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期刊不会消亡之一证

2015-07-12 07:0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211100
大众文艺 2015年2期
关键词:期刊音乐文化

徐 婧(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211100)

引言

期刊,作为信息源之一,在中国踏过了一百八十多年的艰难历程,1833年,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利用清朝政府的腐败打开了中国期刊的大门,在广州出版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份中文期刊《东西洋考每月纪传》,其目的是对中国本土进行文化渗透,可见期刊的力量不可小觑,而音乐期刊作为期刊种类之一,在大众文化中同样举足轻重。但是电子时代的来临严峻地考验着传统媒体的价值,各种数字荧屏冲击着观众的视听觉,人们开始怀疑音乐期刊存在的必要性,甚至猜测音乐期刊将会消亡,本文将对这类问题进行如下讨论。

一、从文明创造角度分析

当代,电子传播方式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乐作为视听艺术更需要这类现代媒体和新媒体技术。为此,有人预言新兴的大众媒体会代替期刊等为代表的传统大众媒体,对于这一问题,王振铎在《编辑学原理论》中讲到:“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变化,只能增加、改进文化创造与文化享用的方式,而不是消灭或者抛弃原有的文化创造与文化享用方式”。这一观点首先表明无论是传统的印刷传播手段,还是现代的电子传播手段,都无法改变文明创造本身,更何况文字作为一种符号,在人类社会中存活了七八千年,彻底深入人心,成为文化心理,所以,以文字为主的期刊自然不会消亡。

具体到音乐期刊,从1906年李叔同独自编印出版我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开始,音乐期刊的发展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在这上百年间,音乐期刊一直是人民大众用来接收最新知识进行音乐学术交流的最佳选择,特别是建国时期和改革开放之后,音乐期刊同其他众多期刊一起迎来了两次高峰,正是这样的时间和经历,使得音乐期刊即使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也无法抹去它在人们心中的烙印。

因此,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音乐期刊同其他以文字为主的报刊一样,都无法被新兴媒体替代,因为文明的创造离不开文字,只要创造不停止,以文字作为载体的传播也就不会中断,而现代媒体和新媒体的改进只能证明传播手段提高,绝不能覆盖或消灭文明创造本身。

二、从音乐文化发展角度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造星运动”的涌现,使得音乐期刊的办刊思路随着“音乐粉丝”带来的音乐消费市场而转型,其刊载内容部分以明星绯闻为主,这类读物为了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文化追求,谋取高额利润而大批量复制,由此造成精英文化的严重缺失。

在这种音乐文化背景下,音乐理论类期刊任重而道远。相比较而言,音乐学术性期刊作为期刊中的“最高领导者”会将音乐文化导向正确的方向,如《中国音乐学》主要发表中国音乐史、民族音乐学、音乐声学、作曲技术理论等方面的论文,其刊物的定位就是对音乐的研究体现出:精、深、通三方面。因此,音乐理论类期刊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一部分,音乐文化领域的最新创造性理论需要通过这样的平台传播给社会大众。

由上可知,即使音乐文化出版业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音乐理论期刊也不会有丝毫撼动,因为音乐理论类期刊引领着人类在音乐领域的进步与发展。

三、“读”文化的优势

卡伦·布朗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他让一组人看纪录片,而让另一组文化程度相等的人看相同内容的文字材料。最终的测验结果是阅读文字材料的那一组被试回忆的信息要多一些,这个实验表明:“不同的媒介确实可以产生不同的传播效果”。虽然视听音像具有其独特的美学效果,但对对象的把握方面还远不如传统文本。所以,“以报刊为代表的‘读’文化较以电视为代表‘看’文化有更深的文化底蕴”。音乐期刊作为传统文本的一种,同样具有演绎功能,人们在阅读音乐文本时会和文本进行视野融合,这种融合是心灵上的水乳之契,读者可以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自由发挥主观意识,这对制约人的想象、切断人对音乐本身幻想的参与性的稍纵即逝的视听音像来说是望尘莫及的。

四、期刊的特点

图书、期刊、报纸三种传统媒体各有所长,根据传播效应的长短,分别被人们视为:长期媒体、中期媒体和短期媒体。

(一)与图书比较

期刊具有及时性特点,期刊会在短时期内将最前沿信息传递给相应的读者。具有这种效果的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期刊出版的周期短而稳定,所以论文刊载的速度相对较快,读者可以就其中的某一观点或尚未成熟的观点迅速展开讨论;其次,期刊具有相对稳定的读者群,并由于各种栏目的设置而具有稳定的内容范围,所以在出版运行过程中具有高效率。相比之下,图书的出版周期则较长,一本图书从选题到出版需要经过严密的计划,并且书中的观点相对成熟稳定。

(二)与报纸比较

期刊的保存期长,期刊的这一特点使得期刊具有历史性功能。由于期刊针对某一对象连续出版,长此以往就会积累大量有关这一对象发展过程的系统的历史信息,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文献价值;从广告营销角度来看,虽然期刊的给予广告页面不多,但版面较大,且传递率较高。而报纸则由于保存性差,使得他无法具备成为文献的条件,另外,报纸广告虽然比期刊及时,但版面较小且传递率低。

根据以上两点可以判定,期刊与图书和报纸相比较,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可以在市场中长久立足,而且期刊根本不需要特殊的高科技手段便可以即时地、经常性地使用和储藏,成为史料或文献被参考,这种特殊功能使得期刊被现代媒体和新媒体所代替的说法不攻自破。

五、总结

综上所述,音乐期刊这种传播方式在高科技时代不会消亡。因为传播技术的高端无法改变文明创造本身,况且一些学术性较强的音乐期刊对社会文化的繁荣昌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在音乐文化结构中处于金字塔顶端,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同时,音乐期刊作为传统文本,可以即时阅读,发挥自己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概括。在传统媒介中也因其独特的优势而长久利于不败之地。所以,任何一种媒体都无法被取而代之,它们都是“人体的延伸”,没有高下之分,长短之说。

注释:

1.王振铎.编辑学理与媒体创新[M].河南大学出版社, 2010.

2.曾遂今.音乐社会学教程[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0.

3.汪森 余烺天.音乐传播学导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吴飞.编辑学理论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1.

猜你喜欢
期刊音乐文化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期刊审稿进度表
音乐
音乐
秋夜的音乐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