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

2015-07-14 12:21
现代家长 2015年7期
关键词:辣条家务零食

声音

环顾四周,多少人低头弯腰看着手里的机器?机器已经赢了,只不过不是以《终结者》里的方式。

——《终结者2》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调侃“低头族”。

美国小学生上学跟玩儿似的,但到了大学阶段,图书馆的灯彻夜亮着,学得特别刻苦,他们的创新精神并非偶然。反观我们呢,把小学生搞得比研究生、部长还忙,这也是个问题。

——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近日谈到“创新”时说。

小时候父母不忍心戳穿我们看的童话,现在我们不忍心戳穿他们分享的朋友圈。

——网友如是说。

有学历,不等于有文化,因为学历归教育部管,文化归文化部管,根本就不是一个部门!

——国学实践应用专家、经济与文化学者翟鸿燊论学历与文化的不同。

凡事都要一分为二,文凭确实是个好东西,但好东西未必能让我们成为什么东西!对吧?我建议大学生在求学的时候,要身在校园,心系社会,别指望老师在教你知识的同时,还能帮你读懂社会,要相信教育但不能迷信教育,教科书上学不到真正的生存技能,经济学教授炒股大部分都被套住了!要学会在实践中感悟生存。

——著名主持人周立波对大学生的忠告。

过去,是从土地里找财富的时代;现在,是从人的大脑里找财富的时代。从人的大脑里挖掘财富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哪个国家的教育方法科学,哪个国家就占了便宜,它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比别人快。

——作家郑渊洁对教育的认识。

孔圣人绝对是搞素质教育的。好多教育思想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咱们现在一写教育论文,动辄苏霍姆林斯基说,或者杜威说,其实孔圣人说的就已经足够了。

——著名历史老师袁腾飞反对教育数典忘祖。

调查

84.3%受访者建议

清理校门口零食摊

近期,有关劣质“辣条”致病的报道,让儿童食品安全备受关注。如今,全国各中小学门口小吃摊扎堆,以辣条、糖果、油炸品为代表的零食,因口感好、价格低,吸引了众多孩子。这些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三无”零食,不仅影响孩子们正常吃饭,更因糟糕的安全状况令家长担忧。

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1937人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受访者中,90后占15.8%,80后占50.4%,70后占25.8%,7.9%的人为60后及以上。调查显示,87.8%的受访者发现现在中小学门口有很多“三无”零食。87.0%的受访者表示,喜欢吃这些“三无”零食的孩子很多。

在北京某小学门口,离下午放学还有不到半小时,校门口的小摊贩就在各自的位置上就位了,有卖爆米花的,有卖包装食品的,摊主大多年龄较大。一名推着车卖辣条、卤豆干、话梅干的阿姨告诉记者,有很多学生放学后喜欢买像辣条、薯片、无花果干之类的零食,都是自己掏钱购买。

说到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食的原因,57.4%的受访者认为是好奇各种口味,47.1%的受访者觉得是价格便宜买得起,44.4%的受访者认为是口感好,喜欢重口味,43.6%的受访者表示是身边人都吃。其他原因还有:包装花花绿绿吸引人(40.8%)、想要附赠的玩具(26.1%)、吃零食解闷(20.4%)等。仅11.7%的受访者表示原因是“肚子饿”。

调查中,88.2%的受访者认为,孩子常吃这些零食非常影响健康。89.8%的受访者对这些零食的安全卫生状况表示担忧。

记者采访了一些等待孩子放学的家长。大多数家长表示,不会在路边摊给孩子买吃的,偶尔会从超市买零食。一位家长说:“我家孩子以前爱买小食品,吃多了就不吃饭。后来不让吃零食了,吃饭的胃口就回来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对于现在网上很火的“辣条”,多数家长嗤之以鼻:“不会让孩子吃那个,不健康。”

16岁的程辰(化名)是北京通州区某高中学生。“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同学间传递一包零食,才知道这是辣条,一下就喜欢上了。”但有一次,有人连吃了10包辣条,结果肠胃绞痛,第二天因为急性肠胃炎住院打点滴。“听说这些产地不明的零食,菌群数量都大大超标,我就再也不碰这些东西了。太辣伤身,最主要是不安全。”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周志忍说,校门口的食品不乏粗制滥造的有害食品,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社会、学校和家长都有责任不让孩子接触这些有害食品”。

如何真正解决孩子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84.3%的受访者建议严查生产和贩卖“三无”零食的小作坊和小摊贩,53.0%的受访者提出理清食品安全的监督权责、严格执法,43.7%的受访者认为学校应开设食堂、严控质量,42.2%的受访者建议从加强孩子的健康饮食教育着手。

周志忍建议,一方面,应该从源头抓起,对食品的生产、认证、市场监督等进行严格管理。食品的生产监督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设计方案、严格把关、加大处置力度。另一方面,学校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方面的教育,增强孩子安全饮食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这些食品的危害性,“首先要解决供需问题,如果孩子们都不去买“三无”食品,小摊贩自然就走了”。

(林琪)

提醒

爱做家务的孩子

更有未来

哈佛大学学者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爱干家务的孩子和不爱干家务的孩子,成年之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是1∶10。专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父母来说,刚开始时与其说是让孩子帮忙,还不如说是给父母增加负担。但早期教育专家提醒,这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大好时机。如何让孩子轻松、持久地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以下几点家长要注意:

1.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性。迎合孩子渴望被看作大人的需求,告诉他,他的劳动给家庭带来了很大的帮助,会因此节省出更多的时间,让全家人一起娱乐。

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给孩子提供一份所有他能够做的家务清单,让他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这会让他感到自己拥有选择和控制的权力,从而心甘情愿去做自己选择的家务。

3.把任务细致化,并给孩子做示范。一个整体的概念,比如把房间收拾好,可能会让孩子困惑并挫败孩子的积极性。把一个任务分拆成数个步骤,比如把玩具装进玩具箱里,把书放到书架上摆整齐,等等,孩子才会确切地理解你的要求。另外,父母应该给孩子做示范,回答他所有的疑问直到他能够独立完成。父母的耐心是非常重要的,即使孩子忘记了某个步骤,也不要批评他,高高兴兴地提醒他,直到他记住为止。

4.抛弃完美主义。对孩子来说,积极地参与比结果更重要。如果孩子洗袜子不够干净,擦桌子不够亮,不要批评他,以免伤害他的自尊,降低他与人合作的意愿。

5.给孩子提供合适的工具。不要给孩子一把比他还高的扫帚。

6.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父母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抱怨做家务的繁琐和无聊,这会给孩子传达一个信息——做家务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父母应尽量让孩子认识到,帮助大人尽快做完这些事就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陪他一起玩。

7.不要强迫孩子。不要采用强迫的方式,给孩子留一个缓和的过程或一点余地。比如:“我可以让你玩10分钟,10分钟一到,你必须立刻去收拾你的书桌。”

8.提供奖励。表扬和奖励会对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带来极大的帮助,给孩子制订一个合理的计划:把他所要完成的任务的每一步骤绘制成一张图表,每当他顺利完成其中的一个步骤,就奖励他一颗小红星。当他顺利地完成整项任务,奖励他一件他所希望得到的合理的奖品。

9.合理安排所有任务。对孩子来说,重复做某件事会让他感到乏味,所以应该不断地变换任务内容,但绝不要打破传统的习惯分工,例如可以让男孩子拖厨房的地,而让女孩子做一些需要细心的工作。

10.给孩子发展的空间。一旦孩子掌握了之前交给他的家务,就应该给他提出更高的要求,扩大他的劳动范围。比如,如果他已经可以熟练地完成洗衣前的衣服分类工作,那在你的指导下,就应该让他学习如何使用洗衣机了。

(段洪)

资讯

中小学校园足球教科书

将于今秋进入校园

记者日前从人民教育出版社获悉,由人教社组织编写完成的《中小学校园足球用书》将于今年秋季正式进入全国中小学校园。

据介绍,该套丛书由课程教学专家、足球教育专家及一线体育教师共同编写完成。丛书分为学生用书和教师用书,涵盖了小学、中学、高中阶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介绍足球运动文化和技战术学练方法。记者看到,在“熟悉球性”章节,三至四年级学生学习揉球、踩球、脚背正面颠球等基本技能,五至六年级学生则学习多种部位颠球等相对复杂的技能。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这套丛书用真人图片对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示范,首次采用3D图像技术展示战术运行过程,还开创性地使用二维码技术动作视频。”人教社总编辑韦志榕介绍说,在每个技术介绍标题旁边都有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技术真人教学视频。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更好地在一线教学中检验和完善这套丛书,人教社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山东淄博、山西太原等13个示范区,新疆乌鲁木齐第五小学、大连市第八中学等20所示范校进行了科研课题的合作研究。

重点高校可降分

录取农村贫困地区定向生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15年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工作的通知》,今年,部属高校、地方“211工程”高校将定向招收5万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在征集志愿不足计划人数时,可适当降分录取。实施区域为832个贫困县以及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河南、甘肃等10省区。高校将通过选派专家到当地考核或网络远程视频面试的方式,严格把关。

(李小娟)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辣条家务零食
做家务
帮妈妈做家务
辣条城,我来也!
辣条“国标”将火热出炉
零食的迷幻世界
这些家务活儿,你应该学会做哦!
哼哈部落夺回零食
远离辣条
零食不能乱吃!
辣条B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