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2015-07-05 10:54李向农曹雪滨刘雪梅
关键词:心肌病心动图左室

李向农,曹雪滨,刘雪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1.超声科;2.心内科;3.儿科,河北 保定 071000)

超声心动图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李向农1,曹雪滨2*,刘雪梅3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2医院,1.超声科;2.心内科;3.儿科,河北 保定 071000)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方法 将73例缺血性心肌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组37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组36例,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药物治疗。超声心动图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的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并换算成容积指数 ml/m2)、左室射血分数(LVEF),对两组数据做统计学处理,比较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经超声心动图观察PCI治疗组左心功能改善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 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超声心动图在左心功能的评价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超声心动图;缺血性心肌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左心室功能

李向农,副主任医师,解放军第252医院超声科副主任,从事超声诊断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超声,现为全军超声委员会委员。工作以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军队医疗成果奖三等奖及保定市科技进步奖多项,多次担任北京军区及保定地区超声学习班授课工作,带教了大批超声专业人才。

缺血性心肌病(ICM)是冠心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患者心功能进行性减退,病死率高[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一种有效手段,本文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在ICM患者介入治疗后左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从而评价PCI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解放军252医院心内科2010 年 1 月~2016 年 1 月期间 73 例缺血性心肌病住院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药物治疗组 37 例,男 23 例,女14 例,年龄 51 ~ 72 岁,平均(61.54±5.83)岁,病程 1 ~ 14年,平 均(8.45±3.61)年;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 11 例,Ⅲ级22例,Ⅳ级4 例;伴高血压 21 例,高脂血症 15 例,糖尿病 4 例,冠状动脉造影单支血管严重狭窄6例,2支血管严重狭窄11例,3支严重狭窄20例;PCI治疗组 36 例,男 21 例,女 15 例,年 龄 50 ~ 74 岁,平均(60.19±5.66)岁,病程 7 个月~ 19 年,平均(7.73±2.93)年 ;NYHA分级为Ⅱ10例,Ⅲ级 21例,Ⅳ级级 5 例;伴高血压 22 例,高脂血症14例,糖尿病 5 例。单支血管严重狭窄5例,2支血管严重狭窄10例,3支严重狭窄病变21例。ICM诊断符合《内科学》第六版制定的标准:1、既往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病史,心脏扩大以左心室扩大显著,伴有心力衰竭表现,左室弥漫性收缩运动减弱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室射血分数值<40%,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1支冠状动脉管腔内径狭窄≥70%。2、排除冠心病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乳头肌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和其他心脏病如原发性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病、长期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PCI组患者均符合PCI治疗指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伴发疾病、治疗前心功能分级、冠状动脉造影血管病变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各项辅助检查: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检测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药物治疗组采用强心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治疗;PCI 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PCI 治疗,先用Judkins 方法行冠脉造影,分析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判定结果后按标准技术行PCI治疗,术后继续药物治疗。两组病人于治疗前、PCI术后6个月、12个月分别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重点显示左室长轴、大动脉短轴、二尖瓣口短轴、乳头肌腱索短轴、心尖短轴及心尖四腔心、五腔心和两腔心切面,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采用Simpson法测定左心室容量并采用容积指数的形式校正体表面积的影响,计算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注意观察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情况。观察记录比较两组测量数据。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分类变量分析采用x2检验,多组间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的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所有的统计检验是双向的,P<0.05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

PCI组及药物治疗组ICM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同组及两组间心功能指标比较,除术前、术后6个月LVESD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的比较

3 讨 论

缺血性心肌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慢性长期心肌缺血、坏死、弥漫性心肌纤维化。ICM以心脏扩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为特征,属冠心病的终末期[2],缺血性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主要的原因为心肌缺血导致心肌冬眠、顿抑,使有收缩能力的心肌数量下降,心排血量减低;心肌梗死后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再灌注,导致大面积心肌纤维化,从而心肌收缩力下降[3]。

对ICM患者如何选择合理而又有效的治疗措施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4]。PCI做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ICM治疗。该方法有效的机制主要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能使严重狭窄的血管充分开通,相关区域的血运改善,消除残余心肌缺血,恢复顿抑心肌及冬眠心肌的活力,从而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5];介入治疗后可促进侧枝循环的开放;心肌细胞电稳定性增加,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PCI由于微创、并发症较低及手术成功率高的优点,目前已经成为冠脉动脉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发表的大量有关PCI治疗的研究[6-7-8]显示,PCI治疗在改善心功能,减少再住院率,降低死亡率等方面优于单纯的抗心衰药物治疗。本研究通过对ICM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12个月同组及两组间心功能指标比较可以看到,除术前、术后6个月LVESD比较无显著差异外,单纯药物及PCI联合药物两种治疗方法均能够使EF值升高,左室腔缩小,但PCI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表明PCI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改善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与国内研究报道相似。

超声心动图做为检测左心室功能的常规方法,通过对LVEDD、LVESD、LVEDV、LVEF指标的测量,直接反映左室收缩功能,无痛无创,简单、快捷,可重复操作,对于危重心衰患者,还可进行床旁超声检查,为临床观察ICM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变化情况提供了有效数据,从而更好地评估PCI治疗的效果。

在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中,应该注意以下事项:1、测量LVEDD、LVESD要规范标准:取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扫查M型曲线,尽量使取样线垂直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必要时应用矫正M型曲线,使LVEDD、LVESD数值准确可靠。2、因ICM患者存在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所以LVEF不能以常规的M型曲线测量为准,而应在心尖四腔或两腔心切面基础上采用Simpson法测量,避免心肌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造成的误差,同时应用容积指数的形式校正体表面积的影响。3、超声心动图在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的全部检查应由同一名具有一定经验的医生进行,避免人为因素造成测量数据的误差,确保所有数据准确可靠,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在应用传统药物基础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近期疗效好[9]。超声心动图做为一种检测左心功能的主要手段,对评估PCI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不足之处为病人例数尚少,随访时间有限,今后有待于对该方法进行大样本研究,对治疗的远期效果做进一步探讨。

[1] 刘鹏,欧阳泽伟,蒲晓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治疗作用[J].中国医药,2013,8(7):887-889.

[2] 何劲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2011,6(8):36-38.

[3] 史英英,范春雨.择期PCI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2(17):86-87.

[4] 李少波.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进展[J].海南医学,2009,20(12):1-3.

[5] Camici PG,Prased SK,Rimoldi OE.Stunning,hibernation,and a s s e s s m e n t o f m y o c a r d i a l v i a b i l i t y. Circulation,2008,117:103-114.

[6] Kunadian V,Pugh A,Zaman AG,et a1.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mong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a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19 clinical studies.Coron Artery Dis,2012,23:469-479.

[7] 杨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1):25-26.

[8] 李松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2,2(7):68-69.

[9] 王晓冬,曾波,许春平.冠脉介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左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J].微创医学,2015,10(4):446-448.

Applications of echocardiography to evaluat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LI Xiang-nong1,CAO Xue-bin2*,LIU Xue-mei3
(No.252 Hospital of PLA 1.Ultrasonography Department; 2.Department of Cardiology; 3.Paediatrics,Hebei Baoding 071000,China)

Objective To analyse applications of echocardiography to evaluat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afte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ICM).Methods The 73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ardiomyopath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ventional therapy group of 37 cases,the use of simple drug therapy,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 treatment group of 36 patients the combination of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nd drug therapy. cardiac function were observed by Echocardiography in both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surgery,after 6 months,12 months ,including 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 (LVEDD),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 (LVESD),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 ( LVEDv) (and in terms of volume index ml / m2),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Results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in PCI treatment group was mo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an the one in drug therapy group(P<0.05).Conclusion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drug treatment,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could obviously improve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of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ardiomyopathy,and echocardiograph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valuation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

Echocardiography;Ischemic cardiomyopathy;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R542.2

B

ISSN.2095-6681.2015.030.010.03

曹雪滨(1966年-),男,河北省保定市,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擅长心血管疑难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血管介入治疗

猜你喜欢
心肌病心动图左室
超声心动图对不同主动脉瓣病变患者主动脉瓣置换前后左室功能变化评估价值研究
超声心动图诊断Fabry病1例
王新房:中国超声心动图之父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心肌病的种类有哪些?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