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黔江地区2014年PM2.5浓度变化分析

2015-07-19 08:14程睿韬王祥炳刘先良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5年4期
关键词:黔江黔江区废气

程睿韬 王祥炳 邓 茂 刘先良 姚 靖

(重庆市黔江区环境监测站,重庆 409000)

当前我国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一方面人为的污染源仍旧持续增加污染;另一方面,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PM2.5即一种让人们越来越重视的空气污染指标,其主要衡量空气中细微颗粒物的浓度。该类悬浮污染物可以随空气扩散很远,污染范围广,容易侵害人类身体。加强PM2.5类污染物的研究和治理,是现阶段环保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整理分析了2014年重庆黔江区的PM2.5的数据,拟透过这些数据,发现其变化规律,并为其治理打下基础。

1 PM2.5的一般性质

PM2.5悬浮物种主要包含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以及各种金属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主要来源包括机动车尾气、施工扬尘、化石燃料的燃烧等。PM2.5悬浮物的颗粒主要是气溶性胶粒,但仍具有一定水溶性,容易和水分子以多种方式结合,另外,这些气溶胶在阳光和高温下,也容易与空气中的臭氧发生化学反应,因此其扩散和沉降受天气影响较大。风天、雨天以及气温均对PM2.5的浓度有重要影响。通常,空气流动性较好的情况下,PM2.5可以迅速扩散,然而,扩散只是让这些有毒颗粒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要彻底降低PM2.5浓度,仍旧需要采取源头治理的方法,例如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大型工厂的烟气排放,降低污染源的排放浓度,才是治理PM2.5的最佳途径。

2 黔江区PM2.5污染现状

黔江区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是重庆市通往中部地区的门户,是重庆市“一核两极”中重要的一极,重庆市东南的区域中心。黔江区交通发达,近几年工业发展非常迅速,一大批工业园相继建成。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各种废气排放源影响了黔江区的空气质量。根据重庆市新一轮的规划,黔江区将被打造为国家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因此,降低PM2.5浓度,控制大气污染是黔江未来环境治理的主要方向之一。

根据黔江区环境监测站的数据,2014年,黔江区PM2.5的浓度变化趋势如图1。2014年,黔江区空气轻微污染以上的空气天数达40 天,而根据PM2.5的监测数据,2014年PM2.5的浓度有逐月增长趋势。从季节上看,春夏两季的PM2.5的数值较低,而秋冬两季的PM2.5数值较高。

图1 重庆市黔江区2014年PM2.5浓度变化图

3 黔江区PM2.5变化趋势分析

从黔江区2014年PM2.5浓度的变化情况来看,PM2.5逐月上升的趋势明显。2014年12月的PM2.5平均浓度是2014年1月份平均浓度的3 倍多,虽然空气质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但仍旧可以推断黔江区的空气质量呈恶化趋势。根据黔江区2014年工农业生产环境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可以为该地区PM2.5浓度变化做出解释。

3.1 气候对PM2.5浓度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会对PM2.5的浓度产生重要影响,其主要从吸附和沉降上影响PM2.5浓度。在微风的气候下,PM2.5的颗粒物便可以随风而散。同样,大雨的冲刷也可以有助于PM2.5的沉降。黔江地区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境内地势较为复杂,海拔高度大多在500-1000 米,相对高度差较大。该地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季风明显,通常夏季刮南风,冬季刮北风,绵雨集中在5-6月和9-10月。绵雨对PM2.5影响较大,下毛毛细雨时,风速和风力也往往较小,不利于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潮湿的空气还会给悬浮的污染物“穿上”一层“水衣”,更易造成污染物累积,使PM2.5浓度增加。从图1 中的PM2.5浓度变化也可看出,潮湿阴冷的秋冬两季比夏季的PM2.5的平均浓度高。绵雨多的6月和10月,PM2.5的浓度显著升高。春夏季节微风多,有利于PM2.5的扩散。而秋冬两季,虽然也刮风,但风等级通常较高,在吹散了细微的颗粒的同时,也刮起扬尘,PM2.5浓度由于不因风天而降低。

3.2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PM2.5浓度的影响

2014年,黔江新开工项目达24 个,总投资金额为220 多亿。包括城市东外环快速通道项目、黔梁高速公路项目、黔张常铁路项目、黔江北零换乘综合交通枢纽、舟白复线隧道项目等工程。这些交通建设项目集中上马,使城市的交通状况恶化,交通拥堵增加,汽车尾气排放空气污染物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的集中上马,引发的建筑扬尘也增多,包括渣土车、水泥搅拌车、建筑施工扬尘等。交通和建筑扬尘在秋冬季风较多的情况下,会使空气污染恶化。大风会吹起尘土,造成严重的空气颗粒悬浮物污染,这也是黔江地区PM2.5浓度不断增加的原因。

3.3 工业污染物的增加

近几年,黔江地区工业发展迅速,快过同期全国工业发展的平均水平。2014年,黔江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快速的工业发展,也带来了工业废气排放的增加。②黔江区空气的重点污染源包括弘扬建材集团弘农水泥公司和重庆市银象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其中,弘农水泥是黔江地区最大的工业废气排放企业。水泥制造业、纤维板制造业占黔江区工业废气污染负荷比分别为68.4%、10.9%,而这两个行业的开工旺季也在下半年。随着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增长以及工业废气排放治理措施的缺乏,这些向工厂排放的空气污染物也在不断增加,从而造成了黔江地区PM2.5的增长。

4 研究小结

随着国家对中西地区发展的重视,黔江地区城市工业和道路交通建设的发展也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空气污染的加剧。从2014 黔江地区PM2.5浓度的变化规律可知,该地区的空气污染在逐渐恶化,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虽然与气候有关,但人为的因素才是重要的源头因素。③只有控制这些人为的污染源,才能改善和扭转黔江地区的PM2.5不断恶化的现象。

[1]张永江,张宗庆,罗永洪.黔江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环境科学,2013.

[2]杨芙蓉,冯艳红.黔江区大气污染治理浅析[J].环境与生活,2014,10.

猜你喜欢
黔江黔江区废气
黔江:“三在一融合”精细化治理城市
船舶废气脱硫蒸发冷却器数值模拟
有机废气处理方法探讨
液吸汽提法处理粘胶废气中二硫化碳的研究
国、市蚕桑“双体系”为黔江蚕业高质量发展献策
黔江区茧丝绸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与“华康2号”在黔江饲养表现
黔江区蚕丝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废气控制与治理
黔江区工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