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策略

2015-07-06 08:44林燕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反思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林燕

【摘要】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因而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举一反三的思辨能力. 本文简要阐述了反思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讨论了反思能力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动力、通过自主探索体验提高反思效果、通过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这四个方面论述了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数学;反思能力;教学策略

反思能力是人类一种很重要的思维能力,可以让我们顺利地获取所需要的知识. 在数学学习与教学中,学生的反思能力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数学的学习思维. 如何提高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反思能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初中阶段形成反思的习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习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也有利于学生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

一、反思能力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反思能力对于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相比在难度、广度以及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区别,初中数学的知识深度使得学生在接触新的知识时有些不太适应,而反思能够让学生反复接触新学到的数学知识,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学生在反思过程中能够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以自己理解的方式具体化,从而对于数学问题的思考更加全面. 反思能力是数学学习的核心,能够帮助学生从本质上分析并解答数学问题,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的策略

1.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反思动力

教学的趣味性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过程中可以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的动力. 例如:在讲述有理数和无理数以及根号相关知识时,可以给同学们讲解航天飞机上天时飞行轨道和速度计算的重要性,在人类航天史上就曾经因为小数点的错误而造成严重的航天惨剧,对人类的科技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等. 具体方案可以先通过提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在什么地方?”然后又提出“既然无理数的小数点后的数位无穷,那么如何进行取舍?”最后进一步提出“小数点位数的取舍重要吗?”利用这些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通过讲述这种类型的情境可以激起学生进行数学反思的动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的习惯. 此外,在数学课堂上老师还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相互来评判各自的数学分析能力,这种游戏会让学生不知不觉形成独立判断的能力和反思的习惯.

2. 通过自主探索体验提高反思效果

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也是新课改下初中数学教学的必由之路. 让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能够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数学学习的实质.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和多边形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让同学们对实际的土地面积进行测量和计算,让他们自己设计测量方案,并比较不同测量方案所得出的结果,分析测量结果存在差别的原因,找出最精确的测量方案. 然后,指导他们总结在实际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要点以及遇到的困难,通过总结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进行反思.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反思的方法与具体过程,形成独立的数学思维并更加深刻地体会反思能力的作用.

3. 通过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解题是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学生数学水平的直接体现. 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老师经常会被一些问题困扰:为什么同样的错误学生会经常犯?为什么学生平时做过的题目在考试中稍微变化一下就不会做了?其实出现这些问题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老师对学生解题的反思能力培养不够. 许多同学虽然进行了大量的习题训练,但如果不经常进行反思,解题能力无法显著提高. 老师在通过解题教学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时应引导学生进行如下思考:该题考察的是哪个知识点,有没有其他解法,该种方法是不是最简单的,解题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是哪些,通过这道题能否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等. 如在学习直线相交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在习题课上给学生出一道很简单的问题:任意画三条直线,可能存在的交点个数是多少?正确的答案是0、1、2、3. 在解答这道题时肯定有学生将情况考虑不这么全,这时老师就要指导他们分析出错的原因,如选择1、2、3的同学是因为没有考虑三条线平行的情况,选择0、1、2的同学是因为没有考虑交点最多的情况等. 老师应指导出错的同学建立自己的“错题集”,并经常拿出来温习,不断反思出错的原因,使学生的反思能力在反復纠错中逐渐得到提高,避免同样的错误在解题时重复出现.

4. 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

师生交流互动是现代课堂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这样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可以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在与老师的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理解和接纳老师,老师所传达的教学思想也比较容易被学生接受. 数学教师应在每节课的最后留出一定的时间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与回顾,如在讲述统计分析时,可以形象的讲述一些诸如考试水平发挥失常等玩笑性的事例来表达这个知识点的用途. 总结环节应尽可能地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老师主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反思,使他们形成反思的习惯.

三、结 语

从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绝大多数的初中数学老师十分重视反思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数学反思能力能够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 在新课改推行后,新课标对学生的反思能力作出了明确要求. 虽然数学教学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教师仍然是课堂的核心,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推动者,在学生数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十分重要,需要研究与设计各种方法来锻炼学生的数学反思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建伟. 谈数学的反思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 数学教学研究,2011,09(13).

[2]王秋海.新课标理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技能[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猜你喜欢
反思能力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运用分析
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