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戏之祖的新解读
——评田韶东《昆曲演唱艺术研究》

2015-07-12 07:08南阳师范学院473061
大众文艺 2015年2期
关键词:音乐学昆曲艺术

季 伟 (南阳师范学院 473061)

百戏之祖的新解读
——评田韶东《昆曲演唱艺术研究》

季 伟 (南阳师范学院 473061)

田韶东的《昆曲演唱艺术研究》内容丰富,且融历时共时为一体;田著以昆曲演唱为切入点,打破了传统“重道轻器”的研究模式,立意新颖创新点较突出;田著利用音乐学融合传统研究昆曲演唱艺术,具有视野宽泛,手法新颖多样的特征;田著易于普及推广,对于建设高校特色学科、特色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田韶东;昆曲;演唱;创新;音乐学;特色;意义

作为百戏之祖和有着六百余年历史积淀的昆曲艺术,对我国近代以来的戏曲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学术界围绕昆曲的研究也是方兴未艾,琳琳总总形形色色著述颇多。

作为昆曲研究领域的后来者、继承者和新生代研究员,杭州田韶东研究员新近出版的《昆曲演唱艺术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版,下称“田著”。)则从一个全新的视野和方法,对昆曲的演唱艺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解构,说前人未所说,解别人未所解,让人耳目一新,可谓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力作。概括说来,该书有以下特点:

其一,内容丰富立意新。

田著涉及的内容较为全面丰富,全书分为八个章节,基本上将昆曲演唱所涉及的内容囊括殆尽。涉及了昆曲角色演唱的用嗓;角色演唱的发声机能与元素关系;昆曲角色做打中的唱念和昆曲演唱中的咬字;昆曲演唱的用气及昆曲演唱的共鸣;昆曲演唱的音域和演唱的音色等八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内容,围绕相关元素依次展开。如角色演唱中的生、旦、净、末、丑的用嗓及其真声、假声发声机能,词曲气声关系等;昆曲中的咬字四声,声部超越、演唱音色等,以及昆曲与欧洲歌剧唱法的用气分析比较等。

田著的内容丰富,不单体现在上述的横向性方面,也体现在纵深性方面。以上八章有些章节还从史学的角度勾陈索引、引经据典,对所论述的对象做了纵向的考述分析,使得历史的脉络更为清晰。如第一章,对每类角色的历史状况和类型做了纵向的分析;第四五章,对元明清以来的声乐理论中的咬字和歌唱用气做了分析;第六章中,对先秦隋唐宋元至今的传统声乐共鸣技术特点等,进行了纵深的分析和论述。整体来说,其内容涉及的较为全面,融历时性和共时性为一体,目的性和坐标性较强,整本著作沉甸厚实。

作为一部学术论著,田著的立意新颖创新点较为突出。田著名为《昆曲演唱艺术研究》,整体以昆曲的“演唱”为核心关键词展开,其不但抓住了昆曲艺术的“核心灵魂”,也抓住了传统戏曲演唱的根本。众所周知,昆曲因特别重视唱腔的研磨设计,故又名昆腔。昆腔不但继承了南北各派的优点,而且其特殊的唱腔设计和形式规范,影响了传统戏曲演唱的诸多类别,成为以后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模板。在后世所形成的京剧、豫剧、黄梅戏及越剧等身上,仍能清晰地看到昆曲的影子,故又被称为“百戏之祖”和“百戏之师”。因此,抓到了昆曲的唱腔特点,也就抓住了昆曲的“核心灵魂”,同时也抓到了百戏的根本,可达到一举数得的功效。这也正是田著立意较新颖的关键所在。

因此,抓住了昆曲演唱,也就抓住了数千年歌唱的根本。由此,田著的立意不但新颖,且用意高远。

然而,受中国传统的“重道轻器”及“君子不器”的影响,历代对于歌唱的探索,多以散“论”著称,非以具“器”见长。一些诸如《唱论》的记录描述,多以作者和艺人聊聊数语的感悟为主。这些感悟并未形成实证性的理性总结和客观规律。作为万戏之祖的昆曲艺术,对于唱腔的研磨探索,依然不能免俗,仍以上述模式为主。民国以来,随着大学制度的建立和研究机构的成立,对于昆曲艺术的研究,可谓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先后有王国维、吴梅、徐暮云等国学大师涉足。可能受“君子不器”的影响,这些大师虽然功底深厚学贯中西,但对于昆曲的研究仍然局限于史学考证、角色释疑及形而上的美学研究方面,而对于形而下的发声、用气、咬字、共鸣等“器”法的探研,鲜有涉猎。

而田氏的《昆曲演唱艺术研究》一书,将历代称之为“器”的演唱艺术作为研究对象,无疑打破了此行当,长期以来“重道轻器”的倾向。与此同时,田氏很快发现了以昆曲为代表的数千年歌唱的问题所在。更重要的是:这个新颖的立意和问题恰当的切入点,一方面为研究昆曲演唱艺术的开拓了新的范式;另一方面也填充了文人学者对艺术传统技法研究的空白,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昆曲演唱研究新的创新点。

其二,视野开阔手法新。

田著的研究另辟蹊径别具一格。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有效。这就是利用当代音乐学的研究方法论,来研究昆曲演唱艺术;但同时又不囿于此法,又融合了中国民族声乐和传统戏曲的一些经验模式和传承手法,可谓是视野开阔手法新颖。

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源于西方现代实证科学的一种学科方法,也是一种以融实证、思辨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手段既包括自然科学的测定;也包括现象的观察、感受、调查;及对文献、实物获得的认识方法等,无论哪一种都要求作者做到客观、准确、科学,因为这是揭示对象本质规律的基础。音乐学方法论系统、科学、细腻,对于揭示事物的内部规律和本质属性,有着重要的支撑。在西方,美声唱法通过此方法论体系,不但为其歌唱系统的建立找到了科学的依据,也为其称霸世界歌坛,掌控全球歌唱主导,奠定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音乐学的方法论体系随着近代音乐教育制度的确立,以其系统性、实证性、科学性、效率高等优势,而逐步成为我国当前音乐教育体制中占据主导的体系。

我国传统技艺的传承探索,多以师徒间的启发感悟,经验积累和口传心授为主,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也延续了这个状况。而此种模式,因缺乏现代科学的思辨、实证和测量,对其所蕴含的客观规律和本质属性,却难以揭示清楚,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由此,此模式对师徒的天赋异禀有着较高的要求,稍有不慎即可前功尽弃,可操作性较差,易发生偏差,不易大面积普及,传承效率低下。而利用此种方法留下来的历代文献资料,也多以口诀、术语和经验为主。这些文字多抽象古奥晦涩,加之历史的久远文化的隔膜,理解起来有较大的偏差,如“脑后音”“擞音”“虎音”等字眼,如何做到准确把握?这些经验术语,有时也是人云亦云,缺乏准确性和针对性,虽历代均有注疏者,但说法仍然不一。

在当代,用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来解剖古老的昆曲,不但可以廓清以上的问题,也可对某些术语做出清晰的定义。如田著在第一章昆曲角色的演唱用嗓中,生角用嗓的“膛音”“刚音”“柔

音”等,就利用音乐学的方法和术语予以清晰地解读。如“膛一般有两个意思,一是指人体的胸腔,如平时说的胸膛;而是指一些器物中空的部分,如枪膛、炉膛、炮膛等。那么膛音应该是怎样描述才能准确呢?有人说它是胸腔共鸣,也有人说它是海豚音。本人认为,膛音即是在深呼吸的支持下,由声带发出的,其声音色彩介于真声和假声之间的,含有较多咽音成份,具有金属般色彩的一种声音形象。(田著第11页)”

关于“虎音”,田著说:“虎音以真声为主,带有较多的胸腔共鸣,最后又归结到头腔共鸣。演唱时,演员发出狮吼虎啸班‘冲、爆、宽、粗’的古朴音响,给人以高昂雄浑、威风凛凛之感。虎音是有头声的胸腔共鸣,在昆曲角色中,净角对胸腔的使用多于老生等其他任何一个行当,这和欧洲歌剧唱法中的戏剧男高音在演唱上多少有些相似。(田著37页)”田著中无论是“呼吸”“咽音”,还是“声带”“假声”“真声”等,这些术语皆为当今音乐学科中常用的术语,其概念清晰定义明确,学人熟知。第二章关于真声、假声、真假混合声发声机能状态,田著结合昆曲的生、旦、末、净等角色的演唱用嗓,也予以分解剖析,使之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田著类似以上的东西还很多,总之,利用音乐学的方法来解析昆曲的演唱艺术,更为清晰、科学、高效。

但是,田著并不囿于音乐学之法。因为那种源于西式的条分缕析,虽然科学高效,但往往要将对象大卸八块分崩离析,其完整性遭到破坏,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国传统乐舞艺术融诗、歌、舞为一体,有着高度的综合性、有机性和整体性。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历经数代累积六百余年,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整有机的演唱表演体系。这个体系的各个要素之间丝丝入扣紧密相联,有机性完整性非常强。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变迁,文化的离异,使得当今的昆曲已不复往日虎丘塔下万人空巷的壮观景况;往日耳熟能详的名曲名段名角儿,早已在百年西化的大潮中被冲的七零八落;而如今,时代赋予昆曲的关键词却是“保护”!如何保护这六百年的民族记忆,维护这曾经引以为豪的美丽符号,都需要今人重新审视、着手和解读。

以上这些个担忧,似乎早被田著关注到。为了保持昆曲高度综合的中国特色,田著在使用音乐学方法论解构的同时,不忘结合历代文献的描述和记述,尽量在传统语境和历史角色转换衔接中分析昆腔。可以说,田著是在中国文化的框架之内,进行音乐学的研究剖析的。

田著在第五六七八章中,从当前学院派的角度,还大胆地融入了中西比较研究,并得出了耳目一新的结论。如关于呼吸,田著认为“昆曲意识层面的用气,既包括不同情绪的用气,又包括按谱面演唱时的各种用气要求,是多样化的用气要求。而欧洲歌剧唱法的用气是胸腹联合呼吸法和腹式呼吸法两种;”(田著129页)。关于共鸣,田著得出了“中国昆曲把字放在首位,而欧洲歌剧唱法将声音放在首位”的结论(田著139页)。关于音域,田著认为“昆曲旦角中的演唱要超越欧洲歌剧唱法中的女低声部;昆净要超越男高音声部的音域”(田著145页);关于音色,田著“认为中国声乐中没有男中音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昆曲豫剧及京剧中的净角就可以完全打破此例等”(田著146页)。诸如此类的研究,使我们感觉到,田著的目的就是在多维度的视野中,分析研究昆曲演唱艺术,其研究的目的明确,视野宽泛,手法多样,有机性强。

其三,易于推广意义新。

田著这种中西合璧的研究法还易于推广普及昆曲艺术,意义新颖。新世纪,昆曲入选联合国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于保护古老的艺术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但是,笔者认为,将昆曲艺术普引进高校艺术课堂,让每个学子都来关注昆曲学习昆曲,进而继承这种古老的艺术文化,我想这才是最好的保护。而田著以音乐学为主的研究剖析法,为昆曲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铺垫和推动作用。因为,当前的艺术教育体制仍然是以西方为主,西式的和声、美声、复调、作曲等占据了绝对的主导。这些西式的科目耳濡目染熏陶了中国学子近百年了,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歌剧演唱乐队伴奏,乃至今日的研究生考试仍旧脱不开来。可以说当代中国学子对于西方音乐的认知熟悉,已经远远超出对国乐的认知。田著利用音乐学的方法,可使学生在熟知的语境中驾轻就熟,学习继承这种古老的艺术。

更重要的是,其背后有国家强大的政策资源和体制资源支撑。如果昆曲艺术进入高教艺术课堂,不但可以享受国家强大的资源平台,还会让来自四面八方学子,带到全国各地生根发芽。田著的出版,无疑为昆曲进入高校艺术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阶梯。这种中西结合式的著作,不但易于学子研读,也易于学者将其融入到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它激活了古老艺术新的传承方式,对于其他濒临灭绝的古老艺术的抢救和发掘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可谓一举数得,意义颇大。

田著对于特色学科建设和特色研究平台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前文所述,当前的西式音教体制,在带给我们科学、高效的同时,也造成了全国高等音乐教育高度的一致性和趋同性。以美声唱法为例,全国高校采用的几乎是同一技术规范,如高位的安放、呼吸的畅通、喉咙的打开、高泛音的共鸣等。这个模式最大弊端就是丧失了艺术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形成了全国“千人一声”“千校一面”的局面。与此相反,我国传统艺术恰恰以“和而不同”的个性闻名于世。《乐记》曰:“凡音者,生于人心声者也”。人不同,则心相异。由此,就全国来说,无论是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几乎每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都会孕育出别样的艺术品种来。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民族记忆,具有高度的区域性、唯一性和排他性,不但以色彩斑斓著称,也以丰富多样而文明。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如何办出特色与内涵,只能在各自熟知文化体系中寻找支点,只能在本民族文化资源中寻找比较优势。我们这些引以为傲的珍贵艺术,完全可以充实到当前空虚、机械、呆板的西式音乐教学当中去。而昆曲作为其中的代表,完全可以将其引进到特色研究和特色课程建设中去,为当前呆板的音乐教育和濒临灭绝的传统艺术,也为高校特色学科的建设发展,找到一个成功的范式和双赢的局面。

由此,田著带来的另一层意义,就在于其不但盘活了当前传统艺术所面临的的尴尬局面,也为当前呆板僵化高等艺术教育和艺术研究,引来了新鲜的气息。党的十八大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以昆曲为代表的民族瑰宝何尝不是我们的民族血脉、我们的精神家园?更重要的是全国一盘棋,如果体制与国情结合,民族与现代融合,艺术与特色结伴;那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还远吗?

当然,作为一部让人耳目一新的力作,田著也有不少瑕疵,如在使用材料的取舍方面还不够精炼;由于专题性过强,文字对于主题的烘托还稍欠火候。但瑕不掩瑜,必定创新需要突破禁忌的。作为新生代的研究员,能够有如此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视角令人钦佩;整本书作张扬出的那种不服输勇于挑战的精神,值得年轻学辈学习。

谨以此记,祝贺韶东!

[1]田韶东.《昆曲演唱艺术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

[2]俞人豪.《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9.

[3]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631.

猜你喜欢
音乐学昆曲艺术
也论昆曲的形成与梁辰鱼的贡献
音乐学人
《红楼梦》的当代昆曲改编与经典化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