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菜场『尾巴』

2015-06-27 10:06董晓白文图
东方剑·消防救援 2015年12期
关键词:豫园摊贩菜场

董晓白/文图

消失的菜场『尾巴』

董晓白/文图

整治后的光启路再也看不到菜场“尾巴”的踪迹了。

沿方浜中路穿过客流涌动的城隍庙,径直向南200米便是光启路昼锦路一带,因无证摊贩聚集阻塞通行,以前这里不时会受到居民投诉。而今,再走光启路,这里已是另一番景象了,长约500米的路上除了络绎不绝的行人和来往穿梭的车辆,再也看不到一家流动摊贩。这条豫园边上的小马路,恢复了整洁。

“尾巴” 占道惹人忧

位于黄浦区豫园商圈的光启路,原本是一条扩建的马路,马路后面就是光启路菜市场。因此,这里成了“菜场尾巴”的集聚地。平时上午5点半到8点,下午3点半到8点,上百个菜贩、水果贩占领了整条马路,摊位从两边延伸到马路正中央,行人只能缓慢在摊缝中挪动,连自行车都无法通行。

“隔壁就是城隍庙,来来往往的游客特别多,所以在这里摆摊生意特别好。最厉害的时候,短短的光启路上有百来个小贩,有卖菜的、卖油炸食品的、烤羊肉串的,导致路面被厚厚的油污覆盖,走在马路上就感觉像穿了溜冰鞋,步子稍快就会摔跤,每天都有人滑倒。”回想起整治前的情景,住在附近的一位老阿姨皱了皱眉头,“这些摊头一摆出来,路都走不了,有一次我经过一个卖油墩子的摊子,还被油溅到了呢。居委会发的消防宣传资料经常说,不少老城区火灾就是因为道路不通畅导致火势扩大,当时的情况怎能不让人担忧?”

清除“尾巴” 不容易

早在前一阶段,街道就联合城管制定了针对老城区“白加黑,五加二”的整治工作方案。但整治有效的同时,摊贩回潮也时不时卷土重来。“现在的小商贩都精明了,城管来了,有人叫一声‘黑猫来了’,这些摊贩瞬间就没影了,城管前脚走,他们后脚又摆出来了,这样反反复复,乱设摊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豫园街道光启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女士表示,“我们居委会也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协助城管进行劝阻,但是志愿者们没有执法权,收效也不大。”

为了彻底清除乱设摊现象,区综治办、区市政管委办牵头,以四牌楼路沿线为突破口,开展集中整治。对存有消防安全隐患的,由公安派出所联合消防支队张贴封条限期整改;对非法占用人行道乱搭建、乱装遮阳棚、未经许可乱设店招店牌和乱设户外广告的一律拆除;对油烟和污水排放不符合规定的,由环保部门予以查处;对沿线私接电线、涉嫌窃电行为的,由电力部门进行查处。

重拳整治 谨防回潮

第一阶段工作结束后,工作组对老城厢道路路面进行了大型整修,对房屋外立面和沿街外墙进行粉刷,对沿街店招店牌进行统一布局和修整。存在有擅自改变房屋性质、擅自破墙破窗开店、无证经营的单位进行严格执法,恢复房屋结构,并结合网格化管理,安装监控探头,对沿线商家实施划线管理。

“现在,部分原先在路边设摊卖菜的个体户通过正当渠道办了营业执照,在光启路上开设了店铺,继续为周围的居民区服务,方便市民日常购买农贸副产品。这样的摊位,店家开得放心,居民买得也放心。”黄浦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光启路的“菜场尾巴”将进入全面巩固阶段。“一方面我们将依托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增加相关区域视频探头监控布点,落实划线定位、增设隔离栏等物防措施,开展公安、消防、市场监管、城管联勤联动,实施人防、技防、物防三防联动固守。另一方面,将发挥居委会自治组织力量,组建以居民为主,城管、物业等共同参与的网格工作站志愿者队伍,着力做好本地居民的宣传引导工作。区市政管委办将联手商务委加强菜场内部管理和挖潜,改善菜场环境,解决居民买菜难的问题。”

猜你喜欢
豫园摊贩菜场
误 会
菜场
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去跑菜场跑出租站柜台——钱江晚报“我们一起走过”大型体验式报道推出的背后
古典园林美学层级结构模型
江南园林设计中的“海绵智慧”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菜场里的小秘密
热闹的菜场
协作自治:摊贩治理的昆山之道
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