
亚太教育 2015年14期
关键词:提高有效性课堂教学

龙书和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浅析

龙书和

摘要: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值得广大教师思考的一个难题。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历史教师积极探索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快速融入课堂教学中,获取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历史教学经验,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如何实现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首先,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其次,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再次,转变教师角色。

关键词: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医生的本领在临床,教师的本领在课堂。如何实现课堂有效性是广大教师工作者的夙愿。然而,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则问题诸多:首先,教师方面的,如教学目标设计不科学,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教学方法不实用,教学评价不公正等。其次,学生方面的,如缺乏与老师互动意识,缺乏历史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氛围不活跃等。这些都极大阻碍了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施有效性课堂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让学生乐于接受和学习历史知识。那么如何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你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个人的自身素质、人格魅力都代表了教师的形象。教师形象在学生心目中非常重要,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都影响着你的学生,倘若你的学生都不喜欢你这位老师,试想一下在你的课堂上学生们会是什么样的表现。其次,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知识储备不够,自身素质不够硬,不能面对教学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有什么资本去传授学生知识呢。所以,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恪守教师本分,师德铭记于心。只有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才有资格去“传道、授业、解惑”。教师自身素质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课题教学的有效性。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以往学校教学都采用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课堂施行满堂灌。授课内容局限于课本,授课方式缺乏新颖,通常都是照本宣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方式以死记硬背为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历史课堂显得枯燥、乏味、无聊,课堂的有效性可想而知有多低。只有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课堂有效性才会提高。首先,授课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以观赏历史纪录片等媒体教学方式学习历史知识,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更加形象具体的把历史事件摆在学生眼前,加上老师的引导,学生获取历史知识更加容易,记忆也更加轻松。这样极大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其次,历史课堂可以改变以往传统上课形式,可以把小组讨论、历史事件辩论赛、演讲等形式引入历史教学课堂上。让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为主动的参与者。再次,教师授课内容不局限于书本,可以以当前的时政热点为题材,与历史知识结合进行教学。同时,以历史图片、历史故事为教学方式,也值得采用。通过讲历史故事,把相关的历史知识传输给学生,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记忆,更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课堂参与度及课堂积极性。通过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授课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极大的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性。

三、转变教师角色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在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充当了主角。满堂课你听到的老师都是老师的声音,老师在讲台上吐沫横飞的讲解课本知识,下面学生则是鸦雀无声。这种以老师充当主角,对学生进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有效性极低。新课改后,教师角色应该适时转变,不能让老师总是当主角,而是应该让学生时不时的充当课堂的主角。教师则应该多扮演辅助者的角色,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在课堂上要充分挥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学会适时转变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是提高课堂学习有效性的一大关键。

总之,提高历史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极为重要。好的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学习知识更容易,同时老师授课过程也更轻松。课堂有效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生命线,是学校与教师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进行的孜孜不倦的追求。历史学科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学科,对学生的人观、价值观等都承担一定的导向作用。因此,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田效松.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

[2]李火英.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

[3]王淑华.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D].2012.

[4]徐华绒.试谈高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策略[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

作者单位:(贵州天柱县天柱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提高有效性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