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铜仁黄道侗乡鼟锣艺术的嬗变与保护

2015-07-12 07:08铜仁职业技术学院554300
大众文艺 2015年2期
关键词:黄道锣鼓铜仁

张 倩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554300)

贵州铜仁黄道侗乡鼟锣艺术的嬗变与保护

张 倩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554300)

距今500余年的黄道鼟锣是侗家特有的艺术形态,其历经征服自然—娱神—娱人的演变,当下生态环境对鼟锣的影响需要传承人、学界、政府全方面参与,以便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品种能够得到更好地保护与传承。

黄道;侗族;鼟锣;非物质文化遗产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贵州铜仁黄道侗乡鼟锣艺术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课题成果,项目编号:tzky-2014年-sk02

鼟锣是侗族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是侗族文化载体的形态之一,目前主要在在贵州省铜仁万山特区的黄道、下溪、敖寨乡,以及湘西的芷江县、新晃县流传,其中以黄道乡保留最为完整。

一、 黄道鼟锣艺术的源起与嬗变

1.鼟锣的释义

鼟锣的称呼不知从何而起,侗家人只知道这个称呼一代代这么流传下来。《康熙字典》释意“鼟”【广韵】【集韵】他登切,音瞪;【玉篇】鼓声;又【集韵】都腾切,音登。又徒登切,音腾,义同。《辞海》解释,象声词,击鼓的声音,如鼟鼟鼓声,见玉篇,古文中均指此意,唐代元稹《纪怀,赠李六户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韵》“闲随人兀兀,梦听鼓鼟鼟”,元代刘永之《酬寄伍朝宾》也曾写到“候鸡晨喔喔,警鼓夜鼟鼟”。该字在黄道方言中,有比赛之意,这与当地人春节聚众打锣的习惯相对应,来到这种聚会的场合自然要赛锣。因此可知,鼟锣实为锣鼟(湘西的芷江、新晃等地与黄道乡鼟锣表演方式有差异,属于同源异流,一方面由于缺少史料记载,另一方面为尊重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本文就以黄道乡俗称为主,称“鼟锣”。),又叫闹年锣,春节期间举行的打锣比赛。

2.鼟锣的缘起与嬗变

鼟锣艺术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由于侗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因此该技艺主要靠“口传心授”的方式延续着。根据刘洪恩老人介绍,黄道乡的锣鼓最早是由刘、罗、肖三姓祖先从江西带来的。元朝末年,刘氏先祖刘明贵,肖氏先祖肖子章,罗家先祖罗文受,先后奉旨镇兵南方,先驱长沙,再驱江西吉安府后,后又奉平蛮来到黄道乡,后因改朝换代,三姓先祖弃武从耕,在此定居。根据刘氏族谱记载:“黄道古名丹阳又平岳溪,为囚犯流放蛮荒之地。世居聂、雄、田等族土人。六七百年前的丹阳,为原始森林区,人烟稀少,荒凉恐怖,到处深沟密布,瘟疫流行……,时有无敌失踪兵丁,公等无奈,只得派兵前往江西请来法师……镇妖除魔……诸邪闻风丧胆,群魔高飞远遁……”从刘氏家谱可知,早期的锣鼓,主要用于驱逐财狼、镇妖除魔,加上黄道乡所处闭塞、缓慢的生活状态,成为鼟锣生长和传承的特殊自然环境,

侗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强调与自然界的沟通。锣鼓作为一种请神、酬神的手段,在侗家人眼中,其除具有超自然的力量外,还兼有与祖先、神灵沟通的功能,是沟通人、神之间的媒介。此时锣鼓与当地如婚丧、治病、求雨、还愿、建屋等习俗相结合,其渐渐融入到娱神仪式性活动中,常见的有敬神还愿锣、辞诵锣、充锣、丧锣。其中敬神还愿锣最具特色,该锣一般有三人表演,常配置十一锣、钹、大号或十一锣、钹、鼓,辅之长凳。十一锣要么与钹配合,要么与鼓配合。与钹相配时,提锣之人要站在打钹人执棰一侧,打钹人用钹敲击长凳,间或用木棰敲击锣面,与鼓相配合时,提锣之人要站在打鼓人的左侧,敲鼓人用棰敲击鼓面,间或敲击锣面。表演者边鼟边唱或唱鼟相间,可以一人唱,也可以齐唱,音域不宽,唱词内容为颂神、祈福,舒缓、平稳的旋律与打击乐的组合,这不仅体现侗家人浓郁的信仰文化,同时寄托着侗家人的情感世界。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的安定,锣鼓的艺术欣赏价值逐渐体现并被人们所接受,其逐渐从具有娱神功能演变成同时兼有娱人性质的民间艺术。鼟锣的乐器以锣、鼓为主,辅之长号、唢呐、钹、牛角等。锣分:筛金锣、大锣、小锣、包包锣、班锣、碗锣。鼓有:大鼓、中鼓、小鼓、羊鼓、腰鼓。钹分花钹、绞子钹。目前常见有:闹年锣、喜事锣、敬神还愿锣、辞诵锣、充锣、丧锣。曲牌有有70多种,闹年锣和节日锣常用的有【单花】【双花】【战鼓锣】【拜年锣】【一五七】【三四八】【二四一十二】【懒龙过江】【鸡啄米】【鹞子翻身】【双凤朝阳】【龙摆尾】【三阴三阳】【振动锣】【双龙抢宝】等;喜事锣常见的有【六锤锣】【九锤锣】【三四八】【十一锤锣】;敬神还愿锣常见的有【两头忙】【三锤锣】【鸡拍翅】【麻雀过街】;辞诵锣常见的有【一条龙】【五六七】【后锣】【干花打】【拉花打】【先钹打】【中钹打】【后钹打】;丧锣常用的有【九锤锣】;充锣常见的有【顺水溜】【懒打勤打】【中断打】【中立打】。先前用于娱神的锣鼓现如今均可以用于舞台表演。

二、鼟锣的保护及反思

据当地老艺人们回忆,60年代鼟锣艺术十分红火,几乎家家鼟锣,各村寨都有自己组织的鼟锣队,今天贵州的玉屏,湘西芷江、新晃县的锣鼓也是由黄道乡传入的。70-80年代,由于政治运动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鼟锣艺人纷纷放弃打锣,人数也急剧下降,几乎只有60年代的十分之一;近些年来,鼟锣年轻艺人逐年增多,而对于鼟锣多种技艺的掌握仍很薄弱,据调查发现,目前能够掌握鼟锣多种曲牌表演的仅有几位高龄老人。黄道乡,刘开甲、罗洪佐、肖德科三位老艺人是掌握鼟锣打法最多的。刘开甲是刘氏家族鼟锣第二十代传承人,1928年生,初小文化,家住天坪村,6岁学鼟锣,在该村具有较高的威望;罗洪佐,为罗氏家族鼟锣第二十代传承人,1950年生,初中文化,黄道村人,其技艺全面,具有一定号召力;肖德科,是肖氏二十二代传承人,1927年生,初中文化,长坳村人,8岁学习鼟锣,其主要向青少年传袭鼟锣技艺。面临鼟锣艺人断层、技艺失传的现状,需要学界、政府参与到鼟锣发掘和保护活动中来,对鼟锣进行系统调查、整理和研究,使其得到有效的传承。

1.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

少数民族表演艺术的生存和发展大都涉及人们在特定文化氛围中开展的特殊的集体文化活动或社交行为。鼟锣艺术属于原生态表演艺术,犹如水中之鱼,需要适宜它所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无论政府还是乡民在发展经济、开发旅游的同时,必须将鼟锣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及侗家的民俗加以保护。没有茂密的山林、叠障的山谷,就没有锣鼓的呐喊与震撼,没有侗家千百年来习俗的传承,就没有鼟锣鲜明的民族性格和遗传基因,只有鼟锣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各项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平衡才能将这一个

体健康、稳态的延续下去,因此生态环境的保护尤为重要。

2.鼟锣是“壳”,艺人是“魂”

鼟锣艺术是万山侗族人民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重要的活态载体。靳之林先生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问题, 应首先着眼于人的抢救保护,而不只是让它进入历史典籍和博物馆。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物质的保护,作为精神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人的传承,是活态文化的传承。在这里“保护”二字的内涵就是传承,不能传承何谈保护? 我们希望在亿万群众的社会生活中看到民族精神文化的传承发展”。1任何一种艺术都是由物质与精神这样两个方面共同构成的,看得见、摸得着的鼟锣是承载侗族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壳”,艺人们所掌握的技艺展现的是侗家特有的精神,而掌握这种精神的人才是该民族文化之“魂”。

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对传习人的培养,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鼟锣艺术主要采取家族传承的方式,“传男不传女,能者为师”的宗旨。面对鼟锣艺人递减以及技艺退步的现状,鼟锣传承模式及传承意识也需要转变,在保留“世袭”方式之外,加入异族(家族)间师徒传承,男女皆传等方式。黄道乡成立“鼟锣文化传习基地”以及“鼟锣文化艺术团民间艺术培训班”正在慢慢地朝着该方向努力,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看到鼟锣艺术的磊磊硕果。

3.政府扶持、学界参与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政府的职能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①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体系; ②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 ③建立完善的基金运作体系;④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这四大体系的建立,是中央政府有效组织、规划、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政策基础、法律基础、经费基础及组织基础。实践证明,政府的扶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正确的引导与管理,既可以保持鼟锣的原生形态,也能够保证技艺的自主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特性就决定了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不管是调查、认定,还是保护、开发,都需要研究先行,因此学界参与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要的手段之一。侗族的文化研究主要依赖散布于各类汉文史籍、民间口传资料及当代某种学科的实地调查,侗族作为百越族的后裔,从江西、广西到桂北、湘西,再至云贵高原,这一迁徙的痕迹在鼟锣身上得到呈现,这就使鼟锣不仅可以作为研究侗族文化的基础资料而且可以成为少数民族移民史的佐证与线索。另外,鼟锣的演变轨迹是否能成为侗族歌舞和傩戏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重要佐证,是否能成为研究夜郎文化与贵州少数民族歌舞、戏曲渊源的线索和依据,这些问题都值得当今学者去探究。

注释:

1.靳之林.《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发展》见中国艺术研究院编:《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抢救与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内部资料), 2002.12.

2.苑利,顾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J].学习与实践. 2006(11).

张倩 ,女,(1984年-),汉,河南信阳,硕士,讲师,铜仁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方向:中国音乐史、少数民族音乐。

猜你喜欢
黄道锣鼓铜仁
黄道培
护好梵净山讲好绿色铜仁发展故事
唱响美丽铜仁 助力自然遗产保护
诗书画苑
追肥
谁都想要一块好手表[短篇小说]
软槌锣鼓 声震九州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铜仁学院李秋焘作品欣赏
试论潮州大锣鼓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