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方言中的壮侗语底层语法

2015-07-05 16:31邵兰珠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8期
关键词:粤方言

邵兰珠

摘 要:两广早期土著居民所操的语言属于侗台语族,现今粤方言仍遗存不少古越语底层语法。本文通过分析粤方言的比较句式“X+A+过”、定语后置、状语后置、持续体等,以求证这些语法现象可能是侗台语的底层留存。

关键词:粤方言 壮侗语 底层语法

一、引言

发展汉语不能只局限汉语本身,汉语和其他汉藏语系语言的比较研究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探析粤语和侗台语的关系,以对比研究二者,能扩展研究领域和改进我们的看法。语言的底层问题必须结合民族变迁过程,并非单纯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双方的民族变迁过程,研究粤方言的底层,试图挖掘侗台语遗留的语法现象,厘清粤方言和侗台语的关系实情是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粤方言和侗台语的关系

大部分学者认为,秦汉之前,岭南地区聚居的土著是少数民族,所操的语言是侗台语。直至秦灭六国之际,才有大批将士进入岭南定居,而土著居民被迫迁徙,由此产生了民族的交流融合,中原汉语融合了侗台语底层发展成为粤方言。但也有学者质疑此观点,认为中原人并非在秦汉后才进入岭南。他们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属楚国疆域,秦代将士进驻之前,楚人已在广东建立统治权,粤方言中含有很多古楚语成分,并非只有中原汉语和侗台语底层。[1]2

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尽管粤方言的形成有争议,但粤方言中含有中原汉语和百越语成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即粤方言和原始侗台语有接触借用的关系。粤方言的形成和发展比较复杂,语音、词汇和语法都和其他汉语方言差别很大,有些成分我们很难分辨出是古汉语成分,还是内部方言的发展创新,或是侗台语的底层遗存。

相对来说,语法是语言系统中最稳固的因素,不易改变。研究粤方言的底层语法,更有利于我们探析粤方言和侗台语的关系。

三、底层语法分析

(一) 比较句式“X+A+过”

和普通话的比较句式“X+比+X+A”不同,粤方言是用比较的两项中间加形容词和标志“过”,表比较的结果,可用句式“X+A+过”来表示。这种句式也存在于闽方言和客家方言等南方方言中。例如:

(1)佢高过我。(他比我高。)

(2)细妹靓过家姐。(妹妹比姐姐漂亮。)

用标志词“过”表比较,在国内的民族语言和境外东南亚语言也可见到。侗台语言中,表比较和粤方言一样,都用“X+A+过”句式。结合两广地区的民族迁徙背景,这种特殊的比较句式很可能是侗台语言的语法留存。例如:

(二)定语后置

粤方言的“中定”结构异序词很多,例如:人客、民人、钱银、菜蔬、性理等。[3]而侗台语中定语前置的词汇一般是借汉,定语后置的构词法才是普遍的,例如le1ju2(书我,水语)、daai5di1(花红,布依语)。

粤方言的“中定”结构是保留了古汉语,还是侗台语言的遗存比较难以界定,从底层词的角度探讨,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壮语中,和母亲有关联的很多亲戚都可称为na4,比如舅舅和舅母都叫做na4;姨母是na4或ja4na4。因此,我们认为粤方言的“乸”可能借自壮语的“na4”,“鸡乸”有可能是汉语和壮语的合璧词。再者,连山把未下蛋的小母鸡称h?6kai5,武鸣壮语称ha2,侗语称la2。粤语的“鸡项”只能在侗台语中能找到相近的音义,鸡项也应是底层词。

综合看来,一般表动物性别的“中定”结构词汇都有必要考虑是否为侗台语底层。例如鸡公、鸡乸、猪乸等。

(三) 状语后置

1.先

“先”作为修饰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顺序或时间在前。普通话的“先”放在动词或者动作性短语之前,而粤方言是紧跟在动词或者动作性短语之后。[1]95比如:

(1)你去先。

(2)佢要点先。(他到底要怎样?)

(3)你等佢坐好先,你先坐。(你先等他坐好你再坐。)

和粤方言一样,侗台语的“先”也是作为状语后置,我们可以考虑这种语法现象是否是底层语法。例如:

(1)paai1 un5.

去 先。(侗语)

(2)Ju2 lau4 po4naai6 ta1 kon5.

我 趕 黄牛 这 来 先。(水语)

(3)Pai1 koon5.

去 先。(壮语)[4]

2.晒

粤方言是“晒”是副词作状语,对谓语所陈述的对象或者支配对象的范围作补充说明。有学者认为“晒”是动作的全部实现,也有人认为它和“咗”一样表达完成的动作,表示含全称量的动作或情状的完成。笔者认为“晒”和“咗”是不完全等同的,“咗”表示完成,而“晒”还表变化。例如:

(1)果碗饭食晒未?(那碗饭全吃饭了吗?)

(2)做晒全部作业就得去旅游啦。(做完全部作业就可以去旅游了。)

(3)听完呢个新闻即刻成个人都生猛晒。(听完这个新闻,整个人立即精神起来。)

在侗台语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壮语是用ta4 aai4或 aai4 aa4等词表示。粤方言的“晒”读saai3,对比壮语,韵母不变,声母s转换成 ,声调也适当改变,可看出saai3和壮语的 aai4相似性很高。因此,粤方言的“晒”后置表全部,可能和壮语的“ta4 aai4”和“ aai4

aai4”同出一源。

3.添

“添”在粤方言中也是副词用作状语,置于动词或者动作性短语之后,表示动作行为增加又一次。“添”也常和“仲”一起使用,“仲”相当于书面语的“还”,二者连起来表数量、范围等的进一层关系。“添”在粤方言的日常交流中常见到,例如:

(1)买几斤苹果添啦。(再买几斤苹果吧。)

(2)等阵添啦,爸爸好快就到咗。(再等一下吧,爸爸很快就到了。)

(3)瞓多一阵添,你哋唔好叫醒我。(再多睡一会儿,你们别叫醒我。)

在壮语中,我们也发现和粤方言的“添”相类似的说法,壮语表“再一次”可以用“teem1”。粤方言的“添”读“thim1”,和“teem1”的发音和接近。北部壮语没有送气音,t和th之间的转化很正常。在壮语中,用“teem1”表示动作或者行为的“又一次”很广泛。除了一些南方方言,在其他方言中是没有类似“添”的用法,结合广东曾是百越民族的居住地,我们不得不考虑“添”是否是壮语的底层语法。壮语用“teem1”表“再一次”的例子有:

(1)kou1 tain3 laai1 keeu3 puu6 teem1.

我 穿 多 件 衣 添。(我穿多一件衣服。)

(2)?aai5 nin2 θei2 teem1,kee3 hoo6 kou1.

再 睡 时 添, 别 吵 我。 (再睡一会儿,别吵我。)

岭南地区存在“汉越杂居”的局面有上千年的历史,这过程必定有民族融合和语言文化接触,虽然粤方言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汉语方言,但百越语底层沉淀在粤方言中也是语言接触的不可忽略的正常的结果。“X+A+过”句式和定语后置句式在粤方言和侗台语中都是相对稳定的。但侗台语的状语后置表现得更简单,系统性也不够强,且发展趋向简化,向现代汉语靠拢。粤方言的状语后置语法现象则更系统化且由简单向复杂发展。

参考文献

[1] 詹伯慧.广东粤方言概要[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48.

[2] 吴福祥,覃凤余.南宁粤语短差比式“X+A+过”的来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97.

[3] 黄小娅.广州方言异序词的百年演变[J].广州大学学报,2001(7):63-69.

[4] 黎意.广州与壮侗语的后修饰成分比较研究[J]南开学报,1996(6):55-63.

猜你喜欢
粤方言
粤方言文化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研究
粤方言里的“番鬼”
粤方言对学生语言表达的不利影响及对策
广西粤方言心母字探析
粤方言对英语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及应对策略
浅谈粤语与粤方言的概念界定
黄碧云小说《烈女图》中的粤方言
清末粤方言的体貌标记
普通话影响下粤方言词汇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广东茂名粤方言词汇特点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