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实践:新加坡崇辉小学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实践

2015-07-07 13:04张瑞瑞
世界教育信息 2015年9期
关键词:学习者信息化学校

张瑞瑞

新加坡崇辉小学(Beacon Primary School)是一所位于新加坡西部的典型工薪阶层社区的公立小学。该小学于2008年开始运作,首届学生已于2013年完成了为期6年的小学教育。崇辉小学是“新加坡未来学校”项目下的八所未来学校之一,有100多名教师,25位行政办公人员, 1400名学生(7~12岁)。

2007年7月,崇辉小学一年级学生开始注册,到截止日期时,一年级的240个名额全部满额,注册学生主要来自周边社区。2008年1月,学校开始全面运作。当时,学校仅有240名一年级学生和24名教育工作人员。

“新加坡未来学校”是当地教育局和通信发展局(IDA)携手开发的一个项目,旨在为一些学校的信息通信技术与课程达成广泛而密切的融合提供可能的模式,以促进学校参与式学习的发展。

该校的教学设计有意通过信息通信技术来提升教学过程,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实现笔记本电脑混合使用模式(如学生与电脑比例为1:1、2:1等),为每间教室配备交互白板,使用各种学校项目中能够促进预期学习目标达成的相关工具。

学校通过提供必要的计算机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崇辉小学1对1计算机学习环境计划(B121)为每名1~3年级的学生提供一台电脑,同时要求4年级及以上的学生自备电脑。该校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逐渐形成上述1对1的模式。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学习设备后,可以扩展课外学习。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提出特殊申请,通信发展局将为其减免85%以上的购买电脑的费用和3年的上网费用。自此,许多中小学生加入了该计划,关于小学生能否使用和拥有个人计算机的问题再也没有被讨论和质疑。

一、学校信息化建设

(一)数字化故事叙述

2008年以来,出现了一些有趣、创新的教学法,如数字化故事叙述法,即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利用文本、图像、声音以及录音创作数字故事。学校1~3年级的学生已经会在语言课堂(包括英语及其他语种,如汉语、马来语、泰米尔语)上创作他们自己的数字故事。在促进信息技术与语言学习的整合中,数字化故事叙述法是该校的王牌教学法。

讲故事是与学习紧密相联的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在儿童以及成人的学习活动中,讲故事是最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故事能够吸引学习者,并在潜意识中促进学习。通过讲故事,学习者能够反思已知、审视自己的观点、记录自己的亲身经历等。讲故事能够促使学习者去表达自己、理解外部世界,因此,可以被用于促进学习者学习目标的达成。事实上,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可以让故事分享、修正、评论以及相互学习变得更加容易。一些研究者在学习者使用技术工具(如文本处理器)写故事,及通过传播工具与其他学习者分享方面做过相关研究。所谓数字故事叙述,就是人们利用数字技术和多种媒介去讲述自己故事的一种实践。2005年,赫尔(Hull)和纳尔逊(Nelson)把数字故事叙述定义为包含图片、带背景音乐的视频、旁白叙述的一种多媒体形式。

简言之,数字故事叙述是新技术在分享个人故事这种古老经验中的应用。然而,数字故事叙述具有动态性,这体现在认知过程中。学习者在进行数字故事叙述时,会经历多种认知过程,而这几种认知过程是掌握文字语言技能、空间技能、音乐技能、交互技能、智力技能、自然技能和身体协调技能的基础。在创作数字故事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编写包含图片和插图的剧本,插入“引人入胜”的背景音乐,以及添加配音。通过创作个人数字故事,学习者成为积极的多媒体创作者,因为这种新的媒体叙事方式允许学习者使用多种在传统学校课程中所没有的媒体形式去展现自我。另外,莱文(levin)曾在2003年说,新技术让学生有机会采用新的方式交流,而这在10年之前是不可能的。有了新技术,学习者能够创造性地运用图像、视频、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认识、思想等,并且可以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人分享。

(二)翻转课堂

有数学教师曾做过翻转课堂方面的研究,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学业表现。例如,课前,学生观看教师制作的网上视频、自学有关求和的概念;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集中精力进行有关求和的练习。翻转课堂教学法受到教师和学生的一致青睐。他们在报告中指出,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业表现,尤其是数学成绩。

翻转课堂是一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学习形式。2013年,霍恩(Horn)对翻转课堂模式进行了简述:课前,学生在线学习相关内容;课堂上,教师不再授课,给予学生必要的辅导。这种模式也被称为“颠倒课堂”,即教与学的过程发生在课外;课堂上,则将学生分成小组,解决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实验等。翻转课堂的原理是放手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以及独立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只对那些需要更多帮助的学生给予帮助。运用数字手段,教师通过制作的视频或其他媒体形式,实现了在课堂之前进行授课。互联网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传输必要的学习内容成为可能。

(三)博客和开源软件的应用

过去10年,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种软件在学校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此类应用软件大部分都可以免费或低成本获得。在学校,即使得不到技术专家的亲临指导,师生也可以上网查找商业性质的学习管理系统,系统中对相关应用软件的功能和特征都有详细介绍。在过去10年中,一些学者呼吁将常用应用软件与可获得的商业学习管理系统相结合。崇辉小学就让学生在英语、数学、科学科目的学习过程中广泛地利用这种在线软件。

所有教师在教学中都使用博客,一方面将其用于分享信息和开展网上合作,另一方面将其作为连接其他应用软件(如网上视频、游戏)的平台。换言之,博客网站是其他应用软件的入口。此外,博客也是学生进行网上异步讨论的平台。对于教师的调查访谈详细描述了教师对于博客以及其他各种在线应用软件的使用过程。

和其他应用软件相比,网上游戏常常用于强化习得的概念和技能。凭借数字程序和在线测试,学习管理系统主要用于学科内容的学习。师生通过搜索引擎查找与教学相关的更多信息。在线数字视频主要用于对习得的概念和知识的细化和强化。

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将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技术引入任何学习领域都需要缜密的计划和大量试验。这个过程通常需要教师、研究人员、技术人员、开发者以及学生的参与。其中,教师在创造信息化学习环境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本部分,我们重点阐述将信息通信技术充分合理地运用于学校教学的必要条件。

(一)政策和学校领导力

政策和学校领导力在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国家和学校层面都应出台相应政策,以保证课堂教学信息化的效果,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参与者共同愿望的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规定的制定等方面。学校领导应带头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计划,并且帮助教职工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二)课程和评价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对课程和评价方法进行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在学校层面的执行标准需与国家层面的信息化政策和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显然,课程改革需要考虑教师的意见、教学经验及支持。学校采用常规性评价和选择性评价来评估学生的各种技能、能力和学习结果。学校每个学期给每个学生发成长卡,家长通过成长卡可以“追踪”孩子的成长情况。选择性评价项目包括戏曲表演评价、录音评价、数字故事评价、日记评价、档案袋评价。技术的发展帮助教师有效使用选择性评价。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口语测试中的录音,发现学生在口语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给予学生更好的指导。采用多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学校能够多维度地评估学生的发展,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生、家长及教师。但是,学校还要继续探究评价方式,寻找能够反应学生学习和成长情况的其他方法。

(三)教师专业发展

研究发现,专业发展是影响信息化执行效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崇辉小学特别重视教职工的发展,重点帮助教师在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评价实践、技术整合和教育研究方面获得足够的能力。学校通过网络平台、工作坊、国内外分享研讨会、知识能力扩展,为教师提供各种专业发展的机会。教师专业发展加强了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技术能力方面的发展,使得教师能够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此外,学校发起了行动研究,即教师转变成研究人员,系统地反思、学习、改进、分享他们的经验。接受访谈的教师指出,他们的研究让同行受益,因为参与研究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分享研究结果。2008年以来,多种有趣的、创新的教学法应运而生。学校将行动研究作为提高教师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比如,学校语言学科中数字故事叙述法,科学、数学学科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等的实施和推行。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会议演示、著书、发表论文等,教师会系统地记录和分享经验。集思成文的价值和影响在于同行能够快速明了实践的原理、目的、指导思想,并且对其进行进一步思考。

(四)物理性和技术性基础设施

崇辉小学在促进信息通信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技术工具。就硬件方面而言,学校自2008年起开始落实1对1计算机措施,首届一年级学生就享受到了这个福利。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一个交互式白板和2台液晶投影仪。2008年上半年,便携式计算机被存储在木制的移动存储车中,每辆存储车只能够承载6台计算机。最初,一年级的八个班级共享移动存储车。为了进一步落实1对1计算机措施,学校为所有教室创建了无限网络。为了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学校随后为2年级和3年级的所有学生按照1:1的比例配备了计算机,为1年级学生按照2:1的比例配备计算机。后来,学校对早期的移动存储车进行了重新设计,与商业伙伴共同开发了多功能的移动存储车——拥有更大的存储容量,即每辆移动存储车能承载20台便携式计算机。

学校配备的学习设施有交互白板、双投影仪、个人学习设备、无线网络等。为了能够灵活利用教室空间,提高教师的机动性,满足各种交互形式,学校对教室进行了重新规划。比如,为了满足协作学习的需要,教室内的座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布置。除了建设基础的物理性基础设施之外,学校还成功地使用开源软件基础设施为师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对于2014年就读4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所有权计划成功地实施了4年。这些基础设施是信息化学习的基础,让学校有效地利用了技术这支杠杆。

(五)合作与参与

相关利益者的合作与参与对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融合也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人可以独立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同理,学校也不可能独立运作。“新加坡未来学校”是当地教育局和通信发展局携手开发的项目。自2006年12月起,教育局和通信发展局的工作人员开始参与崇辉小学对于未来学校的规划。学校社区由家长、学校行政人员、教师、非研究人员,以及教育局、通信发展局、高等院校和企业伙伴组成。当地教育局、通信发展局和商业伙伴的合作参与,无疑是影响信息化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地通信发展局和教育局为项目内学校的数据网络建设提供了必要的预算和基础设施。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极大地促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社区殷切希望将崇辉小学建设成一所高度信息化的未来小学。高等院校在教育研究方面为崇辉小学提供了帮助,企业则为崇辉小学提供了在线教学应用软件开发方面的援助。教学信息化涉及的范围超越了课程。显然,学校和社会对课堂中教学信息化的实践有着重要影响。

三、国家教育政策和举措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明确了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方向,基本宗旨是培养满足未来需要的人才。第一个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1997-2002年)奠定了学校应用和管理信息技术的基础。在这个阶段,学校完善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具备了基本的信息技术整合能力。第二个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2003-2008年)进一步强调信息通信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建立了学生信息化发展标准,促进了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创新应用。2008年8月,新加坡教育部发布了第三个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2009-2014年),其目的是改革教学,培养学生满足未来所需的信息素养。

第三个教育信息化总体规划的近期目标包括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融合,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21世纪人才所需的能力;为教师提供具体的基于实践的专业发展,以及能够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模式;促进成功的实践和创新经验的分享;提高学校信息化标准,从而保证第三个总体规划的实施效果。

第三个总体规划更加具体地明确了学生的课程学习结果、国家统一考试、课堂体验与能让学生进行有效合作与交流所应具备的21世纪技能之间的联系。该规划也作出了这样的部署,即培养一批具有丰富教学背景的技术骨干教师,探究成功的整合模式,并在学校内外分享。该规划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实践创新提供了持续支持(如“新加坡未来学校”项目等),同时解决了分享和传承创新实践经验的难题。此外,第三个总体规划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连接无线网络、推广1对1信息化策略、提高网速等。

与此同时,新加坡通信发展局发布了十年发展规划,该规划的目标包括发展壮大信息协调部门,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重要经济部门的竞争力,创建一个具有良好信息联接的社会。新加坡《2015智能国家》(Intelligent Nation 2015)蓝图规划制定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利用互联网创造工作机会、福利,让所有学生拥有计算机。

四、挑战和未来展望

开始不易,坚持更难。从筹备资金到信息通信技术领域不断地教育创新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诚然,在项目启动之初,学校付出了巨大努力,然而,使该项目持续运作下去仍需要敏锐的洞察力,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可持续性不仅指技术设施和设备的持续更新,而且涉及教学实践的持续创新以及学校领导力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实践的持续创新不仅需要激发新的思想,也需要将新思想广泛地分享。例如,各种团体机动灵活地共享学校的移动存储车和开源在线学习设施。可持续性还涉及常规且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以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吸收新的实践经验。此外,学校领导力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组建一个管理团队,而且需要学校领导将隐形知识显性化,从而有利于学校愿景和宗旨的连贯一致。就教育各方面而言,随时记录学习要点和突现的灵感,也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得以广泛地分享。

各方的参与、卓越的领导、教育和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素养是上述教育技术创新得以落实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换言之,人才是可持续创新中唯一的、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根本而言,落实信息化政策,高效运用信息技术,仍然需要具备教育和技术素养的教师展示将信息通信技术融入教育的优势。持续的良性的教育创新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行政人员应与教师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项目组人员的知识、技能素养和坚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创新的成功率。

编辑 吴婷   校对 朱婷婷

猜你喜欢
学习者信息化学校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