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会建设与管理的途径

2015-07-02 23:36俞雪娇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建设与管理学生会高职院校

俞雪娇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学生会在学校建设与管理中的影响已不容小觑,学生会组织建设变得愈加重要,因为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所高校的校风学风,会影响学校品牌的建立和前景的走向。本文对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途径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创新性建议,以此促进高校学生会组织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学生会 建设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88

Approach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uncil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YU Xuejiao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0)

Abstract As mass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influenc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union students in school has to be reckoned with, the student unio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becomes even more important, because it could decide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isciplin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udy style, will affec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hool brand and prospects. In this paper,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the new period the student union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ways of thinking, and puts forward some innovative Suggestion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 associ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 un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特别是学生主体组织学生会的建设与管理方面的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本文试图从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组织建设现状入手,结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作者针对如何更好地建设与管理高职院校学生会组织的问题提出参考性的建议和对策。

1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会组织建设现状

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校园学生人数大幅增长,但教师、管理人员数量及校园硬件设施并没有相应地增长,导致教师及管理人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繁多,对于学生会组织建设及管理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平日里疲于应付,工作质量不高;因此目前在众多高职院校出现了学生会的改革不够深入、与其他学生组织沟通交流还不够充分、在具体的活动举办和操作过程中缺少创新、照搬旧模式现象严重等现象。本文认为出现目前现状的原因有很多,具体有三个方面:

(1)高职教育快速发展催生学生会的管理问题。20世纪80年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式起步,到80年代末期,职业大学有126所,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最新高校名单统计,截至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000万。中国的高职教育虽然起步晚,但近年来发展速度快,校园规模不断扩大,很多隐藏的学生会组织管理问题容易被忽略,这种由于发展速度加快而出现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积月累就变成了组织成长进步的障碍,目前这一现象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会组织中非常常见。

(2)高职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因素增加学生会管理难度。目前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确,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不强等问题,新时期的高职学生,很多都是吃着肯德基、喝着可乐、穿着名牌、看着动漫长大的,他们接受西方文化的途径和场合多了很多,他们在接触西方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国学传统文化素养的积淀与自我培养,在这样多元文化冲击的环境里,大学生很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就出现精神空虚、生活茫然的现象。一当这样的学生进入学生会的干部岗位,他们会在交流中对周围人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会成为整个学生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障碍。

(3)高职院校学生会内部学生干部的培养机制不够完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内却出现了“重使用,轻培养”的局面,每年新生开学,老师和老干部们凭个人经验挑选学生会新干事,一经录用,几乎就不会再有专门的培训活动,新生完全靠自己的悟性和老干部的带领去积累工作经验,这样就容易出现老干部在工作中的不足也一并遗留到下一届学生会成员身上,同时也抑制了学生会干部们的创新思维,降低了学生会的整体战斗力。

2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

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今天,它的学生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拐点时期,现在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 强化学生会政治理论教育,紧抓思想道德建设

积极组织学生会同学参加思想政治理论与传统国学文化的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结合热点时事和社会问题,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思想教育活动,同学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思想的升华,进而将这种正能量传播到广大同学当中去。

2.2 健全学生会各项规章制度,确保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完善各项制度,使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是学生会工作的重点。只有在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下,才能保正工作得以正常、高效地运作。学生会应该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握发展现状,充分吸取广大同学的意见、建议,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涵盖人事制度、财务制度、档案制度、日常管理制度等各个层面,形成一个完整的学生会管理制度体系。

2.3 完善活动运行机制,提高学生会服务同学、服务大局的能力

2.3.1 引进项目化管理模式进行活动的管理

项目管理是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过程。目前高职院校团委的活动多采用由院系团总支学生会承办的模式开展,这种模式有利于资源的有效整合,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主办和承办分工不明确等问题。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活动管理中可以引进项目化管理模式,通过立项申报、答辩、审批、项目执行、中期检查、项目验收和评价等程序,使校内外的人力、物力、信息、资金等多方面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具体操作可分以下几步:

(1)规范活动承办竞标流程。要严格按照竞标管理办法执行,联合真正有能力和条件办好活动的院系学生会来承办活动,保证活动质量。(2)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人,保障活动有序进行。(3)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活动进行监督与控制。(4)注重活动的总结考核和活动经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同时要加强存档规范或存档制度建设,对开展活动所产生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特别是策划、预算、总结都要进行存档、刻盘,留予下届作参考。

2.3.2 节约成本,创新形式,利用网络平台做好活动的宣传工作

(1)建设院系学生会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将这些新媒体作为学生会活动宣传的主要阵地。(2)加强在班级QQ群中对各项活动的宣传力度。(3)启用短信平台,飞信平台。加强网络宣传力度相对于传统方式而言,不仅减少了活动经费,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方便快捷的特点还能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4)制作电子杂志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回顾,降低了工作成本,却增加了活动影响力。通过高清视频、音频、Flash动画、图文等多媒体效果于一体的电子杂志,大大增加了杂志的阅读群体,更有利于学生会工作的开展。

2.3.3 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学习

高职院校学生会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应该积极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加强与兄弟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在工作过程中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

2.3.4 广泛争取社会资源,深化与企业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原则,面向企业开放办活动,特别是寻求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联合举办活动,以达到提高活动内涵、丰富活动形式的效果,并在这一过程中展示学生会同学的开明、开放、开阔的心态,体现共谋发展,善于交流,勇于合作的现代新形象,并在对外交流合作中扩大学生会的知名度,增加美誉度,增强学生会的影响力和软实力。

2.4 保持学生会干部的先进性,建设学习型组织

(1)完善人才激励制度,开创学生会“每月之星”评选活动。在人才引进上,要相对稳定、保持动态平衡,既要注重广泛吸纳优秀人才,也要注重选拔和培养。严抓学生会成员的考核机制,定期进行工作考评,定期整理与公示干部参与本部门活动的出勤情况等数据,认真做好工作记录,让“爱干活,会干活”的同学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肯定,实施“每月之星”等评选工作。

(2)完善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制度。在平时工作中,指导老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会干部和候选干部进行培养,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管理能力和敢闯敢创新的勇气,让同学们勇于打破常规,同时加强对学生会干部们各项技能的培训,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培养同学们语言表达能力、主持与演讲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制作活动视频等宣传材料的能力,努力将学生会打造成一支有战斗力的精英学生队伍。

(3)树立精品意识,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品牌活动建设。坚持鲜明的品牌特色与学校实际发展相结合,学生会通过组织精品活动,在项目申报与管理过程中不断锻炼自我能力和团队能力,循序渐进地将精品活动打造成高校的品牌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体现学生会的先进性,以品牌为依托,打造学习型的团队。

3 结语

学生会作为高校团委的一支重要队伍,它代表着广大同学最根本的利益,但它又是学校和同学们的桥梁,它的精神风貌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因此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会管理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科学合理的建设与管理活动能够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会良性可持续的发展,并逐渐构建一个思想上活跃、工作上奋进、学习上刻苦的优秀团队,进而推进高职院校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宏斌,李云龙.高校学生会工作企业化运行模式的探索[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0.10(2).

[2] 杜兰晓.迈向成功:高校学生干部培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224.

猜你喜欢
建设与管理学生会高职院校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发展群众文化满足群众需求
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民族类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