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匮乏的克里斯默斯

2015-07-05 16:33高甜甜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

高甜甜

摘 要:《八月之光》是威廉·福克纳心理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福克纳独创的“约克纳帕塔”系列的小说之一。本文以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克里斯默斯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需求匮乏的解析,读者可深切体会到当时由于社会、政治、历史原因带来的南方黑人精神需求和物质双层需求匮乏的悲惨命运。

关键词:需求层次理论 《八月之光》 克里斯默斯

福克纳运用意识流的手法,独特的叙事方式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形象人物,《八月之光》以三个人物为线索,第一条是克里斯默斯的悲剧人生,第二条是莉娜·格鲁夫的寻夫之路,第三条是牧师盖尔·海托华在妻子背叛后身败名裂的余生。而克里斯默斯给读者一个可悲又可恨的形象,让人不禁感慨他悲苦的命运。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创始人马斯洛在《人的动机理论》一书里将人的基本需要假设成一个五层的金字塔形状,第一层是生理的需要,生理需求是一个活体最基本的需求,它包括食物、住所、睡眠等。第二层是安全的需要,马斯洛这样描述安全的需要的重要性:“有机体可以完全受它们所支配的,它们几乎成了行为的唯一组织者,调动有机体的一切能量去工作。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第三层是归属和爱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这一层可以分成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第五层是实现的需要,在20世纪中期马斯洛又将此层分成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的需要。

一、克里斯默斯愛和归属感的匮乏

克里斯默斯从小就没有见过自己的父母,他的祖父残酷地将他放在孤儿院,还在那当一个守门人监督他的一切。“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三大问题几乎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里。本来在孤儿院还可能保住自己的生活,却因为偶然得知女营养师的秘密被她诬陷而被赶出孤儿院。从此“黑人”这个字就像胎记一样跟随着他,克里斯默斯一旦背上“黑人”的烙印,就注定他的第一层和第二层需求是不能被满足的。由于不明自己的身世,不知道自己是黑还是白,克里斯默斯没有归属感,他就像一个摇摆的边缘人,不为白人或黑人所接受。人是有“寻根”倾向的,古希腊神话俄狄浦斯王得知自己的身世后要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得知父亲被杀后依然执着地寻找凶手。“寻根”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克里斯默斯的归属感缺失正是由于他没有找到自己的“根”。他没有亲人、没有朋友、没有社会地位,甚至不能给自己一个“身份标签”,弗洛姆提出归属感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落实感,缺乏归属感的人责任感不高,他和莉娜相爱后却不敢承担当父亲的责任表明他是一个归属感匮乏的人。福克纳曾这样解说:“我认为他(克里斯默斯)的悲剧在于,他不知道自己是谁——究竟是白人还是黑人,因此他什么都不是。由于他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种族,便故意将自己逐出人类了……一个人最悲惨的在于——不知道自己是怎样的人。”①

在离开孤儿院后克里斯默斯被麦克依琴所领养,但他并没有感到真正的爱和归属,他俨然成了养父棍棒教育下的试验品。一天克里斯默斯准备拿一本《教义回答手册》去马厩,养父手握皮鞭,对他说“别放在那儿”(104),养父还冷冰冰地对他说,“你以为马厩地面,牲畜践踏的地方可以放上帝的教义。为了这个我也要教训你”(104),“把裤子脱下,咱们别把它弄脏了”(104)。每次克里斯默斯在外面贪玩就会说:“一到家就会挨打的,这与他外出时干没干什么并不相干,回家后他遭到同样的鞭打,没干坏事也要挨打……”(108)在养父家的经历让克里斯默斯的第三层需要“爱和归属”彻底瓦解了。而这还是个开始,真正让他崩溃的是另外一件事。

在克里斯默斯长大一点后,他遇到了酒吧的女招待,女招待有一次帮他解了围,他觉得这就是“爱”,因为在养父那里他得到的只有辱骂和教训。他给女招待买好的礼物,为了她杀害了自己的养父,可当他向她坦白自己是个黑孩子的时候,却遭到了背叛。“他呆呆地凝视着她……”(152),他将钞票扔在女招待面前,他以为这样可以挽回女招待的心,但还是受到了女招待的羞辱:“讨厌鬼!狗娘养的!把我给陷进去,而我却一直把你当白人!当白人!”(152)福克纳在小说里对克里斯默斯的心理活动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全部身心都在一齐扭曲用劲着,带着体内的反抗和心灵抵御着”,“命中注定是要走南闯北的”(158)。马斯洛曾说:“爱的饥饿是一种缺乏症,就像缺乏盐或缺乏维生素一样……我们都需要碘和维生素C,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毋庸置疑的。”②克里斯默斯彻底地失望了,他作为一个人一个活体,想要追求和被满足的需求统统被否定了。这一切由于身世造成的原因,让克里斯默斯永远处在社会的边缘,生理需求的极度不满会让人失去理智和斗志,变成目光短浅的“井底之蛙”,或只顾贪图享受的人,这就是为何他在后来杀害养父、无限纵欲、做非法生意、杀害伯顿夫人的最根本原因。

二、克里斯默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匮乏

马斯洛的尊重需求分成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后来,克里斯默斯自己找到工作,是满足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他在伯顿小姐那里也得到了安全感、归属感和爱,但他的尊重需求还是没有得到满足。他做地下酒庄的生意,镇上的人一听到克里斯默斯就很不屑一顾,当伯顿小姐要求他去上黑人学校时,他一下子就愤怒了,因为在以前,美国白人设定的种族隔离制度里就有一项是不允许黑人接受教育的,而且黑人不允许和白人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克里斯默斯认为他去黑人学校上学就是承认自己的黑人身份,这让他觉得社会是不尊重他的,而且他强烈的自尊也让他不能忍受去一个黑人学校上学。

20世纪中期,马斯洛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了改进,“人类天性里有一个精神维度,那就是最高需要层次的精神和自我实现和超越的自我实现”,③即一个人的内驱动力就是寻找一个更好的自我。作为一个命运多舛,罪恶集于一身的克里斯默斯,他一直都在和命运作斗争,他也不愿当一个社会的“局外人”。小说里在他路过黑人集聚区的时候心里感叹道:“这是我所向往的一切。”(180)但对于一个需求匮乏的克里斯默斯来说,他是无法实现的。克里斯默斯最终由于在成长过程里需求的匮乏,到最后尊重需求的瓦解,导致他无法实现自我最后走出命运的沼泽。

三、克里斯默斯信仰的匮乏

内战给美国南方人民不仅仅带来了经济发展缓慢的恶果,更在南方人民心中种下了抹不去的阴影。作为一名南方“黑人”,內战后虽然获得了相对的权利,但克里斯默斯不仅仅没有办法适应新南方的变革,更找不到自己的定位。1883年,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让整个西方社会陷入了精神困境,在克里斯默斯的心里不仅仅“家园死了”,他的“上帝”也死了,他的精神世界可以说是一片贫瘠的沙漠。养父让他祈祷还给他一本《教义回答手册》,用严厉的教规来约束他,可克里斯默斯竟然是在教堂里失手杀了自己的养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强烈的反差。教堂本是一个神圣的领地,教规总是教人向善的地方,但克里斯默斯却在神灵面前犯下了滔天大罪,他是一个没有信仰的人,一个没有信仰的人就像没有风帆的船,正如克里斯默斯自己所说的“命中注定是要走南闯北的”(158)。

四、结语

以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为基础,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克里斯默斯实则是一个缺乏爱和归属感、尊重和他人的认同、缺乏自我实现途径的“边缘人”,克里斯默斯所在的社会是激发他人性里恶的最大因素,也是他需求匮乏的根本原因。读者可以从他身上窥见整个美国南方社会黑人的命运,在美国社会里的地位劣势,造成他们的需求不断产生匮乏,他们的悲剧正是由于社会、政治、宗教、历史等因素所导致的需求匮乏而带来的自我实现的毁灭,最后无法走出命运的沼泽地。

注释

① 李文俊.威廉·福克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24.

②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③ 郭永玉.超个人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0.

参考文献

[1] 郭久林,马威.美国种族歧视的根源[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4(3).

[2] (美)托马斯·索维尔.美国种族简史[M].沈宗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3] (美)威廉·福克纳.八月之光[M].蓝仁哲,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4] 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 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6] 王立新,王钢.八月之光:宗教多重性与民族身份认同[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7] 王燕云.论马斯洛需求层次和自我实现[J].文学教育,2011(8):11-12.

[8] 俞晨怡.从自我实现到自我超越——马斯洛思想的转变[J].哲学研究,2005:45-46.

[9] 张红菊.美国南部黑人奴隶制形成及特点[J].广西社会科学,2005(6).

猜你喜欢
需求层次理论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新生代员工满意度问题研究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谈中职生实现真正学习的路径
基于激励理论的组织薪酬方案设计的思考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读海子的诗作
运用需求层次理论服务于科技期刊作者
基于需求层次理论的图书馆科研人才发展策略
解惑大学生就业难:基于需求导向的思考
有效的组织管理须重视员工需求
关于独立学院戏剧教学困境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