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模型的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效率评估
——以浙江省本科院校为例

2015-07-02 01:45朱皆笑顾怡敏
关键词:公寓效率大学生

朱皆笑 刘 琼 顾怡敏

(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23;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思 政 与 法 律

基于DEA模型的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效率评估
——以浙江省本科院校为例

朱皆笑1,2刘 琼1顾怡敏1

(1.浙江工业大学,浙江 杭州 310023;2.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062)

公寓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容忽视,进步、文明的公寓文化对培养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采用AHP约束锥-DEA改进模型,对浙江省33所本科院校公寓文化建设效率进行测度及超效率排名分析,从而对浙江省高校公寓文化的新型发展提出建议。

高校公寓文化;公寓文化建设效率;DEA模型

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高校普遍运用社会化管理办法对大学生公寓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与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条件。高校“公寓”一词最早出现于《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教发〔2002〕6号)文件中。继2004年云南大学发生高校公寓刑事案后,教育部开始重视公寓文化在大学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教社政〔2004〕6号)提出:“要以学生宿舍和公寓为基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学生宿舍和公寓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公寓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自2012年夏宝龙书记出席省高校科研成果面向企业转化推介会上强调文明寝室建设以来,浙江省各高校的文明寝室创建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可见公寓文化逐渐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公寓文化的建设效率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方面多以住宿学院、社团学院等管理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这些特有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国外特有的公寓文化体系。住宿学院制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剑桥大学,*Abraham F,Universities:American, English, German(E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0,p.218,225.住宿学院通常没有教学的责任,一般只是教师和学生居住的场所,学生在公寓园区内具有强烈的文化归属感。哈佛大学的“公寓导师制”模式不仅树立起了更好培养有抱负学者的信念,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据统计,每个毕业班约有40%的学生在专业领域获得了荣誉学位。*Samuel E M,Three Centuries of Harvard: 1636—1936(Ed),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p.448.在功能方面,Henry Rosovsky发现公寓文化对于学生的学习、性格养成、学术兴趣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Henry R,The University: An Owner’s Manual(Ed),W. W. Norton and Company,1990,p.96.综上所述,在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中,国外大学虽已形成集“行为指导、服务管理、文化建设”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保障体系,但研究未涉及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效率评估研究。国外在文化效率的评估研究方面起步较早,美国学者罗杰斯和拉森在20世纪60年代最早对区域和企业的创新文化效率评价进行研究,运用定性分析方法对美国“硅谷”的起步和文化效率成长过程进行系统考察,但定性分析的方法很难对企业和区域文化的效率作出全面和科学的评价。*埃弗雷德·M.罗杰斯、朱迪思·K.拉森:《硅谷热》,范国鹰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页。20世纪70年代,美国运筹学家Charnes和Cooper提出数据包络分析(DEA)以及Aigner和Meeusen等人提出随机前沿分析(SFA)之后,测度企业和区域文化效率的方法被广泛地用于业绩评价。美国学者Basil Achilladelis(1990)等探讨了1930年~1985年间公司文化效率的动力机制,主要利用专利产出和创新文化方面的分析对文化效率进行评价,*Basil Achilladelis,The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Case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Research Policy,1990,Vol.19,No.1,pp.1-34.开始了利用客观数据研究文化效率的新篇章。而国内一些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末对公寓文化建设进行研究以来,对于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寓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公寓文化建设问题与途径、公寓管理模式、公寓文化建设工作案例四个方面。如汪润*汪润:《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钱波*钱波:《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江苏大学2010年硕士学位论文,第7页。等通过对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现有公寓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丁笑生*丁笑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174-176页。、董善亮*董善亮、王义:《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思考与研究》,《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4期,第11-12页。等从公寓文化的内涵界定出发,提出加强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全思懋*全思懋、方鹏、石松等:《剑桥和耶鲁住宿学院制模式对我国大学学生宿舍管理的启示》,《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第7期,第93-95页。等通过对剑桥和耶鲁等世界一流大学学生住宿模式的研究,提出对我国大学学生宿舍管理模式的启示;陆颋浩*陆颋浩:《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浅析——以我院学习型公寓建设特色项目“成长的风车”为例》,《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6期,第158-159页。等以案例式的研究分析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阻滞因素和路径选择。这些研究丰富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经验,但对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效率评估仅仅停留在探索阶段,尚未形成权威的评价体系与定量测度方法,因此研究全面、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测度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效率的内涵

国内学者围绕“公寓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大量探究,但是对公寓文化建设的效率鲜有论述。学生公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校园文化所具有的特质,所以可从“校园文化”*张德、吴剑平:《校园文化与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和“大学生公寓文化”*汪润:《高校学生公寓文化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丁笑生:《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第174-176页。来定义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效率的内涵:在高校公寓的空间环境下,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部门联动为机制,以制度建设为保障,通过公寓中成员共同建立的价值准则、群体意识、行为规范、公共行为和学习生活习惯等文化现象所折射出来的公寓文化建设能力,也指一定时期内高校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各投入要素的产出转化的实现程度,体现公寓文化投入资源对公寓文化产出绩效的贡献程度,也是公寓文化投入资源的配置效率。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效率概念由内涵和外延两种形态构成。内涵是指大学生公寓范围内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现象、行为、活动投入的最终实现程度;外延指的是深层文化建设效率,即大学生在一定时期的公寓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归属感状况,外延意义上的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效率是大学生生活习惯、精神气质、道德行为和公寓氛围的动态表现。考虑到借鉴量化统计学方法,本文对于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效率概念的量化考量限于内延概念。

三、浙江本科院校公寓文化建设效率测度

本文采用AHP约束锥-DEA改进模型对浙江省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效率进行测度分析。为进一步测度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效率和公寓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课题组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对浙江省33所本科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 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 850份,有效率为82.5%。问卷分教师与学生两种,其中教师有效问卷1 650份,学生有效问卷13 200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公寓硬件设备、公寓文化活动、公寓学生组织、公寓规章制度、卫生管理状况和学生公寓测评管理等。调查方式分实地考察、问卷调研、面对面采访和网络咨询四种。

(一)AHP约束锥-DEA改进模型与指标体系的建立

DEA方法作为计量经济学模型,其优势在于可以不事先确定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权重,由经济模型在迭代计算中自行生成。这样的权重生成方法会使得比较重要的指标权重较低,而相对不太重要的指标权重较高,因此本文采用AHP约束锥,将投入与产出指标的权重进行限定,使模型计算的结果更加准确。为了反映决策者在各指标上的偏好,使用AHP方法对权重选择加以一定限制,即在DEA评价模型中增加AHP约束锥。本文限定公寓精神文化指标为权重最大的指标因素,在权重迭算中,公寓精神文化指标权重大于公寓物质文化指标和公寓制度文化指标。之所以作此番设置,是因为通过对公寓文化建设指标类别、地位、特性的分析,认识到公寓物质文化是表层文化,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基础;公寓制度文化是中层文化,是公寓文化建设的保障;公寓精神文化是深层文化,是公寓文化建设的核心。因此,在权重限制中将大学生公寓精神文化指标设置为权重较高的指标,而在产出指标中将党团组织进公寓情况的满意度设定为权重较高的指标。

在进行DEA模型运算之前,建立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投入与产出资源的指标体系是前提工作。通过对大学生公寓文化环境的分析和专家意见的征询,将“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投入指标”的结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公寓物质文化、公寓精神文化和公寓制度文化,将大学生公寓精神文化实践的结果——公寓行为文化作为“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产出指标”,投入与产出资源的界定为后续的效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效率投入指标中公寓物质文化指标由公寓硬件环境建设的情况、公共卫生清理人员投入和公寓内学生活动场地投入三个二级指标构成;公寓精神文化指标由文明公寓建设活动力度、公寓类学生组织比例和教师联系学生寝室比例三个二级指标构成;公寓制度文化指标由校级公寓规范化制度个数、寝室卫生检查周期次数和学生综合测评相关度三个子指标构成。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效率产出指标由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情况满意度、公寓内文化活动参与度和校级公寓卫生检查优秀寝室比例三个二级指标构成。

(二)浙江本科院校公寓文化建设现状

目前高校的公寓管理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化的后勤集团直接负责学生公寓的日常管理,包括公寓硬件设施、供水供电和保卫保洁等,各高校保卫处负责学生公寓的安全管理,而各高校学生管理部门和校团委只是间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服务不能及时、有效地直接送到学生公寓中,工作职能上的条块分割以及缺乏交流的职能割裂,导致大学生公寓管理的机制不够顺畅、管理服务缺位、学生公寓活动边缘化、公寓文化环境影响多元化以及工作效率不高等情况。

1.公寓文化建设重视程度存在差距,机制普遍不够通畅。据统计,29.8%的浙江本科院校师生认为学校领导对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较高,除了省属大学外,大部分高校重视程度一般,学校相关监督检查制度未落到实处。总而言之,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配合协调不足、各自为政、多头设点的工作局面,效率低下的工作机制导致大学生公寓思政教育工作不及时、不到位,忽略了大学生公寓文化的教育功能。

2.公寓管理队伍专业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高校公寓管理队伍应包括学校领导、教师、公寓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管理人员、公寓辅导员和学生。除了担任思想政治教育主力军的公寓辅导员、公寓学生组织外,平时承担公寓管理队伍重任的是公寓管理人员。调查发现,高校的公寓管理人员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服务意识低下、与学生代沟明显等特点,人事代理、合同工或临时工占83.1%以上,高中以下文化程度者高达79.9%。可见,公寓管理人员的年龄、素质、文化均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在高校公寓管理队伍中,部分高校也未能充分发挥公寓辅导员的重要作用,一些做得比较好的高校,如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温州大学等已经在公寓内落实辅导员工作室等举措,但是由于监督和评价制度的缺位,使得许多举措流于形式,难以持续执行。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高校公寓管理队伍势在必行,尤其应注重在招募、培训、评价及监督等环节上的制度衔接。

3.公寓类学生组织和文化活动被边缘化,限制了公寓文化功能的发挥。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公寓类学生组织的行为辐射。在对浙江省33所高校的调查中发现,高校公寓类学生组织和文化活动基本处于边缘地位。虽然在2012年省内高校轰轰烈烈开展文明寝室建设的活动中,大部分高校建立起了以“校—院—楼—层”为体系的学生公寓自治委员会,但这些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实际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据统计,文明公寓建设活动力度一般以下的高校达61.4%,只有32.4%的高校认为公寓文化建设特色比较突出。可见深入人心的公寓文化活动仍较少,大多数的文化活动局限于环境布置、卫生打扫和少数寝室的风采展示上,真正能够顺应学生需求、有吸引力的文化活动依然不多。诸如浙江财经大学的学习型公寓建设特色项目“成长的风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党建公寓文化项目“7号室友”这样深受学生喜爱的朋辈团队教育活动,值得推广。

4.公寓文化建设的环境影响多元化,不良网络信息的冲击值得关注。随着大学生对新媒体的关注和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出现了“微信控”“微博控”和“手机控”等群体,网络空间的虚拟性、隐蔽性和信息传播的良莠不齐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查发现,20.81%的大学生认同宿舍成员共同上网的生活方式,这一数据已经远远高于聚会、运动等户外娱乐方式;新媒体的学习生活方式对高校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产生了巨大冲击,50.5%的学生并没有积极参与寝室生活。个人沉溺网络接受庸俗文化的现象,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给公寓文化建设带来了负面效应。因此,如何利用新媒体更好地开拓公寓文化建设的新渠道,是未来学生公寓事务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思考的方向。

(三)浙江本科院校公寓文化建设效率分析

浙江省33所本科院校的公寓文化建设效率测度值排序如表1所示,其中2014年有5所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效率达到DEA有效,其余28所高校未达到DEA有效,可以参考表1输入剩余量SI-(在现有产出水平下)和输出亏空量SO+(在现有投入水平下)的数值进行改进。

表1 2014年浙江本科院校公寓文化建设效率

(续表1)

注:EMS1.3计算数据。S1I代表公寓物质文化输入剩余量,S2I代表公寓精神文化输入剩余量,S3I代表公寓制度文化输入剩余量;S1O代表学生党团组织进公寓情况满意度输出亏空量,S2O代表公寓内文化活动参与度输出亏空量,S3O代表校级公寓卫生检查优秀寝室比例输出亏空量。

纵览浙江省33所本科院校DEA的整体效率分析结果,若DEA测度值大于或等于1,说明DEA有效,即投入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从表1中可以看出,5所高校在2014年度公寓文化建设效率中达到有效,分别是浙江万里学院、公安海警学院、浙江大学、温州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其中,浙江大学、温州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的综合实力较高,在公寓文化建设长效性与学生满意度方面都不错;公安海警学院鉴于专业特殊性,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归属感较强,所以得到较高的效率测度值;而浙江万里学院因其先进的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取得了最高的效率测度值。若DEA测度值小于1,说明DEA无效。从表1看,其余28家高校2014年的公寓文化建设投入资源均未得到优化配置。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在现有产出水平下投入过剩;二是在现有投入水平下产出不足。下面以浙江师范大学为例,阐述DEA无效高校的公寓文化建设效率改进举措。

浙江师范大学DEA的效率测度值达94.73%,但是学校在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投入比例依然不合理,说明公寓文化的育人环境还有待完善。这主要体现为公寓制度文化资源投入过剩,应适当减少制度文化投入4.66个单位,同时在保持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学生对党团组织进公寓的满意度(19.51个单位)和校级公寓卫生检查优秀寝室的比例(7.38个单位),即可实现DEA有效。其余DEA无效高校的效率改进亦可按照该规则解读相关指标。

综观浙江省33所本科院校公寓文化建设的效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国有民办”和“民办高校”展现出公寓文化建设效率新活力。表1前15名高校中,作为现代大学制度新典范的浙江万里学院(国有民办)和宁波诺丁汉大学、浙江树人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宁波大红鹰学院等民办高校均取得了较好的效率测度值。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为解决高等教育资源稀缺性与社会需求紧迫性之间的矛盾,我国部分普通公办高校陆续改制成国有民办高校,其基本特点是所有资产归国家所有、实行民营的运行机制,同时也有一大批民办高校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可见“国有民办”和“民办高校”的现代大学体制,可以有效扩大高等教育的办学资源,改善公寓的居住环境和条件,提升公寓文化建设的质量,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

2.部分高校公寓物质文化建设投入不足。调查显示,在效率测度值低于85%的高校中,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而导致的公寓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的现象较多。走访中也发现,高校扩招使部分学校的建设资金多用于新公寓的建设上,导致旧公寓的翻新和维修工作无法及时进行,渗漏现象时有发生。

3.部分高校公寓制度文化建设领域的管理制度缺陷。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化和整体化的工程,涉及公寓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等方面,也是由学校领导、后勤集团、后勤管理处、学生处、校团委、保卫处和院系党团部门等共同实施的整体长期工程。从调查情况来看,有12所高校在公寓文化制度资源的投入方面未实现优化配置,各职能部门之间协调配合不足,后勤管理处常有心无力,无法充分发挥其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协调作用。比如,高校下设的后勤管理处与面向社会招聘的后勤集团性质分属不同,两者之间工作机制不明确,常常导致纠纷事件,从而影响到公寓文化服务质量。

四、浙江本科院校公寓文化建设路径

公寓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课堂教育的生动补充,是大学生家庭教育的有益延伸,是大学生踏入社会的演练阶梯,是凝聚室友之间情谊的黏合剂,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从33所高校公寓文化建设效率测度的结果来看,可从五个方面实现公寓文化建设的新发展。

(一)联动学校组织机构,畅通公寓管理制度

首先,组织机构的科学性体现在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相关组织机构的联动性。因此,建立学校领导统一管理,相关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公寓文化建设总体规划格局至关重要。其次,领导层面需要打通各个职能部门间的利益堡垒,在分工明确的基础上,实行项目合作制,从学校层面出发建立规范化的寝室事务管理制度,让学生的诉求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最后,建立“楼长—层长—寝室长”的信息传达体系,形成金字塔形的信息传播结构,让学校的各项制度能够到达学生手中,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总之,建立校级统一管理、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学院积极配合和学生组织参与的垂直管理制度,是通畅公寓机制的关键,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和满意度。

(二)提高管理队伍专业性,促进服务水平职业化

回归服务学生的本源,公寓文化建设的保障便是建立专业化的公寓管理服务队伍。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有不断推动管理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水平,依托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措施,充分调动队伍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得以完善。首先,注重公寓管理人员的招募选拔。从学生需求、职业要求出发,建立公平规范的甄选程序,把热爱学生、服务意识明确并且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人员招募进来,不断提高高校公寓文化管理队伍的能力和素质。其次,注重公寓管理队伍的培训。这不仅包括公寓管理人员,而且包括公寓辅导员、班主任等,开展新任管理人员岗前培训、公寓辅导员专题培训和公寓文化建设高级研修班等,全面推进公寓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建设。有条件的高校也可以组织公寓管理队伍中的相关人员去国外考察培训,开阔视野和思路,提升专业化水平。最后,加强公寓管理服务队伍中的师生联系。这种师生之间在生活园区非正式接触的方式,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而且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形成“自我教育”公寓模式

学生骨干队伍是调动学生参与公寓文化建设积极性的核心力量之一。高校公寓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还原到学生身上,加强学生在公寓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精神。首先,可以发挥学生公寓自治委员会中学生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选取若干学习成绩一般的寝室进行试点,要求委员会中的党员必须深入对接寝室,了解同学的学习困难,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对接工作的成效将作为学生党员“创先争优”考评的重要标准。其次,可以学习西方国家配备生活园区学业导师进行学业指导。学校可以从保研学生中挑选学习优秀的学生干部担任生活园区学业导师,主要服务大一、大二的学生寝室。生活园区学业导师可以具体指导学生的学习,对专业分流、学科竞赛和考研出国等学习问题发挥咨询导师的作用。最后,可以通过开展类似“文化特色寝室”的评选活动,实现高校公寓文化建设从传统的灌输型、经验型向现代的自发型、科学型转变。

(四)依托网络育人优势,实现公寓文化活动品牌化

目前,在浙江省各高校开展的公寓文化活动,具有特色、口碑良好的公寓文化项目基本集中在三种类型:第一种为学长领航型公寓生活指导活动,从高年级选拔能力强的党员或学生干部担任新生学长,促进朋辈之间的交流,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崭新模式。第二种为在公寓范围内树立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活动,“星级寝室评选”“党员寝室”或“榜样在身边”等活动就是具有示范引导用意的文化活动。榜样作用可以促进大学生内化学习观的形成,向榜样学习靠拢、超越。第三种为依托网络育人优势的大学生公寓文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依托微信、微博、QQ群、飞信、博客和手机APP等方式开展网络思政主题教育活动。如今的网络教育方式通常会兼顾到大学生的公寓服务需求,如水电查询、失物招领和公寓外卖等服务。这三种类型各有优势,从未来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来看,公寓文化网络教育与朋辈教育相结合是发展趋势:一是网络育人具有隐匿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消除警惕感与羞涩感,同时也可利用网络的共享性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公寓文化建设中来;二是朋辈教育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可以使大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感受到公寓文化活动带给他们的帮助,并将这种公益的美德传播到低年级学生中去。

(五)美化公寓硬件环境,构造公寓文化基础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在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这句话强调了环境文化育人的基础作用。公寓环境的文化就是通过学生公寓生活园区的建筑风格及其周围绿化空间所体现出来的环境设计形态、意蕴及价值以及师生们的评价、归属、情感依附等各种物质文明因素的总和。当下的“90后”大学生大多生活富裕,对公寓硬件设施的要求比以往高得多。如果大学生置身于舒适、整洁和现代化的环境,对于其生活幸福感和爱校荣誉感等的培养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公寓环境美化是公寓文化建设的基础,各高校可以通过楼道美化的工作,使学生从中悟出校训精神、爱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本质。

(责任编辑 毛红霞)

Study on DEA Model Based Efficiency Evaluation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 Dormitories: A Case Study of Colleges in Zhejiang

ZHU Jiexiao1,2, LIU Qiong1& GU Yimin1

(1.ZhejiangUniversityofTechnology,Hangzhou,Zhejiang, 310023,China; 2.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The influence of cultural advancement in college dormitories on college students cannot be ignored. The dormitory culture of progress and civilization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student self-management skills and collective spirit, and can also promote good college spirit and the formation of study atmosphere. Using AHP restraint cone -DEA improved model this paper measures the efficiency and analyzes the ultra-efficient ranking of dormitory culture of 33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so as to provide recommendations for the new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college dormitor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dormitory culture in college; dormitories cultural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DEA model

2015-02-12

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Y201329406)

朱皆笑,女,浙江平湖人,讲师,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生教育管理。

10.3969/j.issn.1671-2714.2015.06.018

猜你喜欢
公寓效率大学生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前滩禧悦公寓
注意实验拓展,提高复习效率
共享公寓
末日公寓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数字公寓
跟踪导练(一)2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