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开放存取转型研究

2015-07-22 05:33杨丽娜方玉玲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图书馆 2015年3期
关键词:图情期刊转型

杨丽娜 方玉玲(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 湖北武汉 430072)

·实证研究·

国内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开放存取转型研究

杨丽娜方玉玲
(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开放存取(Open Access)作为学术资源共享的新模式,促进了知识的传播与创新。文章就国内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开放存取转型情况做了调研分析,指出了我国图书情报学科核心期刊在向OA期刊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对推动国内图书情报学科开放运动发展、加快国内图情学科开放存取资源建设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开放存取图书情报学核心期刊OA转型

引言

开放存取期刊(OA期刊),是指那些为读者或其所在机构提供免费资源获取服务的期刊,包括新创办的电子期刊和实现OA转型的传统期刊。[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从传统的文献阅读、获取方式向网络获取文献的方式转变,开放存取正好适应了这种需求;另一方面,期刊价格及出版物数量的飞速增长使得付费获取科技文献的方式无法适应知识的爆炸式增长。[2]对于作者而言,OA期刊可以扩大成果的影响力,提升科研价值;对于读者而言,OA期刊为其提供了免费便捷的学术资源获取途径和有力的科研支持;对于出版商而言,传统期刊OA转型可以提升期刊论文被引频率及期刊影响力。[3]无论是来自政府部门的改制要求,还是科技期刊的模式转变,开放存取期刊将有望成为科技期刊出版模式的新方向。[4]

根据开放存取期刊目录(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简称DOAJ)统计,截至2014年5月28日,DOAJ收录图书情报学科的OA期刊总数为146种,中国台湾地区有5种,未收录中国大陆地区期刊。可见,我国图情学科OA转型过程尚处在初级阶段,影响力较低。文章以我国图情学科核心期刊(包括扩展核心)为调查对象,从期刊网站建设及维护、网站功能、信息资源建设等方面出发,对国内图情学科期刊数字化、开放存取转型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传统期刊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1 研究综述

1.1OA期刊的发展及影响力研究

国内外有关OA期刊的发展及影响力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资源分布、发文数量及在研究人员及期刊中的影响力等方面。Crawford(2002)从期刊出版活跃度、地位等方面对1995至2001年间OA期刊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5]Morris(2006)用人工收集的方法对DOAJ上收录的1213种OA期刊进行调查,获取这些期刊的起始时间、最新刊载论文年份及刊载论文总数等数据。[6]Nicholas(2004)[7]和Xiao(2010)[8]等人就期刊作者和研究人员对开放存取期刊的态度、看法进行了调查研究。王靖等人(2010)采用文献计量法和网络调查法,运用比较分析法对公共卫生学学科领域中的12种OA与145种非OA期刊进行比较分析。[9]吴林娟(2013)对DOAJ收录的107 种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存取期刊资源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10]陈传夫等人(2007)通过对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上检索的2402种期刊进行分析研究,对开放存取期刊资源利用的策略做了研究说明。[11]翟中会(2014)等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用户接受的角度对促进或阻碍科研人员接受OA 期刊(OAJs) 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12]

1.2OA期刊建设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研究

OA期刊建设过程中涉及OA期刊质量控制、版权、出版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问题。Willinsky(2006)对开放存取的概念、历史、版权、经济模式、阅读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13]Swan(2007)对开放存取期刊的商业模型进行了划分,主要有社团主办模型、广告支持模型等。[14]Biomed Central在2005 年开始调查统计了主要基金机构或部分研究机构的开放存取政策。[15]Dallmeier等人(2010)对DOAJ收录的2838种OA期刊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不同类型的出版商以及出版模式。[16]Bernius(2013)等人以模拟研究的方法预测OA运动的发展可能引起的市场转换结果。[17]马红(2008)从质量控制、经费支持、知识产权、存储对象等方面对OA期刊和OA知识库作比较分析。[18]张红芹等人(2007)根据OA期刊的利用现状提出了对OA期刊的质量进行系统评价的必要性,同时结合OA期刊的特点初步探讨了OA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9]李睿(2008)对Ariadne、Information Research等四种OA 期刊从出版发行、经费来源、版权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20]王应宽通过OA期刊案例研究,提出中国科技学术期刊实现开放存取出版的3 大模式共计11 种具体模型。[21]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图情学科OA期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OA期刊的发展、评价指标研究、期刊发文统计等,对某一学科领域传统期刊OA转型过程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特选取了图情学科23家核心期刊为研究对象,对国内图情学科传统核心期刊OA转型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其中OA期刊8家,非OA期刊15家。8种OA期刊中,完全OA期刊、部分OA期刊、及延时OA期刊分别有3种、3种、2种(详见表1)。

2 期刊网站建设及维护

OA期刊主要来源于传统期刊的转型和完全重新建立的OA期刊,[22]我国图情学科核心期刊都是传统期刊。OA转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数字化转型阶段和开放存取阶段。首先需要完成的是数字转型即网络化发展阶段,因此,其主办单位、建站模式、网站维护等直接决定了期刊网站建设情况,都将影响开放存取阶段的发展。

2.1主办单位

OA出版模式中,出版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基金、主办单位以及作者付费。[23]OA期刊同行评议需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通过作者付费的方式获取资金,但是仍然不能完全弥补其开支。[24]对23家期刊主办单位所在地及其类型的调查显示,我国图情学科核心期刊主要分布在华北(多集中在北京),9家期刊中OA4家;其次是东北及中南地区,各4家期刊中OA各1家;西北第三,3家期刊中OA1家;华东2家期刊中OA1家;西南1家期刊,没有OA期刊。OA期刊总数8家。23家期刊中,由国家部属高校、研究所、国家图书馆及学会协会组成的中央级单位主办的有13家(其中协会学会和国家部属高校或者研究所共同主办的5家),占被调查期刊的56.5%,其中OA期刊7家;由地方图书馆、学会协会等组成的地方级单位主办的有10家(其中地方图书馆和地方协会学会共同主办的5家),占被调查期刊43.5%,其中OA转型期刊仅《图书馆杂志》1家,该期刊主办单位地处经济发达的上海。由此看出,国内图情核心期刊实现OA转型的8家期刊中,其主办单位均属于中央级单位或者地处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因此,期刊主办单位所在地、性质及经济实力一定程度上决定其网络化程度,并间接影响期刊的OA转型及发展。

表1 我国图情核心期刊网站建设及维护情况

2.2建站模式及网络化程度

期刊建站模式及其网络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OA转型与发展,功能完善的期刊网站是传统期刊实现OA转型与发展的基础,能够提升期刊资源发布、共享及利用的效率。期刊建站模式包括独立型、联合型、隶属型及库商型(与商业数据库联合采编)。[25]被调查的23家期刊中,除《大学图书馆学报》采用CNKI联合采编系统外,其余期刊采用独立型或隶属型建站模式。23家期刊中,拥有独立网站的期刊8种,占被调查期刊的34.8%,这些期刊网站均提供在线投稿、论文检索、信息推送等配套功能服务,8种期刊中有6种属于OA期刊。此外,在14种隶属型期刊中,根据期刊网站建设情况又可分为信息较完备网站、基本信息网站和未建站。[26]《现代情报》等6种期刊网站属于完备性网站,功能较完善,其中OA期刊有2种,而《四川图书学报》等7种期刊仅由简单的几个网页组成,限于对期刊的介绍、投稿联系方式等。由此可知,国内图情学科OA转型期刊均拥有较为完善的网站,并且部分非OA期刊也实现了数字化转型,为进一步的OA转型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2.3网站维护

死链是Web网站中处于路径不可达状态的Web链接,是导致网站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27]用户浏览期刊网站需要通过超链接进行资源访问操作,链接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及资源利用效率。笔者于2014 年6月6日利用在线死链检测工具站长帮手(http:// badlink.links.cn/),对23种图情核心期刊中链接情况进行了调查(见表1)。由表1可知,23种期刊网站中存在死链的有11个,占被调查期刊的47.8%,包括《中国图书馆学报》等5种OA期刊及《图书馆建设》等6种非OA期刊。其中,存在死链的OA期刊中,《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的死链率(死链数与网站链接总数之比)最高,为3.3%;非OA期刊中,《图书馆建设》死链率最高,为10.8%。由此可见,我国图情学科核心期刊网站普遍存在死链现象,但是死链率总体较低。OA期刊网站的死链率总体比非OA期刊要低,期刊网站的管理维护较好,有助于网站流量的导入和网站权重的提升,进而提升期刊网站开放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利用。

3 期刊网站功能服务

我国图情领域核心期刊在实现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期刊网站的基本功能服务和个性化功能服务,如能够反映OA期刊特色及优势的现刊浏览、过刊查阅及信息推送等功能,在此基础上,才能顺利的实现资源的开放存取,调查结果见表2。

3.1基本功能建设

现刊浏览功能通过提供最新出版的期刊内容,供读者了解最新动态。据表2所示,提供该功能的期刊有13种,占被调查期刊的56.5%。除《中国图书馆学报》外,其余7个OA期刊网站均提供该功能。相比部分OA期刊和延时OA期刊,3种完全OA期刊公开当期目录的及时性较强,几乎和纸质期刊同步。由此可见,我国图情核心期刊OA转型的程度有所差异,大部分期刊在转型过程中还处在部分开放或延迟开放的过渡阶段,传统出版商通过延迟网络免费资源开放时间以增加纸质版期刊的发售量。另外,15个非OA期刊有6个提供现刊浏览功能,其中,《图书馆》等3种期刊提供论文题目、作者、摘要及关键字等信息但不提供全文下载,而《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等3种期刊只提供论文题目及作者。可见,我国图情学科非OA期刊其资源的开放程度有所差异,说明非OA期刊的OA转型进展不一。

表2 我国图情学科核心期刊网站功能服务一览表

过刊查阅功能提供期刊内容数据库,可供用户浏览、检索、下载。根据表2所示,有14种期刊支持过刊查阅功能,占被调查期刊的69.6%。其中,8种OA期刊均提供过刊查阅功能,但是提供查阅的资源数量差异较大;6种非OA期刊的资源开放程度也有所差异,如《图书馆论坛》只提供了2012年第2期部分摘要及全文浏览下载,其余5种均提供了相对较长的过刊浏览区间,但是仅限于提供摘要不支持全文下载。

在线采编系统集成了在线投稿、审稿、编改、发行征订等功能,为作者投稿和专家审稿带来便捷。所调查期刊中有14种期刊其网站拥有在线采编系统,占被调查期刊的60.9%,其中,8种OA期刊和5种非OA期刊均拥有独立的在线采编系统。《大学图书馆学报》采用CNKI联合采编系统,另有9种期刊采用的是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期刊采编系统。由此可见,图情核心期刊OA转型过程中大部分期刊网站系统建设采用的是软件外包模式,或者与CNKI等数据服务商联合采编的模式,采用外包或联合采编模式可以减轻期刊的网站建设负担,让刊社能更专注于资源建设与服务。

3.2个性化信息推送功能服务

部分期刊通过提供RSS和Email Alert(EA)功能实现个性化推荐服务,为用户及时推送最新资源。RSS订阅功能主要是针对期刊网站的不同栏目或者特定论文,订阅信息一般是栏目或论文相关的全部信息;EA则是目前流行的电子期刊派发方式,可根据EA推送期刊的当期目录、摘要或者按照用户设置论文的关键词推送内容,较RSS更为方便灵活。调查发现,《图书情报知识》等7种期刊网站开通了RSS订阅功能,其中OA期刊占57.1%,但是没有一种期刊能够正常使用该功能。另外,《现代图书情报技术》等8种期刊开通了EA功能,其中OA期刊占62.5%。笔者尝试使用该功能订阅相关服务,时隔6个月仍未收到一条推送信息。由此可见,目前国内图情OA期刊RSS和EA订阅功能都不够完善,个性化信息推送功能比较欠缺,不利于最新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利用。

4 资源建设

我国图书情报期刊在OA转型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开放学术资源。开放权限、资源格式及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反映了OA资源建设转型的程度。

4.1开放权限

在向OA转型过程中,OA期刊和非OA期刊的开放权限差异性较大,两类期刊内部各期刊开放权限也有不同。由表2可知,15种非OA期刊中,有7种期刊提供不同区间的过刊浏览,且不同期刊提供的资源数量差异较大,总体开放程度较低;但也有部分期刊在论文标题、摘要等基本信息的开放共享方面做的较为出色,有个别期刊还对部分全文免费下载做出了尝试,为OA转型提供了基础和过渡。

实现OA转型的有8种。这些OA期刊的过刊浏览区间以及实现OA转型的时间都有所不同。除《中国图书馆学报》期刊网站能提供自1957年期刊成立以来的所有论文全文下载之外,其它OA期刊网站提供的论文数量都远小于其所刊载的论文总量。比如,完全OA期刊《图书情报知识》提供2012-2014年的过刊浏览区间,但是它实现OA转型的时间是2014年,因此,这之前的论文只提供摘要不提供全文下载。《情报杂志》和《现代情报》也是2009年以后才实现资源完全开放存取。由此可见,我国图情期刊OA转型还处在初级阶段,完全OA期刊少,大部分OA期刊开放权限较低,而且部分OA期刊延时周期过长,不利于资源的实时共享传播。

4.2资源格式

多样化的开放资源发布格式如PDF和HTML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方便用户阅读下载。调查发现,PDF是所有被调查期刊的主要发布格式, 8种OA期刊均支持PDF功能,非OA期刊《图书馆论坛》也支持PDF下载。此外,《现代情报》等4种OA期刊还提供HTML格式下载,但是仅《现代图书情报技术》一种期刊的HTML功能能够正常使用,其余几种期刊都未上传HTML格式资源。可见目前我国图情OA转型期刊开放资源发布格式单一,不利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OA资源共享利用的效率。

5 图情学科OA期刊发展策略

5.1联盟化发展

学科期刊以期刊集群形式运作不仅为学科优质论文的析出节约成本,而且能够进行最大程度的集约化运作。[28]由《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提出建立的“图情期刊联盟网”,成员包括国内图情期刊33种,其中核心期刊15种。目前,该网站可检索期刊论文、会议资料等,但是其中期刊资源较少,部分论文也只限于查看摘要。因此,期刊成员应该加强合作,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规范;在此基础上吸引更多本学科的期刊加入,积极收录国内外图情学科的OA资源,为联盟期刊网的全面和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5.2加大对OA期刊发展支持力度

为了营造良好的OA发展环境,政府应该从政策上和经济上为OA出版提供支持。对于出版商而言,政府应该制定有关OA推广实施政策,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力度;对地处经济较为薄弱的中西部地区,国家可以为出版单位提供优惠政策及经费支持,促进该地区期刊的数字化及OA转型发展。对于科研单位而言,国家每年对高校、科研机构提供大量的科研项目经费,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引导科研单位将科研成果OA化。对作者而言,政府可以制定开放存取政策,为在OA期刊发表论文的作者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激励作者将自身成果以OA形式出版。

5.3加强版权保护力度

随着传统期刊OA转型与发展,科研成果免费开放共享使得越来越多的作者及科研单位面临着被侵权的危险。因此,为了最大化动员科研工作者OA出版,一方面,政府应制定有关OA出版的版权保护政策及法律,完善现有版权法,积极倡导合法的开放存取资源的广泛传播与利用;另一方面,各高校、科研单位可以制定有关版权及著作权的系列规定,约束研究人员行为,参考借鉴相关成果时应注明论文题目、作者等信息,尊重作者的科研成果。

5.4社交网络功能拓展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OA期刊网站可以通过利用第三方社交网络平台提供的开放端口,引入社交网络用户,实现诸如社交网站账号一键注册、登录、分享等功能。用户可以利用资源分享功能,将优质的OA学术资源分享至指定的社交网络中,OA学术资源利用用户稳定社交网络关系进行广泛的传播,这样在提高OA资源传播范围的同时也提高了OA资源的利用率,能够有效地提升OA期刊的影响力和论文被引频率。

5.5运营模式多元化发展

随着传统期刊的OA转型与发展,为了能够为读者提供最大化的免费资源,传统期刊可以尝试互联网广告、赞助及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等方式实现运营模式多元化发展。以广告为例,传统出版商通过纸质版本广告和网站广告相结合的方式招租,例如《现代情报技术》即采用了两种招租方式,在其期刊网站中有万方数据、中国知网等公司的广告,并且在广告服务栏目中发布了纸质期刊广告的类型和价格。

传统期刊向OA期刊转型已经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作为学科内的核心期刊应该予以充分重视,并率先展开转型工作。转型过程中对相应的网站功能、业务、结构进行重组开发,对期刊自身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国内OA运动发展和OA资源建设也有所帮助。

(来稿时间:2014年9月)

参考文献:

1.金鑫,李雪娇,吴靖.中文OA期刊影响力调查分析.出版发行研究,2012(10):74-78

2.王应宽等.国内外开放存取期刊研究进展综述与发展动态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 23(5):715-724

3.张倩.中国传统科技期刊向OA期刊转型的可行性探讨.长沙:第十届(2012)传统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12:118-120

4.和岳.中国科技期刊出版面临数字化转型.http://news. hexun.com/2011-05-09/129409053.html, 2011-5-9/2014-6-1

5.Grawford W. Free electronic refereed journals:getting past the arc of enthusiasm. 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 2002,15(2):117-123

6.Morris S. Personal View:When is a journal not a journal-a closer look at the DOAJ.Association of Learned and Professional Society Publishers,2006,19(1):73-76

7.Nicholas D,Huntington P,Rowlands I.Open access journal publishing:the views of some of the world’s senior authors.Journal of Documentation,2005,61(4):497-519.

8.Xiao,J.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cholars’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toward open-access journal publishing.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61 (3):615–624

9.王靖,翁淳光,肖廷超.专业OA期刊的影响力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10(4):240-242

10.吴林娟.图书馆学情报学开放存取期刊资源的调查分析.情报科学,2013,31(3):82-86

11.陈传夫,王云娣.开放存取期刊的分布及获取策略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82-87

12.瞿中会,石蕾.科研人员接受OA期刊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2):5-8

13. Willinsky J.The Access Principle:The Case for Open Access to Research and Scholarship.Massachusetts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2006

14.Swan A.The progress of open access publishing models. http:/ /www.arl.org /sparc /bm~doc /slides /swan_forum_jun2007. Pdf, 2014-5-10

15.BioMed Central.Funder policies.http:/ /www.biomedcentral. com/funding /funderpolicies,2014-5-10

16.Dallmeier-Tiessen S,Goerner B,Darby R,et al.Open Access Publishing-Models and Attributes.http://edoc.mpg. de/478647,2014-5-10

17. Bernius S, Hanauske M, Dugall B, et al.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a transition to open access: Insights from a simulation stud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3, 64(4): 701-726

18.马红.基于OA期刊与OA知识库实现途径的比较分析.图书馆学研究,2008(2):99-101

19.张红芹,黄水清.OA期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初探.情报杂志,2007(3):124-126

20,23.李睿.四种图情专业OA期刊调查分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8):18-21

21.王应宽.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开放存取出版模式研究.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7,18(5):755-760

22.李武,杨屹.开放存取期刊出版的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6,50(2):25-30

24.王广宇,吴锦辉.OA期刊的经费支持问题——借鉴 TV 广告运行模式的探讨. 图书情报工作,2006,50(10):114-117

25.李若溪等.我国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现状调查与网络期刊进化趋势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6):1049-1056

26.李守义.文博类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现状探析. http:// www.chnmuseum.cn/Default.aspx? TabId=138& InfoID=64022&frti d=281&AspxAutoDetectCookieSupport=1,2014-5-10

27.姚卓,蔡皖东,姚烨.Web网站死链检测方法.微电子与计算机.2012,12(29):103-107

28.中国图情期刊联盟网.关于我们.[2014-05-10].http:// www.lisjournal.net/tabid/122/Default.aspx

〔分类号〕G250

〔作者简介〕杨丽娜(1991-),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行为与服务;方玉玲(1989-),女,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服务与用户。

The Study of Transformation of Domestic Open Access of Core Journal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Yang LinaFang Yuling
( Information Resource Research Center of Wuhan University )

〔Abstract〕As a new mode of academic resources sharing, Open Access promotes the spread of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transformation situation of domestic open access journal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ointing out existing shortcomings in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then proposes th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to play a guiding rol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pen movement (OA) in domestic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ccelerate the resources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open access journals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Keywords〕Open access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Core journalOA transformation

猜你喜欢
图情期刊转型
数字时代图情档学科教育的数据化创新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笔谈)“新文科”呼唤图情档成为“硬”学科
期刊问答
聚青年学者之睿智 窥图情档学科之未来
——写在《图书与情报》“图情档青年学者专辑”出版之前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