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我动,积极参与

2015-07-06 08:44彭元厂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积极参与实效性

彭元厂

【摘要】 在多数学生眼中,数学一直是不受欢迎的学科,而且由于很多学生对数学非常不感兴趣,数学成绩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学生从小学时就厌烦数学,进入到高中阶段之后难以改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潜能,提高课堂实效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参与;实效性;积极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摒弃落后的教学观念,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大脑,这样才能够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参与性,在积极参与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活动,针对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问题展开论述,希望对广大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中,学生参与是课程改革的灵魂和关键,但是当前高中数学课堂上的学生参与状况并不令人感到乐观,这其中固然有学生年龄特征的影响,但是教师教学方式的原因更为重要.所以,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面临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提升课堂的时效性.笔者认为,数学教师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一、教师转变观念,多与学生沟通和交流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况且数学的抽象性很强,因此学生常常感到很枯燥,课堂实效性当然很差.众所周知,学生只有从内心崇拜老师、尊敬老师,才会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因此数学教师要想办法获得学生的认可,并与学生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摈弃“师道尊严”的落后观念,课堂上的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应该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在学生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当学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表现提出表扬和赞美.这样,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评价中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从而在学习中表现更出色,而教师角色也不再局限于从前的知识传授者,而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学生与教师的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学生对教师也没有了之前的约束感和距离感,学生从内心崇拜老师、喜欢老师,这样就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课堂实效性自然提高.

二、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学生只有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其中.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就能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由从前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要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吸引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能够提升学习积极性的内容,并对这些内容进行整合和加工.如在学习“三视图”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于先进的教学设施将飞机、汽车等工具的三视图呈现给学生,学生很容易被精美的图片所吸引,这样,学习兴趣就能得到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向学生多介绍一些高科技产品的基本资料,并引导学生只要自己好好学习,下一个高科技产品的发明者就是学生自己.这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学生只有树立起良好的学习愿望,才会激发内心好好学习的动机,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课堂.

2. 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的求知欲望与小学生相比,呈现出减弱的趋势,因此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在一种积极的情绪中探索数学规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学家趣闻、数学小故事等吸引学生注意.当学习等比数列这一问题时,笔者曾经对学生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来吸引学生:国王为了奖励丞相对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承诺满足丞相的一个愿望,可以随便挑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宝物.丞相什么都不要,只对国王说自己只要64个棋盘格中的麦粒,但是第一格放1粒,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第四格放8粒……依此类推.教师问学生国王能否满足丞相的要求,很多学生都笑丞相傻,认为丞相的要求很容易办到.可是教师给出的答案却是不能,同学一听,纷纷表示不可能,特别想知道为什么国王不能满足丞相的要求.这时候,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出新学内容,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学习等比数列,学习效果自然不错.

3.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内容十分繁杂,而学生之间的差距又很大,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分析学生学习水平以及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举例来说,教师可以采用讨论法、引导法,还可以采用探究法、合作交流法等,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好习惯.对待复习课,教师可以采用讲练相结合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以采用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教师可以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巧妙地为学生设置问题,使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创设问题的过程中要尽量做到精心设计,问题难度应适应学生的实际水平,不管是难度过大还是过小,都不利于学生发展.

三、突出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倡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在中学阶段面临着十分繁重的学习任务,因此学习效率必须要提高,而突出数学学科的实用性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方法.教师在教授数学新知识的时候可以穿插学生生活中的一些例子,这样不但可以提升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也使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举例来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阳光下的旗杆影子来计算旗杆的高度.当学习“集合”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打比方的方法加深学生对集合概念的理解.当学习椭圆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的椭圆物体联系起来,使学生利用数学中的椭圆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不但有利于巩固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也有利于解决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当数学知识转化为与学生密切相关的问题之后,学生头脑中会建立起直观的生活形象,而学生同时也能够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参与到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

四、采用科学化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美国心理学家吉诺特曾经说:“教育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因素.如教师的情绪、教学方法等,教师既可以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教师还可以带给学生自信,使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由此可见,教师评价能够对学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对学生作出积极的评价,对学生的良好表现及时给予赞美和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总之,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必须注重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的实效性.对于广大数学教师來说,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采用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热情,教师和学生在沟通和交流中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提升课堂的实效性,进而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张毅.高中数学教学要善于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J].未来英才,2014,(4): 54.

[2]陶朱斌.高中数学课堂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版,2014,(26): 306-307.

猜你喜欢
积极参与实效性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中物理教学方式探述
浅谈小学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小学生参加篮球训练的特点分析
“参与”北约军演的UFO
关于有效思品课堂的几点思考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