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职平面设计专业Photoshop课程教学情境的设置

2015-07-14 19:22陈艳超
亚太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乌龙动漫案例

陈艳超

2000年我国网络用户为1000万,中国网络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18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用户总数的18.8%,互联网用户最多的网络行为是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和下载电影音乐。中职学生中手机普及率比较高,但手机功能基本限于电话短信拍照等。

在我们平面设计专业中,重点课程是photoshop。在大环境下,photoshop课堂可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选取适合案例应遵循的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一、适应时代

在对福州市场各网络动漫公司及摄影机构的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平面设计在网络中应用很广泛,潜力巨大。各个平面处理有关的公司,均涉及网络推广,大部分都设置了网络部门。与此同时,用户的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大幅提升,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接触频率及使用时长明显增加,并已渗透到用户生活的各种情境。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学校的教育手段也在发生改变,手机网络、平板电脑、app开发应用等,出现在课堂中。这些改变,都为年轻人的就业创业造就了机遇。我们的教学方向也该顺应时代发展。

二、适合学生

中职生的普遍特点是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意志薄弱;敏感而自卑;表面自主内心却缺乏独立能力;但他们的思维活跃,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强。这就要求我们中职的教育体制更应注重素质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职业教育,因此,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应用方面,应该及时地了解就业市场的实际需要,不能脱离中职学生的学习实际,要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上专业课时,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这一环节,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劳动者。

在大部分photoshop书籍当中,教学的流程都是这样的:

这样的教学流程是以知识顺序展开,学生学完以后,仅会使用了软件,按着教程来做题,不能在实际工作中接轨,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

现在,在职业教育中,大力倡导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强调以学生未来职业生活为切入点,设计教学内容,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会贯通,增强“教”与“学”的实用性与针对性。根据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要求,为适应学生也适应时代的发展,对photoshop基础课教学案例的设计也要与时代同步。职教专家姜大源指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认知学习的规律,一个是职业成长规律。职业成长规律:从入门到熟练,从新手到专家,从单一到综合。

我们学校的数字传媒教研组教师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流程,设置教学情境,以工作过程展开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更好的掌握知识,并能够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入手,培养职业能力,提高职业技能,养成职业习惯。

例如在我们的校本教材中,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景:乌龙小子网站首页样图设计制作。

设计背景:动画片《乌龙小子》由福建省时代华奥动漫有限公司、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联合摄制,讲述乌龙小子为拯救云顶茶园,带领茶精灵与小伙伴前往各名茶产地寻找21粒神茶茶籽。让青少年在娱乐中认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渊源和精髓。该网页采用乌龙小子动画片动漫人物原型为主要素材,配合茶文化的传统中国元素为点缀,同时体现年轻活力童趣十足的动漫风格,用清新饱和的颜色为基调,勾勒出乌龙小子动漫的特有风格。该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兴趣,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案例制作要点:

在整个案例的制作中,学生不仅要掌握Photoshop图像处理的知识,也要掌握网站配色、网站各元素设计等相关内容,很好的串联了不同课程知识,提高了学生的技能。

又比如,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商家《宝贝童装》欲在网站首页做宣传推广活动,制作1111购物节的活动页。

设计背景:2013年我国PC端网购规模接近16000多亿元,移动端网购整体交易规模达1676.4亿元。电子商务作为现代服务业中的重要产业,全球范围内电子商务营业额快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品牌在电子商务领域制定策略。与之对应的就是消费者网络购物习惯发生了改变以及网络竞争格局的变化。购物网站活动页,给消费者以直观的感受,图像的设计形式和艺术美感对吸引网购消费起了很大作用,它能提升品牌的价值并带来经济效益。

案例制作要点:

通过这种案例,不仅学习了ps的知识,也了解了实际工作的流程,提高了学生审美及设计感,为今后工作打下基础。时代的发展还在高速前进,mooc、翻转课堂、大数据、云计算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的职业教育教学,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学,因其教育的特殊性,就必须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前行,不断探索。

(作者单位:福建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乌龙动漫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阴差阳错闹乌龙
乌龙泄密事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锋绘动漫
引力波探测的“大乌龙”
锋绘动漫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