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三圣”视觉元素分析

2015-07-12 07:08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404100
大众文艺 2015年2期
关键词:石刻菩萨

涂 涛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404100)

“华严三圣”视觉元素分析

涂 涛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404100)

“华严三圣”位于大足县宝顶山5号窟的摩崖造像,为南宋的僧人赵智凤主持修建。身材高大,气势磅礴,不怒自威是对“华严三圣”的第一感受,样式简洁,却尽显大气,在有限的空间塑造出庄重,神圣而又令人敬畏三尊造像,造型特点突出,本文将对“华严三圣”视觉元素进行分析,解析其中包含的构成思想。

大足石刻;华严三圣;视觉元素

“华严三圣”建立于大足县宝顶山石刻南岩东段,三座造像居中者为毗卢遮那佛,左右胁侍分别为普贤、文殊,三者合称“华严三圣”。三圣身高均为7米,肩宽2.9米,胸厚1.4米,身材高大,气势磅礴。居中的毗卢遮那佛左手施说法印,右手平伸。文殊、普贤均头戴珠宝冠,文殊为左手托塔,普贤为双手托塔。

一、具象元素分析

1.冠饰

在大足石刻中冠饰设计是最有看点的部分,而宝顶山的菩萨的头饰又是变化最多最为精彩的地方,每一个菩萨的冠饰都极为繁复,龙红先生曾提到过,大足石刻的冠饰极尽变化之能事,绝无简单雷同的情况存在,完全找不到两顶花蔓冠一样的情况。花冠为最常见的菩萨冠饰,为什么花冠在此如此盛行,龙红先生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应是与当时宋人爱花的风气有关系。本文不讨论其余造像的冠饰样式,主要分析华严三圣菩萨冠饰,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冠饰较为相似,均为珠宝冠与化佛冠的结合,化佛冠比较常见是在冠的中央镶嵌,有一化佛和五佛冠两种形式。而五佛冠又被称为“五智冠”,宝冠中的五化佛寓意五智圆满。

不过两尊造像冠饰略有不同,普贤菩萨头冠有五尊化佛,并辅以背光,用叶纹穿插构成,是叶纹珠宝冠与化佛冠的结合,宝冠的装饰呈圆形层叠状,镂空的雕刻手法使得视觉立体性更强。

文殊菩萨也配有五尊化佛,用莲花纹穿插构成,是莲花珠宝冠与化佛冠的结合,其宝冠上插满珠翠,富丽华美。写实的雕刻细腻而又精致,使菩萨造像更显女性化、世俗化。也标志着菩萨的形象、精神和当时的宗教、社会的融合。

2.造型特点

大佛湾的造像造型风格很有特色,和其他地方都有差异,在宝顶山尤为丰富,原因是因为宝顶山摩崖造像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特点,因此造像的风格也会有一定的融合,其二由于工匠众多,虽有统一规划,但却运用创造了多种的造型风格,有石刻风格的“华严三圣”,也有圆觉洞似的类泥塑风格,还有浮雕似的“千手观音”等等,大多数作品都沉稳有力,立体感较强,与当时的宋代作品所带有的纤弱风格有很大的不同。

在装饰性的表现方法上,宝顶多数的衣纹都比较简练,概括性强,体态动势却很充分。而“华严三圣”这一组造像在装饰风格更是宝顶比较有代表性的,佛与菩萨身上的装饰璎珞较少,没有繁琐堆砌,分散注意力。

二、“华严三圣”中的构成元素

谈到构成元素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造型,造型元素由具象到抽象,解构到重构是构成的关键。当然解构与重构是当时工匠们考虑的,但我们可以逆向思维将具象的观察方法转化为抽象的思维观察方法,以此来解读“华严三圣”中蕴含的构成思想。

首先我们将整个“华严三圣”作为一平面构成作品来看待,它是以抽象元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过工匠们的解构与重构达到理想的构成形态,再将重组后的特征归纳用以表现丰富的情感,而在视觉上运用重复、排列,叠加等手法形成强烈的冲击和形式美感,而冲击和情感上的共鸣共同形成造像构成具体形式。接下来将逐个分析“华严三圣”中所蕴含的构成关系。

1.整体视觉元素

华严三圣造型宏大,伟岸屹立,有种不怒自威之感,让人自然产生出一种崇敬,浅析其因取决于两点。其一是造像开辟于岩壁之下,山体造型呈图三侧视图所示,可将造像看为一整体,呈倒立梯形位于崖壁下方,而所取地点又于一条狭窄小道,因此观察方式唯有由下往上,透视的观察方式会使视线拉长,形成高大伟岸的感觉,而塑像本身高度为七米,加上接近一米的基座,使造像更为宏大。其二是造像倾斜角度,身体略微前倾,有效避免岩壁造像的透视扭曲问题,而又因观察距离过近,因此只能采用仰视方式,而仰视会被抬起的手遮挡部分视线,同时崖壁上沿也遮住天空,给人造成了视觉上的双重压迫,产生出俯视苍生的感觉,更显雕塑沉稳、宁静、神圣而不可侵犯。

2.构成关系

(1)点的运用

此组造像对于点的运用很有深度,在华严三圣造像的后壁有81个小圆龛,每个龛中有一小佛像。加上主造像中的毗卢遮那佛和舍利塔上的六尊小佛,共有88佛。小龛背景为红色,排列十分工整,强调点的整齐划一,以形成秩序美。他们运用了大小、间隔相等的构图排列模式。但是圆的整齐排列会造成气氛的紧张,秩序美极易因为整齐的排列而陷入呆板,甚至还会使后面的背景喧宾夺主,工匠们通过近似、渐变、特异等构成手段将它这一缺点作为铺垫,使整体画面变得活跃起来。设计者非常巧妙地运用颜色使每一个小龛中的佛像为两种颜色交叉,打破了整齐排列带来的呆板紧张气氛,而不同的颜色使之产生了一种跃动感与生机感。

其次是点的运用加强了塑像的层次感,点与塑像在形态与颜色上都有着对比关系,画面整体因为有了对比,增强了表现力和视觉冲击力。作品中运用了点这个构成元素,还有颜色上的对比,使本来不深的摩崖造像产生一种极强的向心力与层次关系,拓宽了人们的在观赏时的视觉纵深感。

(2)线的运用

通过构成的观察方式,在华严三圣这组造像中可以看出,线条的运用已经相当成熟,松紧适度,繁而不乱,衣服褶皱颇具看点。此组造像竖线为其主线,因此造像具有沉稳之感,衣衫袖口随风飘动形成斜线,呈倒三角形状,在构成中,倒三角的极不稳定性易让人产生紧张,因此看似轻柔的衣衫,但从下往上观察,却会对人造成了一种紧张的心理压迫,而倒三角的袖口也将一部

分重力转移至基座,支撑着手与塔的重量。

曲线的运用也很巧妙,本组塑像较多运用曲线的有两个地方,双领下垂式大衣的手肘部和内衫的褶皱,疏密有度,有随风飘动之态,却没有僵硬之感,每一条线都运用于节点处,对于形体的把握很有功力。

(3)色彩搭配

佛教中是强调偶像崇拜的,除了佛教教义以外,被人崇拜的佛像本身不仅体现在造像形态中,色彩也是体现出神圣和庄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佛教中的色彩具有独特的神秘色彩,主要颜色有红、黄、金、朱红,深蓝等,但却不同于我们常见的纯色。“华严三圣”整体颜色丰富,三尊塑像法衣均为袈裟,袈裟在梵语中意为“坏色”。运用一种类似土黄的杂色,即为袈裟色。三尊主造像其后的小龛颜色也是前面提到的,大背景为佛教五正色中的蓝色,龛内背景为五正色中的朱红,龛内佛像衣服为蓝绿交叉出现避免呆板的气氛。

在漫长的石窟文化进程中,大足石刻诞生较晚,但却有着多样的造型风格,丰富的题材,系统而又富有时代特色。“华严三圣”作为其中的冰山一角,却也有着不可比拟的研究价值。它为我们研究宋代时期的宗教、文化、艺术等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是具有观赏价值和多种学术研究价值的人类文化艺术瑰宝。

[1]郭相颖.《大足石刻》.重庆出版社,1945.5:10.

[2]赵贵林,赵桉.《大足石刻之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旅》.广东旅游出版社,2011:14.

猜你喜欢
石刻菩萨
西狭颂摩崖石刻
菩萨
近十年(2010~2019年)辽代石刻文研究综述
嘉那嘛呢石刻工艺演变调查
菩萨蛮·花明月黯笼轻雾
绝句《题〈清廉〉石刻》获奖感言
风华绝代的大唐音乐剧:菩萨蛮与破阵子
佛像面前的菩萨
生气的狼
社会意识与菩萨造像的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