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让班级更和谐

2015-07-08 07:09沈丽新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5年6期
关键词:共情情绪同学

沈丽新

孩子之间免不了磕磕碰碰,一旦“受伤”,他们会第一时间来找我这个班主任:“老师,他抓我!”“老师,他踢到我的腿了……”并带着各种痛苦、委屈的表情。我总是第一时间查看他们的各种“伤痕”,关切地说:“这里有些红肿了,我想你一定很疼……”并根据各种程度分别作出处理:“现在还疼吗?需要我帮你揉揉吗?”或者“需要去医务室吗?”……然后再了解情况。一般我会问:“回忆一下,对方是不是不小心的啊?”大多数“案子”到这儿就告一段落了,很多孩子宁愿争分夺秒继续去玩儿。

班上有不少孩子要参加各种校级培训队,如果迟到或者缺席,会受到负责老师的批评,然后班主任也会被通报批评。

有一天早上我进教室,看到本该参加合唱队的男孩Ewen(马来西亚籍)居然留在教室里,手里翻着一本语文书。他的母语是英语,家里只说英语,所以他学中文很辛苦。

我问他:“是不是今天上午有语文默写,你还想复习一下,所以不打算去参加合唱队训练?”

他流露出一种被理解的感动:“是的。这一次的词语比较多,我还没完全掌握。我怕等会儿写不出。”

我提醒他:“但是,如果你今天早上不去合唱队训练,负责老师会批评你的。”

他看起来内心有无限挣扎,迟疑了一会儿回答:“我知道。可是我这会儿还是想复习语文。傍晚我会去训练的。”

我说:“我能够理解你现在的心情。我认为你应该先去合唱团找老师请个假,说明情况。凡事要主动跟人沟通才比较合适。”

等他请假回来,我叮嘱他:“以后每天晚上都要注意高质量地完成作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尔·R·罗杰斯提出过“共情理解”。他指出,作为心理治疗师,“不但能对当事人已经很明了的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来,还能把当事人一些‘心中所有、口中所无的体验的意义也表达出来”。

其实,只要把这段话里的“心理治疗师”换成教师,把“当事人”换成学生,这个场景就是我们熟悉的教育现场。因此,教师要感受他们的愤怒、惧怕或迷惑就好像感受的是自己的情绪,然而自己的愤怒、惧怕或迷惑并没有被牵涉进去。

能够被他人共情理解,会让自己心灵自在乃至愉悦。同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共情力,这样可以跟他人相处和谐。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共情力,让班级之间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更和谐。

一、教师要成为具备共情力的范本

要培养学生的共情力,教师首先要成为学生眼里具备共情力的范本。说一句“我能理解你”这样的话当然容易,但孩子的心永远是最聪慧的,如果是没有温度与诚意的表达,孩子会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教师的冷漠和虚假,从而失去对教师的信任。

当孩子们来找教师投诉“某某弄疼我”的时候,教师要第一时间与他们共情:描述教师所看到的——“你受伤了”,说出学生的感受——“你一定很疼”,并及时处理或提出建议——帮着揉一揉或者“去医务室” “让爸爸妈妈带着去医院”。学生的感受得到充分的共情,他们的疼痛或者委屈可能会在刹那间烟消云散。而如果教师不善于共情,只是忙着当“警察”去论断谁是谁非,导致师生彼此浪费无谓的口舌,或是轻描淡写说一句:“看不出伤啊,你也太娇气了!”这会让学生抑郁或者生气。

教师真诚地接纳学生,并给予无条件的关注、关心,在他们面对各种状况,产生恐惧、挫败、焦虑等情绪时都予以共情,师生关系会更加和谐。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最重要的前提。

二、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共情力

学生的心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孩子能够通过事情本身去自我习得,有的孩子需要借助相关事情并在他人指导下获得。培养学生的共情力,也需要教师在相关事件中及时肯定某些孩子并指出他们值得所有孩子学习的地方。

一次午餐时,有孩子告诉我:“沈老师,罗同学跟王同学打起来了!”因为跟“肇事”孩子的餐桌隔了3张餐桌,我居然没能发觉这一情况。等我快速走到他们餐桌旁时,看到吴同学刚站起来,对王同学说:“我跟你换一下座位吧,你坐我左边。”就这样,吴同学坐在了“肇事”的罗同学与王同学中间,把他们隔离开了。因为是午餐时间,我不想影响孩子们的进餐情绪,所以简单地说:“大家都好好吃饭,吃完饭我们再讨论。”

午饭后,我跟所有孩子交流:“今天我要表扬吴同学。他在看到两个同学打架的时候,主动站起来换位置,把打架的两个同学隔开了。我想,他一定意识到他们继续坐在一起有可能导致矛盾更加激化。这说明吴同学能理解其他同学的情绪,并且做出了非常好的安排。大家要向他学习。下次你如果遇到有人跟同学闹别扭,也要去理解他们的情绪。你可以说,不要计较了,跟我出去玩吧。或者说,不要生气了,我们换个地方玩吧。大家都要学会理解别人的感受,这样就可以更好地化解矛盾,增进友谊。”

学校不仅仅是学生来学习文化知识、技能的场所,更是学习人际交往的重要场所。教师肯定个别孩子良好的共情力,是一种对学生具体明确的指引。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共情力

美国儿童创伤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布鲁斯·佩里博士在著作《爱的教养》中指出:“世上最好的教养结果,不是成绩有多好、不是运动有多棒,而是让孩子拥有感受爱、付出爱的能力。这就是爱的教养,这种能力就是共情力。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冷漠的孩子,他们其实就是缺乏共情力的孩子。”可见,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共情力的培养。

有一天午休时间,马同学与郑同学吵架了。两个人情绪都很激动,互相指责。当时我正忙着改作业,但是依然尊重处于激动状态的他们,不用“你们肯定都有错”这样的结论来打发他们。他们需要表达自己的情绪,需要得到别人的理解。

我找出两张稿纸,要求他们用数字标好序号,用“他……”的句式,写下自己对对方的意见与不满。这两个平时惧怕作文的小家伙,下笔如有神,一会儿各自交给我一张写得满满的稿纸,彼此的“罪状”都有十条以上。可爱的是,这些“罪状”其实非常雷同——这是在让他们表达自己。然后,我让他们交换“诉状”,用“因为我……”的句式批阅每一条“罪状”。那些批语措辞不同,但是情绪的变化曲线却非常相似,都是从生气、不服气到渐渐心平气和,甚至有解释的成分——这是在让他们理解对方。接着,我要求他们换回写满了“罪状”与“批语”的稿纸,请他们阅读对方的“批语”——这是在帮助他们再次去体察对方。

最后,我说:“你们现在都知道对方当时为什么那么生气了吧?你们两个现在还没有完全消气,所以你们先不要在一起玩,免得又出现一方认为自己在开玩笑,一方认为对方故意让自己不舒服,导致产生矛盾的情况。你们什么时候彼此真正理解对方并互相原谅了,来告诉我一声,然后才可以一起玩。”

原谅别人,成年人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不要求学生立刻原谅他的同学。那种在教师安排下的“握手言欢”,很多时候是勉为其难,恰恰也是对孩子的不共情。给他们时间,让他们过滤自己的情绪,真正去反思自己、体察对方,才会真正去原谅对方。经历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真正获取共情力。

著名未来学家、趋势专家丹尼尔·平克在《全新思维》一书中指出:“未来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唯有拥有右脑时代的6大全新思维能力:设计感、娱乐感、意义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即‘三感三力,才能决胜于未来。”

为了培养优秀的未来人才,教师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共情力,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体会他们的情感和需要。同时,在平时的班级生活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共情力,让他们能够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

(责 编 卢丽君)

猜你喜欢
共情情绪同学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不科学的安慰会伤人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