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教育援助中的作用研究

2015-07-14 19:22何乃柱王丽霞
亚太教育 2015年8期
关键词:流动儿童兰州市少数民族

何乃柱 王丽霞

摘  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是一个边缘性群体,其群体结构特征深受父母一辈的影响。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主要困境表现在身份认同的迷茫和尴尬,部分流动儿童生存艰难、变成城市新贫困群体,上学难、辍学多,部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变身“童工”,部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研究发现,其自身能力情况如普通话使用能力、父母受教育水平、居家环境、家庭关系好坏、社会排斥和歧视、城乡二元结构是其城市适应困境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组织成为了破解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困境和异地接受教育困难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教育;兰州市

一、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一个边缘性群体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下文简称“六普”)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流动人口数量约为2.6139亿人;中国目前每年约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000万人,大部分以进城务工经商和学习为主。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和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涌入。据兰州市公安局数据显示,兰州市2010年的流动人口为59.2万人。但笔者认为,2010年兰州市的流动人口远不止于59.2万,原因有四:一是“六普”中“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被以“常住人口”身份统计,而在学术界“流动人口”只要户口没有迁徙到流入地仍属于“流动人口”。二是一些城市如兰州市只有年满16周岁才需要到流入地的街道社区办理暂住证,因此未年满16岁者一般不被公安局或街道社区统计入内。三是兰州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的主体是回族和东乡族,大部分是穆斯林。调查中,一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区农民工子弟学校老师说“一般家庭男子只要在街道社区或公安局做了流动人口登记,往往就代表了整个家庭都做了登记”(MJR,男,53岁)。四是受民族和宗教文化影响,一些少数民族男子“一夫多妻”,但往往办理结婚登记的只有一个妻子,其余的对象及其孩子未能办理结婚证其孩子也未能上户口,因而未到街道社区做登记。因此,笔者认为兰州市流动人口群体数量远大于59.2万人。2006年西北民族大学与兰州市公安局合作开展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预估兰州市流动人口约有103万人且每年在递增;其中103万流动人口中回族、东乡族等穆斯林民族约占31.7%,即2006年兰州市约有32.65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且每年在递增。

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因为登记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流动性大等原因,目前尚未有一个准确的数据,只能做大体的预估。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和统计报表数据,预估兰州市市区(不含直辖县)的少数民族流动儿童(16岁以下)至少有1.5万人左右,并呈现递增趋势,其中一部分是在兰州市出生的,一部分是在老家出生后跟随家人到城里的,因为研究表明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是家庭化的流动。

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群体结构特征深受其父母一辈结构特征的影响,笔者总结如下:(1)民族成分以回族和东乡族为主,藏族流动人口较少;(2)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中男性高于女性;(3)已婚者较少;(4)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受教育水平低;女童受教育水平低于男性;(5)其流动主要受家庭化流动影响较大,受民族宗教和经济因素影响较小;(6)居住地主要是跟随父母“围寺而居”,呈现小聚居等特点,主要聚居点为城关区的徐家湾、红山根、张家滩、东部市场、五泉下广场、张掖路、临夏路等;(7)流入地多为兰州市周边地区,如临夏回族自治州、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等。

一些学者认为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的维度应该包括经济适应(如职业经济收入、居住条件等)、社会适应(如消费方式、生活习惯、人际交往等)和心理文化适应(如身份认同、归属感、价值观等)以及政治层面适应(如利益表达等)等部分。经过调查发现,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主要出现了以下困境:(一)身份认同的迷茫和尴尬;(二)生存艰难,部分少数民族儿童变成城市新贫困群体;(三)上学难、辍学多,许多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变身“童工”;(四)部分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出现违法犯罪行为等。

除了城乡二元结构、户籍制度等相关的政策与文件的限制外,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以下五个因素是影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适应和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一)自身能力情况影响其城市适应程度;(二)父母能力和受教育水平限制少数民族流动儿童融入城市;(三)居家环境、家庭关系好坏影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城市适应;(四)社会关系网的大小影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程度;(五)社会排斥和民族偏见影响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适应和融入城市。

二、社会组织在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与教育援助中的作用分析:以兰州市D服务中心为例

关于流动人口城市适应的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应该从自身层面、政府层面、社区层面、社会层面沟通采取措施突破其城市融入的困境。学者秦晖认为开放的体制有利于流动人口适应并融入城市,也利于主流社会和边缘群体未融合前形成矛盾的缓冲机制;而广泛发展的社区组织和第三部门就是这种矛盾缓冲机制的重要内容。秦晖讲的社区组织和第三部门就是目前国家话语中的“社会组织”,包括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和社会团体三大类。

(一)兰州市D服务中心:一家服务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组织

兰州市D服务中心位于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区——兰州市小西湖地区,由一名回族穆斯林女性于2004年发起创办的,是一家专为城市少数民族妇女、学前儿童、适龄儿童、孤残儿童等提供服务的民办公益机构。谈到机构创办时,负责人MYL说:“我作为一个穆斯林知识女性,在初次和这些穆斯林教胞的接触交流中,我深刻感悟到少数民族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求知欲望。自2001年起,我便以一个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交流和传播信仰与知识的行列中,利用空余时间走访少数民族边缘地区,进行家访调研、摸底、积累。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第一手大量的有关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生存状况及心理方面的资料。了解到小西湖一带作为兰州的南大门,是最大的少数民族社区,集聚了来自东乡、和政、广河、康乐、张家川等流动人口达三万之众(约2000个家庭),其中东乡族占70%,其次为回、保安、撒拉、维等民族,而且多为多子女家庭,(平均每个家庭3—5个子女),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尤其是妇女儿童在两性平等,心理健康、文化知识、生存就业等方面长期处于弱势。”“我经过思考、探索、同时去求教一些民族学者,仁人智士。既然社会有这种需求,穆斯林姐妹和下一代有这种期盼,我感觉到有必要,有责任开创一条适合于少数民族妇女儿童的办学模式。”

兰州市D服务中心一开始是个草根组织,没有注册,没有合法身份。据负责人MYL介绍,他们也很想注册,但当时的管理体制下要创办个公益组织必须找到业务主管单位,我们找了区教育局等都没有人愿意做业务主管单位。后来没有办法就效仿别人进行工商注册,一开始开展妇女扫盲服务,后来政府相关部门说国家的扫盲工作早结束了,女校被面临关闭的危险。2006年,为了满足城市少数流动人口子女“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在区教育注册了福利幼儿园,注册过程也异常艰难,要么师资力量不符合条件,要么说硬件条件不达标。2009年兰州市D服务中心开始关注社区里的孤残儿童,发现这个群体需求量大但无人关注,于是她又开始张罗孤儿助残养所的注册。2013年1月,兰考孤儿和弃婴在大火遇难7人的事件影响全国,民政局对他们查的很严,勒令孤儿助养所必须单独场所开展服务。

(二)兰州市D服务中心协助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适应城市与异地受教育的举措与效果

第一,为少数民族流动孤残儿童提供行动照顾、物质照顾、心理支持和整关怀等服务,但侧重于行动照顾和物质照顾。兰州市D服务中心为30个孤残儿童提供集体宿舍,免费提供饮食和住宿,还安排老师专门负责课业辅导、生活照料等。此外,部分孤儿的亲友或者邻居也给予情感上和人伦上的非正规照顾。穆萨(化名),今年13岁,是一名来自宁夏石嘴山市回族儿童,伴有心智障碍。他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和爷爷来到兰州打工并在兰州安家。2000年父亲病逝,爷爷担负起了他的照料和培育任务。但由于穆萨的爷爷年事已高,无经济收入,户口不在兰州也无法享受兰州的低保等公共福利,于是穆萨2011年4月就来到了兰州市D服务中心接受服务。之后,穆萨就开始免费住在D服务中心的集体宿舍,接受生活辅导员的照顾,并免费在D服务中心的福利幼儿园上学前班。

第二,为少数民族流动学前儿童提供学前教育和托管服务。2006年兰州市D服务中心成立了幼儿园,后来在教育局注册为新苗福利幼儿园,主要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平等的、免费的学前教育,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和家长的后顾之忧,目前在园人数约为140名。

第三,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提供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服务。家庭本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的重要场所,但父母忙于打工无暇顾及知识以家庭为载体的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断裂和缺失,于是像兰州市D服务中心这样的社会组织就自觉地承担起了这一责任。笔者在兰州市D服务中心女校也了解到,他们也向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开设《古兰经》、《民族传统文化》、《阿拉伯语》等课程。

第四,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家长提供各类培训和支持。如对兰州市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家长和学校老师进行了农民工权益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援助、反对家庭暴力、亲子教育、毒品犯罪预防等法律常识等培训。

第五,为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及其家长提供城市生活常识和能力培训。如兰州市D服务中心女校还专门开设了一些日常技能课程,传授大家如何发短信、如何使用电脑、如何坐公车、营养搭配基本的城市生活的常识与技能。

三、结语

少数民族流动儿童是一个城市边缘性的群体,自身上的民族性、文化性特征和汉族流动儿童不同;其群体结构特征深受父母一辈的影响;随着岁月的增长他们中部分会纳入少数民族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中。本文以兰州市为视域对少数民族流动儿童的结构特征、城市适应的困境、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此外,在众多破解城市适应困境的方法中,社会组织成为了一种新的力量,他们作为政府的有力补充,将更好地协助少数民族流动儿童适应城市和在异地接受教育。本文对社会组织如何介入少数民族流动儿童城市适应和融入工作只是以个案做了初步的分析,有待于更多学者关注和深入研究此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4-28.

[2]张建松等.千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期待融入城市[N].中国民族报,2011-02-15.

[3]侯守位.10年来兰州市首次出现户籍人口3项指标负增长[N].鑫报.2011-年01-21.

[4]马忠才,郝苏民.兰州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J].西北民族研究,2006,(3):73—108.

[5]汤夺先.试析西北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结构特征—以对兰州市的调查为例[J].南京大学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24-25.

[6]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M].民族出版社,2007:1.

[7]秦晖.使“进城农民”融入城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J].探索与争鸣,2003,(5):12.

(作者单位:何乃柱/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王丽霞/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流动儿童兰州市少数民族
兰州市园林绿配置模式
阳光少年的飞驰年华——兰州市第四十六中学轮滑社团活动掠影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兰州市艺彩少儿美术作品选登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浅析流动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我的关怀德育梦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办法)》8月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