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牙反合应用直丝弓技术实施矫治的临床研究

2015-07-12 17:47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6期
关键词:托槽切牙前牙

王 燕

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口腔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前牙反合应用直丝弓技术实施矫治的临床研究

王 燕

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口腔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评价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治疗前牙反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前牙反合患者纳入本次调查,患者均给予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正治疗,评估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上、下颌中切牙角、ANB、SNA及SNB等与治疗前相较均有明显差异,纳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0.05),另NP-FH、MPFH、ANS-Ptm、CO-PO及Y轴角等相较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应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正治疗前牙反合效果确切,且术后不影响患者的牙槽骨牙龈形态、面部整体轮廓,适宜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与应用。

前牙反合;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

前牙反合又被称为“地包天”,系指下前牙在上切牙唇侧形成前牙反合,属于基因遗传病的一种,多发于儿童群体,具资料统计显示,其在乳牙期、替牙期与恒牙期的患病率分别为8.1%、4.9%、4.9%,而在成人期患病率几乎为零[1]。此病会对口腔功能、面部外观等造成严重影响,且影响程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故确诊后及时治疗十分必要[2]。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关于前牙反合的治疗手段亦不断增多。我科尝试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进行前牙反合的矫正治疗,获满意成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70例前牙反合患者均源自于2012年07月-2014年07月我院收治的门诊病例,患者均在替牙期,其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3例,年龄6-13岁,平均年龄(8.8±2.3)岁。患者均为磨牙第1颗,且中、侧切牙已经完全萌出。另中性或接近中性的磨牙关系,反覆盖Ⅰ°,反覆合Ⅰ-Ⅲ°,且上下牙列的拥挤度在Ⅱ°以下。研究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并与院方签署知情同意书,且将其申报医院伦理结构批准。参照随机原则将其划分入对照、实验两组,各3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运用SPSS软件分析P>0.05,可比性显著。

1.2 方 法

本组患者均给予直丝弓矫治技术展开矫正治疗,所使用的粘矫治器为患者的四个切牙粘结托槽,两个第1磨牙粘结带环;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是否增加托槽。具体操作如下:明确患牙的位置与病变程度,针对早期患者主张使用圆形弓丝,在上颌磨牙颊面管近中变制STOP曲,而在下颌则选择带牵引曲的圆丝,行Ⅲ类颌间牵引。治疗完成后患者还应佩戴一定时间的活动保持器以巩固疗效。

1.3 观察指标[3]

治疗效果评定指标:上颌中切牙角,下颌中切牙角,ANB(上下颌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的关系),SNA(上颌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的关系),SNB(下颌相对于颅部前后位置的关系),NP-FH(下颌的突缩程度),MP-FH(下颌体的陡度,亦反应面部高度),ANS-Ptm(上颌长度),CO-PO(下颌长度),Y轴角(面部生长方向)。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均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并予以t检验,计数资料则予以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在统计学范畴内。

2 结 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上、下颌中切牙角、ANB、SNA及SNB等与治疗前相较均有明显差异,纳入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 <0.05),另NP-FH、MP-FH、ANS-Ptm、CO-PO及Y轴角等相较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 讨 论

直丝弓矫治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技术手段,在当前所有的托槽矫治技术中属于最为先进的,其托槽角度被预先设计好,使得在治疗过程中牙齿可遵照医生的预期进行三维移动。具体来说,直丝弓矫治技术的作用原理为,依照牙齿的不同解剖位置预先设定好矫治器托槽上的角度,随后放入有牙弓形态的直弓丝,以便能随意操作方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颊面管近中弯制STOP曲有助于控制口内支抗[4]。而且在治疗早期通过运用圆形弓丝有助于减少矫正治疗时间,提升矫治效果。

笔者总结认为,应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前牙反合有以下几个优势:①操作简单、操作时间短,此法操作简单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只需一个月复诊一次;②矫正力度适中患者耐受性高,由于此法矫正力量柔和,在接受治疗过程中通常不会引发不良反应,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耐受性;③外观美观不会影响患者面部外观,由于此法充分运用了迷你、陶瓷与自锁付托槽等技术,大大提高了牙齿的美观性,亦降低了面部外观改变的机率;④降低拔牙率,此法充分运用了持续微强力系统,在治疗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空间的扩展,故有助于降低拔牙率[4]。本次研究通过分析显示,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前后患者面部外观、牙槽骨牙龈形态等无明显变化,提示采用此法治疗有助于保护牙齿的正常发育,安全可行性非常之高。

综上所述,应用直丝弓矫正技术矫正治疗前牙反合效果确切,且术后不影响患者的牙槽骨牙龈形态、面部整体轮廓,适宜在医疗实践中推广与应用。

[1]王浩.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90例前牙反合的临床分析[J].延边医学,2014,12(35):101-102.

[2]吕彦龙,阿地力江.依米提.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23例前牙反合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06):91-92.

[3]张文燕.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前牙反颌4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16):75,77.

[4]李颖惠.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正20例前牙反合的临床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2,21(02):189-190.

王燕(1977-),女,汉族,河南驻马店人,本科,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托槽切牙前牙
氧化锆陶瓷托槽的临床应用效果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切牙管与上颌中切牙位置关系的定量研究
成年骨性Ⅱ类错患者上颌中切牙牙根与切牙管的位置关系研究
两种舌侧托槽垂直向控制性能三维有限元分析
浅议前牙死髓变色美容治疗的初步探讨
纤维桩与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疗效比较
前牙烤瓷冠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
二氧化锆烤瓷冠桥修复体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