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意融合的符号表现
——以云南富宁坡芽歌书为例

2015-07-12 07:08谭玉琳福建师范大学350108
大众文艺 2015年2期
关键词:象形壮族物象

谭玉琳 (福建师范大学 350108)

论物意融合的符号表现
——以云南富宁坡芽歌书为例

谭玉琳 (福建师范大学 350108)

符号不是自然生成的,它是人的社会化产物,纵观人类发展史上已被发现的符号,都是用自然之物表达人文之意的显现。文章以云南富宁坡芽歌书为例,全面剖析歌书符号的使用性、审美性、地域性、民俗性、承袭性等特点,探讨物意融合的符号表现。

符号;坡芽歌书;民俗物意;融合

2006年2月在靠近百色和越南边境的美丽地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富宁县,有位文化干部在坡芽村调研时无意中发现了一部古老神奇的歌曲,她载着壮乡儿女天籁欢歌般的情爱密码,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用古老形态记录民歌的唯一一部歌曲,她是壮族群众生产生活中创造物意融合符号并传承的典型例子,这就是壮民族优美的篇章,后称之为中国富宁壮族“坡芽歌书”。

一、“坡芽歌书”符号创生与使用性

“坡芽歌书”是一部反映壮族爱情的组歌,由当地壮民用仙人掌汁绘制在布瓦吩(壮语意为把花纹绘在土布上的山歌)上的81个符号组合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其中每个符号对应一首象征爱情的山歌,81首山歌中男女对唱四十首,最后一首合唱。

当然,歌书符号的生成并非壮民臆想的结果,上面绘制的月、星、树、人、鱼等物象符号都是实际生产生活的写照,是壮族人民以现实物象为蓝本的概括化图案,并利用物象的基本特点,采取比喻或夸张的手法提炼符号来表达故事的发展与情感变化,通过对事物的分解和组合而完成,实现壮民的情感表达。“坡芽歌书”以民俗活动为载体,表达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创生于生产劳动的过程中,当劳动者的写实技能通过口传方式不足以记忆,便自然发明了便于传承的歌书。

“坡芽歌书”的使用在当地比较普遍,流行于坡芽村及周边几个乡镇十几个村庄中,特别是不懂汉话、不懂汉字的壮族群众,当地的壮族群众只要见到这个图形,即可唱诵整首山歌。歌书中用以表情达意的每个图案,都是物象描绘的记录,均来自人们生产生活,同时具备形固定、音固定、义固定的特点。体现了壮族人民通过符号媒介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表达世界的完整过程,是其物质和精神需求的重要来源。例如,歌书中第48个符号,以显性直白的榕树根物像来对应第48首情歌 “这等待要到什么时候,假如等到弯曲的榕树根都变直了,你爹会把你嫁给我吗?”贴切描绘了男子等待心仪女子与之相守白头的渴望,情真意切。

二、“坡芽歌书”的民俗性与地域性

符号意义的很大一部分来自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习得的“习俗共识”,“习俗共识”这里指的是我们对某种符号做出某种反应的一种集体性的社会约定,歌书中出现的图符有很多与云南发现的纹饰图案相契合,其中的器具造型,图腾崇拜,建筑特点都带有非常鲜明的民俗性地域文化特征。比如歌书中的第19个符号,其物象实体为壮族人民常用的火塘器物三角灶,三个支架撑起圆形的锅圈,这个图符的产生正是壮族人民对日常用品观察使用后的灵感触发,准确把握了物象造型精髓及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表达“愿意像三角灶一般,天天与你相见,长久相伴”的浓情,实现了壮族人民对名俗符号的有效传播。此外,作为一种源自当地劳动与生产的质朴艺术,她产生于民众,服务于民众。当地的村民还把“坡芽符号”视为吉祥如意符号,得以广泛应用。

三、“坡芽歌书”的象形性与审美性

“坡芽歌书”作为劳动人民生活的民间艺术,具有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反映了审美与实用传达的统一。歌书符号以直观的象形、意象形图案,呈现了视觉的形式美。通过概括寥寥几笔线条,勾勒出不同的视觉形象,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在造型上:坡芽歌书具有直观易记的特征,体现了原生态的传统美,民族美和自然美。内涵的表达上:坡芽符号反映了壮乡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源于生活的图符通俗易懂。此外,歌书图案高度凝练,帮助提示整首歌曲,串联形意,构成了画面中的审美意志。

壮族人民通过对事物的分解、重构创造新的物象,来实现视觉审美效果和内容的清晰表达。从歌书符号中可以看出它深深地反映了壮族人民物意融合的丰富文化内涵,例如,符号46草鱼与组合符号55笼中鱼,这两个符号原生物像相同,但是因为鱼网的添加,而使符号意义产生变化,前者将姑娘比作鱼,人人想钓,借此比拟姑娘的魅力,后者则利用笼鱼之间的束缚关系来反比男女情爱的相互牵制,符号表达生动形象。

四、“坡芽歌书”的群体性与承袭性

作为民间艺术的“坡芽歌书”,在民俗活动发展进程中,实现了这种质朴艺术形式的普遍化,与文人强调艺术家的个体性质不同,她的审美体验带有很强的群体性质,体现了一种传承及群体的创造。

“坡芽歌书”是在沿袭前人情意的同时抒发自己生活体验和审美志趣的,歌书符号与符号所代表的完整意义,依赖于观者了解并掌握符号和所指意义之间的关联关系,建立在观者对于这种关联关系的后天学习和认知基础上,例如,歌书中第1个符号月亮,在壮族先民的信仰中,流传着月亮妹的故事,其中月亮并非自然之物,而是通过人类创造出来的,可以看出月亮妹还是人类生命的又一转型,反映了群体性符号的承袭特性。歌书符号不仅有着提示歌词、辅助记忆的实用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极好地展演了人与外界的关系和作用,并经由符号的使用而传授给民族成员,将人与外界的和谐之道秉承下去。

五、结语

“坡芽歌书”是一部壮族爱情组歌经典母本,是民族文化的瑰宝。她以直观象形、意象形符号表达复杂情感,合理运用象形符号直观的视觉特征,实现了“物质实体”与“精神意蕴”的融通,为艺术符号审美提炼与表达提供诸多有益的启发。

[1]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周有光.比较文字学初探[M].语文出版社,1998.

[3]刘冰山.中国富宁坡芽歌书[M].民族出版社,2009.

[4]齐效斌.人的自我发展与符号形式的创造[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谭玉琳,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3级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欢
象形壮族物象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说文解字》“象形”辨
物象几何——新艺美固整木展厅
如何与物象相处
记叙文构思之“物象法”
武术文化中“物象与兴象”的博弈
《Cat’s book》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象形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