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2015-07-06 08:44朱海英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5年8期
关键词:模型思想数学教学

朱海英

【摘要】 数学的核心就是在抽象与概括中研究问题,因此数学的教学与学习阶段,只有引入模型才能够形成完美的学习模式. 本文对数学模型的重要性以及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数学;教学;模型思想

1. 数学模型的概念及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建模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深化知识层次. 所谓数学模型,就是对某种事物的自身特点或者在数量方面所存在的关系进行概述的数学结构.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对学生展示出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分析出数学问题,进而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的方式来对问题进行处理. 可以说,数学模型作为数学学习阶段中的核心,不但可以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很好的平台,对解决数学问题也可提供简单明了的方式,因此数学模型在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2.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际运用

2.1 让学生感知数学建模

由于数学中绝大部分知识都来自于日常生活,所以想要在数学课堂中引入模型思想,就需要将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也就是将数学课本中的问题借助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进行代替,给予学生更好理解数学问题的空间. 数学建模首先需要教师的情景创设,以便于让学生感知数学建模,而情景的创设需要将生活问题,社会文化以及自然科学等与数学问题联系到一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真实的,有趣的情景. 在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后,可以将学生脑海中的生活经验完美地与数学模型结合起来,进而达到学生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经验来解决数学中隐含问题的目标,真正地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2.2 熟识并建立数学模型

学生对数学模型感知后,就进入到熟识并自主建立数学模型阶段.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经过了多年的学习后,对数学模型方面得出了以下结论:模型的建立是以定律以及公式为基础的,那么在对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对公式进行理解,更重要的是还需要对公式得出的过程进行分析. 只有经历经过自主的分析与探索后,才可以对数学思想、方法等进行掌握,进而实现数学知识价值的最大化. 在模型思想实施阶段,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自主分析与动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可以判定为模型思想的学习过程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那么,作为教师在对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作与自主研究,尽可能地通过自身的能力对学习材料进行总结,并建立出合理的数学模型以便于更好、更快地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在对圆柱体积计算的课时中,学生会遇到各种问题,那么就需要通过对圆柱体积求值的方法进行猜测、验证、修订等循环的过程,从复杂的问题一步一步的简化后,转变为容易理解的情境当中,最终通過抽象概括的方式求出圆柱的面积.

2.3 对数学模型的拓展

对数学模型的拓展是需要在数学模型完全理解的前提下而执行的,因此在数学模型建立之前,需要组织学生对数学模型进行还原,尽可能促使已构建的模型不断地完善与扩充. 而当前对数学模型的拓展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通过数学作业,例如通过拓展题等方式,其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把日常生活与数学模型结合到一起后,可以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当中. 总之,通过数学的相关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所面临的问题,不但可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更重要的是可拓展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同时在探索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意识方面都可以进行不同程度的提升,促使学生在对实际应用分析的同时,在对新问题的认知与掌握后建立起自己的智力系统. 例如在对“鸡兔同笼”的章节教学中,掌握了鸡兔同笼的计算方法后,可以通过拓展学习的方式来对学生进一步训练,例如:全班共有46人去海边游玩,一共12个帐篷. 其中大帐篷可以容纳5人,小帐篷可以容纳3人,需要计算的是大小帐篷的数量各是多少. 此外,在对“小数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情景展现,在超市中选择一些具有小数点价格的商品,通过对物品价格的计算可以对小数乘法的计算进行巩固,还可以通过举办班级联欢会的方式组织学生在超市中选购商品,具体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在对商品的物价记录后,以小组的形式对需要采购的种类与数量进行计划,最后利用学习的小数乘法与加法混合运算而得出本次商品采购的总额. 此方式不但促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对小数乘法与加法全部进行了巩固,同时也让学生彻底了解到数学中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实际生活. 因此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的从生活中搜集到大量的信息,并且随时对大量信息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整理,根据有价值的信息来构建数学模型,并且根据数学模型通过拓展的方式来解决类似的问题,进而达到促使模型的外延不断得以丰富和拓展的目标.

3. 结 论

总之,在对数学模型的构成与运用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模型的建立是需要在数学能力与其他能力的基础上的一种过程. 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建模思想渗透给学生的同时,还需要让学生们认识到在对数学问题进行解决的过程中建模思想处于重要的地位,进而达到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更大的兴趣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立华.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2012(11).

[2]许卫兵.磨·模·魔——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2(01).

[3]龚治珍.浅谈如何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小学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09(07).

猜你喜欢
模型思想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明暗交织话建模
关于“图形与几何之《长方体和正方体》”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
模型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初探数学模型思想的构建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