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石灰岩矿采场结构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2015-06-24 14:21史秀志
采矿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矿房模拟计算采场

陈 敏,史秀志

(1.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80;2.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某石灰岩矿采场结构参数数值模拟研究*

陈 敏1,史秀志2

(1.广东省冶金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东 广州 510080;2.中南大学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为提高石灰岩地下矿山采矿效率和资源回收率,在某石灰岩矿开展了中深孔房柱法试验研究。采用三维数值计算软件ANSYS和FLAC3D进行了中深孔房柱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和稳定性数值模拟计算,通过计算确定的最优方案的采场结构参数为:矿房宽度15 m,间柱宽度13 m,底柱厚度15 m。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理论基本一致,表明数值模拟方案的设计、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石灰岩矿;采场结构参数;稳定性;数值模拟

目前,石灰岩地下矿山主要采用留点柱或连续矿柱的浅孔房柱法开采。该类矿山普遍存在采场结构参数不合理,采场生产能力小,通风安全条件差,资源回收率低等问题。本项目以广东省某石灰岩地下矿山为试点矿山,开展中深孔房柱法安全高效回采技术研究。中深孔房柱法采场结构参数一般参考类似矿山选取,因此矿柱及顶板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采用三维数值计算软件ANSYS和FLAC3D进行了中深孔房柱法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和稳定性数值模拟计算,研究成果对石灰岩地下矿山开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工程概况

该矿区石灰岩属下二叠统栖霞组灰岩,主要岩性为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白色大理岩。矿石结构致密,矿层厚度较大,连续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矿石单轴抗压强度62.2~63.6 MPa,平均62.9 MPa。矿石岩质完整新鲜,为坚硬岩石,工程性能良好。

矿山采用斜坡道开拓,汽车运输。中深孔房柱法试验采场矿房长60 m,宽15 m,高18 m。矿房分二层回采,上分层高8 m,下分层高10 m。首先在矿房顶部掘进一条切顶巷道,凿岩设备采用Boomer281掘进台车,巷道断面5 m×6 m,作为人行、通风、出渣的运输巷道。其次,以切顶巷道作为爆破自由面,逐步扩帮形成宽12~15 m、高6~8 m的切顶空间,并根据顶板岩石的稳固程度进行喷砼或喷锚支护。再次,采用Tamrock Ranger 600潜孔钻机在切顶空间下钻凿8~10 m深的下向平行中深孔,选用2#岩石炸药,人工连续柱状装药,以切割槽为补偿空间分段微差爆破。最后,崩下的矿石用PC-200挖掘机或ZL50C装载机装矿,10 t载重自卸式汽车经斜坡道运出地表。中深孔房柱法采矿方法见图1。

2 数值模型建立

本次数值计算采用ANSYS软件进行建模和网格划分,采用FLAC3D软件进行后处理计算。

2.1 基本假设及破坏准则

为方便建模和数值模拟计算,本次研究做如下假设:

(1) 假设矿体和围岩为各向同性的连续介质,不考虑裂隙、节理和断层的影响;

(2) 忽略井巷工程对采场稳定性的影响;

(3) 只考虑重力对模型的影响,不考虑爆破震动、地震波及地下水的影响 。

矿体主要为大理岩、灰岩等岩性岩石组成,适用莫尔-库伦破坏准则。

2.2 计算方案及数值模型

采场结构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如采场跨度、间柱宽度、隔离矿柱厚度都有较大取值范围,为使其有充分的代表性,采场跨度取12~18 m,间柱宽度取11~15 m,顶柱厚度取13~17 m,矿房高度为18 m,计算方案见表1。

图1 中深孔房柱法采矿方法

表1 计算方案表

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试验采场的位置以及开挖的影响范围,建立了三维计算模型。计算域沿走向长400 m(Z方向),垂直走向长400 m(X方向),铅垂高度250 m(Y方向)。模型建立地表曲面,表土层取10 m。模型简化处理,12个矿房的上分段为1~6号矿房,下分段为7~12号矿房。沿走向布置采场模型见图2。

图2 沿走向布置采场模型

2.3 岩体物理力学参数及边界条件

根据室内实验测定的岩石力学参数,采用工程化处理后的岩体强度参数作为数值模拟中所用的岩体强度。数值计算模型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见表2。

表2 数值计算模型岩体物理力学参数表

由于该矿未能进行原岩应力的实测,故仅考虑重力场。模型下表面限制垂直方向位移,四个侧面法向约束,上表面自由。

3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3.1 数值计算结果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方案1~3拉应力最大值、主应力最大值、剪应力最大值及顶底板位移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方案1~3各采场应力及位移值

注:(1)上表中压应力为“-” ,拉应力为“+” ;(2)上表中位移“-”表示沿Z轴负方向,反之为正。

3.2 应力对比分析

从拉应力最大值等值云图可知,3个方案的拉应力最大值均小于岩体极限抗拉强度。通过比较开挖下分段拉应力值可以看出,方案1的拉应力最大值明显小于其他2个方案,但方案1矿房跨度较小,增大了采切工程量,降低了资源回收率。由此可见,方案2、方案3为可选方案。

从主应力最大值应力等值云图可知,3个方案的主应力最大值均小于岩体极限抗压强度。通过比较各方案拉应力最大值可以看出,方案2主应力最大值相比方案1、方案3小,采场安全性更好。从主应力角度考虑,方案2为较优方案。

从剪应力最大值等值云图可知,各方案最大剪应力值均远小于岩体的抗剪强度。开挖上分段时,方案2的剪应力值最小,开挖下分段后,方案1的剪应力值较小。从剪应力角度考虑,方案1、方案2为可选方案。

3.3 位移对比分析

从各方案位移等值云图可知,随着采场跨度尺寸的增大,顶板下沉位移值呈递增趋势,底板上升位移值也呈递增趋势。当采场跨度一定时,顶、底板位移值随着矿柱尺寸的增加而呈线减小的趋势,但不是很明显,最大位移为5.527 mm,总体来看这些变形都在允许范围之内。因此,从顶底板最大竖直位移对采场安全性影响而言,各方案的优劣顺序为:方案1、方案2、方案3。由于方案1采切比较大、资源回收率低,而方案3因采场跨度大,顶底板位移也大,安全性相应降低,综合比较方案2为可选方案。

3.4 塑性区对比分析

根据岩石力学理论,当岩体进入塑性状态后,岩体的强度大大降低,承载能力也随着强度的降低而降低,塑性区体积的大小也是判断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方案1、方案3出现了面积极小的塑性区,但对采场安全造成的影响不大,各采场安全性良好。从保证矿柱的稳定性,尽量避免出现塑性区角度考虑,方案2为可选方案。

综合分析应力、位移、塑性区、采切比及回采率等因素,方案2为最优方案。

4 结 论

(1) 本次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已有研究理论基本一致,表明数值模拟设计的方案、建立的模型和选取的参数是合理的,计算结果科学合理、真实可信,对矿山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 通过数值模拟计算,试验采场的安全性都良好,在考虑应力、位移、塑性区、回采率及采切工程量等因素的条件下,确定最优方案的采场结构参数为:矿房宽度15 m,间柱宽度13 m,底柱厚度15 m。

(3) 由于数值模拟计算的局限性而进行了必要的假设,虽然数值模拟结果从理论上讲是安全的,但在实际生产中,仍需采取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保障回采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

[1]黄铁平,韩仕权.基于ANSYS的某铁矿采场稳定性分析[J].现代矿业,2009,11:23-24.

[2]郝文化.ANSYS土木工程应用实例[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3]韦敏康,周祥云.基于FLAC3D的铜坑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J].采矿技术,2012,12(5):4-6,20.

[4]叶海旺,常 剑,周 磊.基于FLAC3D的采场结构参数优化[J].金属矿山.2010(12).

[5]刘祖德,赵云胜.鸡笼山金矿采场结构参数的数值模拟分析[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27(6):7-8.

[6]姚宝魁,刘竹华,等.矿山地下开采稳定性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7]邹 平,李爱兵,刘振宁,等.某石灰石矿隔离矿柱厚度的确定[J].有色金属,2011,63(2): 64-68.

广东省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项目(2009D140).

2014-08-26)

陈 敏(1965-),男,采矿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矿山设计与研究工作,Email:htp3639@126.com。

猜你喜欢
矿房模拟计算采场
杜达铅锌矿薄至中厚矿体回采采场参数优化研究
阶段空场嗣后充填连续采矿法在多层缓倾斜矿体中的应用
三维电法及激光扫描技术在矿房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基于FLAC3D的采矿方法优选及采场结构参数优化①
三鑫金铜矿复杂充填体下间柱回采稳定性研究
挤出发泡片材褶皱分析及模拟计算
磁海铁矿露天采场边坡防治措施探讨
缓倾斜矿体露天采场台阶矿量的分配计算
人工柱锚杆房柱法采场地压控制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