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与微笑

2015-07-06 08:44夏荣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影响因素高中数学

夏荣妹

【摘要】 与初中数学知识相比,高中数学知识深度加深了,同时逻辑性也更强,部分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因素,造成了数学成绩的落后,成为了学困生.本文从出现学困生的因素入手,探讨了转化学困生的有效策略,目的是为进一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中数学;影响因素;学困生转化

高中数学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仅因为它是高考科目之一,更重要的是高中数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思路,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高中数学是教学的重点.可是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数学学困生在班级中的比重较大,比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学困生比重要大,这也决定了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实施,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在准确把握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有效转化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整体成绩,促进学困生转化.

一、高中数学学困生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数学的学困生一般具有相同的特征,他们中的大部分人缺乏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很多人认为自己根本学不会数学,对待数学的态度不端正,懒懒散散等.引发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笔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和总结,认为影响因素主要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 基础知识掌握薄弱,没有建立起系统的知识体系

由于初中阶段因为某些原因没有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以至于在高中阶段需要用到之前的知识时,他们无法将新旧知识系统连接起来,因而他们很难听懂高中知识.而且很多学困生学习习惯不好,课前不做好预习工作,课上偷懒、做小动作,课后也不及时复习巩固,由于新知识没有理解,作业也很难完成,时间一长,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数学,数学成绩也越来越差,成为学困生.

2. 学习被动,缺乏自信心和上进心,学习意志力较差

这部分学生经受挫折的能力较差,在学习上遇到哪怕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或者能够理解的知识就听一会,碰到稍微难点的知识就开始走神.他们遇到自己没能理解的问题往往是跳跃过去,根本不向老师或者同学询问.这部分学生往往十分懒散,习惯以老师为“拐杖”,自己跟随老师的思路走,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也根本不在乎自己究竟成功还是失败.

3. 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严重

由于学困生的成绩落后,他们常常处在被人遗忘的角落里,不仅自身难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无法感受学习的乐趣,而且也很难获得来自于老师和同学的关爱.这部分同学并不渴望成功,根本不具备成功的信心和勇气.他们认为数学知识单调、无聊,有一定的厌学情绪,在课堂上不配合老师,也没有求知的欲望,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够提升学习成绩.

4. 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

这部分学困生不认真听取老师对知识的讲解,更不重视老师的解题方法等,有时候取得一点小小的成功就忘乎所以,他们对数学概念、定理等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了解程度不深,在运用过程中特别机械,经常在解题过程中胡乱套用公式.

5.家庭教育问题

所有的学生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有所成,但是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又十分溺爱,导致学生心理十分复杂,如自私、蛮横,不能吃苦,承受挫折能力差等.他们很少具备包容心,主动学习的能力较差,同时又对教师的督促表示不理解.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部分学生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情,没有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他们认为孩子进入高中后就会喜欢学习,喜欢以自己忙于工作为理由推卸关心孩子、教育孩子的责任,因此他们很难发现孩子成绩的下滑.由于缺乏家长的监督和管理,部分学生成绩持续下滑,最终沦为学困生.

二、学困生转化策略

面对学困生,广大数学教师应该提起重视,更应该为学困生转化积极行动起来.教师不但应该提高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还要用真诚和关怀帮助学生唤起学习数学的热情,做到以情育人.

1. 良好的教学魅力提高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兴趣是做好所有智力工作的前提条件.”学生如果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就会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第一,使用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教师应该在遵循规范化和科学化原则的基础上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通过提出问题的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锻炼他们的思维;第三,通过设置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吸引学生,特别为学困生提供一些积极参与的机会,如上台演示、同组讨论等.对于学困生的积极表现,教师要及时提出表扬,以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满足学生自我表达的愿望,逐步提升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当学困生提高学习兴趣之后,学习动力也自然会得到提升,进而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 用心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识的难易度来布置作业,为学困生布置一些简单的、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业.同时,教师要注意对学困生进行辅导,监督他们独立完成作业.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教师最忌讳急躁的情绪,如加大作业量、呵斥学困生等.教师要降低对学困生的要求标准,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指导学生,帮助学生补习遗漏的知识,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次,学困生学习懒散、主动学习能力较差,不愿意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因而他们大多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记忆数学中的公式和定理,也不善于运用这些公式和定理,因此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自我探究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来对待学困生.教师要对学困生给予特别的关爱和辅导,但同时要严格要求学困生.很多学困生之所以跨入“学困”的行列,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意志力,上课状态不好,不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不认真完成作业.所以,教师要注意监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3. 关爱学困生,进行个别教育

我们知道,学困生的成绩不好,因此很容易受到教师的数落、同学的冷落和家长的责备,因而这部分同学的心理情绪往往较差.他们自卑、悲观,甚至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根本谈不上积极上进.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尤其要通过关爱和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自信心.

教师的关爱和鼓励指的是教师以亲切的态度、真诚的关爱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消除学生的对抗情绪,形成上进心.教师应该拿出“关怀备至”的态度对待学困生,用自己的关爱和真诚唤醒他们尘封已久的上进心.教师可以通过座谈、批改作业、同学调查等手段了解学困生出现学困情况的原因,并耐心开导学生,细心解答他们作业中的错误,绝对不能冷嘲热讽,用刺激性语言伤害学生.另外,教师还要善于站在学困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学困生着想,如果教师能够感动学生,学生还会产生“一定好好学,不好好学就对不起老师”的心理.学困生在这种心理影响之下会逐渐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摆脱学困生行列.

总而言之,学困生转化是一项长期工程,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显现出效果,教师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同时要积极付诸于实际行动.只有教师用自己的爱心去关怀学困生,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他们才会逐步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蓝红日.提高高中数学学困生解题能力的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4): 282.

[2]石小卉.新課程下的学困生成因分析和转化对策[J].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中),2014,(3): 91.

猜你喜欢
学困生转化影响因素高中数学
探索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不抛弃,不放弃
关于小学学困生课堂参与的研究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