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中国发展的挑战及路径

2015-07-02 16:40常发强
科教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发展路径挑战翻转课堂

常发强

摘 要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现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变革对于实现我国教育的变革与创新有着深远意义。近几年,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全球迅速传播开来并得到了长足发展。本文通过阐述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内涵,论述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优势,分析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以期找出翻转课堂在中国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翻转课堂 挑战 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6.006

The Challenges and Path Alternatives to Flipped

Classroom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HANG Faqiang

(College of Education, Ningxia University, Yinchuan, Ningxia 750021)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as an integral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achieve fundamental change in teaching structure for achieving change and innovation of China's education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Recent years, flipped classroom as a new teaching pattern rapidly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and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origin and meaning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 analysis flipped classroom challenges faced in our country's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path of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challenges; development path

1 翻转课堂的起源与内涵

1.1 起源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全球教育界备受关注,这种教育模式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由于各种原因学生不能按时上课,为了方便给学生补课,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 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 Sams)于2007年春天开始使用录制演示文稿PowerPoint的播放以及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来帮助没能按时上课的学生及时补课,后来发展为让学生上课前在家观看教师录制的教学视频,而课堂上则集中解决学生在观看视频以及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1.2 内涵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等其他手段在课前完成知识传授,知识内化则通过课堂上教师辅助学生解答疑难、小组合作、共同探究来完成。这样一种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有利于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 翻转课堂的特征

2.1 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

(1)师生角色的转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到:现在教师已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教育情景,营造良好的气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具体来说,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设计者。学生则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成了学习过程的“主角”。(2)教学流程的转变。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课上讲授+课后作业”的教学流程,通过课前单次或反复观看教师提前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完成对课程内容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则通过小组合作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针对个别学生进行一对一辅导、练习巩固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3)突破了传统课堂的限制。传统课堂有自身的优势,而它的缺陷在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当学生不能按时在课堂听课,他们可以通过在家里反复观看教学视频来进行自主学习,获得课程知识,这为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腾出了时间,实现了时间效益的最大化,也极大地方便了学生学习,进而提高了学习效率。(4)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翻转课堂通过学生自己控制学习的进度、学习量,学生可以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没有了像以前课堂上教师集体教学时的那种紧张感。此外,学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来达到知识内化,这样就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5)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习者的自主性、积极性、创造性。教师成了学生的“教练”,通过翻转课堂上教师为学生解答疑难、加入学生小组讨论、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等方式增加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2.2 基于信息技术进行翻转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一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高度重视。”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以微课程为代表的微技术成为了翻转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课程具有目标明确、服务于自主学习、以视频为主、内容精简等特点,可以有效降低学习者的认知负荷,保证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也可以有效提升学习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这也体现了翻转课堂的本质:技术促进教学。

2.3 实现了评价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评价需要体出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方式多样化、内容综合化,要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评价发展趋势,要通过评价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存在不合理之处。翻转课堂下的评价体系做到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完美结合,通过评价来指导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

3 翻转课堂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1)教师信息化素养欠缺。翻转课堂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愿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愿意放弃传统的教学思维与习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要高效地应用在教学上,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现状是当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带来大量资源、学生观念转变的时候,不少教师对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仍旧停留在演示文档上,这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很多教师对于教学视频的录制、学生学习时间的安排、课堂活动的组织上缺乏合理的整体性把握,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

(2)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不完善。翻转课堂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它决定着学生课外学习的深度以及学习环境的创设。当前我国在翻转课堂推广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网络速度跟不上、微视频的制作缺乏一个良好的平台、视频质量有待商榷、有些家庭缺乏硬件条件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环境等问题。

(3)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强。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学视频、完成测验、提出问题以便在课堂上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实现课程知识内化的目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是学生要有非常强的自主性和对信息的敏感度,但是学生平时习惯了依赖教师的指导和家长的监管,对于信息资源的摄取只是限于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自制力较差。

(4)微视频制作的质量有待提高。翻转课堂是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而微视频质量的高低又决定了微课程的效果。受教师讲授水平、录制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录制方式等的影响,微视频的质量也良莠不齐。从硬件来看,缺乏制作微视频所需要的录制教室和专业设备,不能呈现出视觉和听觉完美结合的效果;“软实力”方面,教师的讲授技巧以及对硬件和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偏低,如教师在镜头前说话和表情不自在、对硬件操作生疏,这些都会影响到微视频的制作质量,进而影响了翻转课堂的质量。

4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转课堂之路

4.1 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1)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在课前观看和阅读教师提供的资源学习知识,再将问题带到课堂上共同解决,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这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师除了要掌握传统的教学技能外还要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来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2)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翻转课堂需要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上传、在线解答疑难和评估,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教师之间要定期开展交流讨论,分享心得;培养教育技术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为核心“先富带动后富”,促进教师队伍信息化素质的整体提高。

4.2 重视信息技术环境建设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作为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的基本内容,不仅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强调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

4.3 激发学生深度学习,注意监督引导

在翻转课堂学习系统中,借助大量的学习资源,激发来自不同地域、不同知识背景、不同性别和年龄特征的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接受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知识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并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4.4 提高微课程制作水平

微课程是翻转课堂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微视频的制作要慎之又慎。在录制之前必须深刻研习课程目标和教材,对教材的核心内容和比较晦涩的知识点要重点把握,在录制微课程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把握好录制时间,将录制时间控制在5~15分钟内,既保证知识点的覆盖性和视频质量,也可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学视频录制时要注意视觉呈现的效果,教师要注意语音、语调要生动、通俗幽默;再次,引入监督机制减,如通过提示性画面或者警示性的声音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最后教师还要设计好测验题及时对学习效果进行测验。

参考文献

[1] 金陵.萨尔曼·可汗怎样走向“翻转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2(10):29-30.

[2] 邵军.教师职业的角色定位[EB/OL].http://www.zgxzw.com.2012-2-24/2014-7-2.

[3] 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课程与教学,2013.8(244):79-83.

[4]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R].2010.

[5] 刘庆禹.信息技术背景下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11):191-192.

[6] 何克抗.让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真正产生革命性影响——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J].教育信息技术,2014(1):3-8.

[7] 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计算机与教学,2005(5):29-30.

[8] 郑军,王以宁,王凯玲.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27-30.

猜你喜欢
发展路径挑战翻转课堂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叽咕乐挑战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