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板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优劣势分析

2015-07-24 14:29吕兴元
当代医学 2015年34期
关键词:螺钉股骨髋关节

吕兴元

锁定板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优劣势分析

吕兴元

目的 分析总结锁定板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优劣势,为临床正确的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采用锁定板治疗的53例作为A组,采用动力髁螺钉治疗的50例作为B组,比较2组的手术及康复状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7%,B组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锁定板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临床效果均良好,前者创伤小、患者康复快,而后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更佳,两者各有优劣,需要根据患者需求灵活制定治疗方案。

股骨粗隆下骨折;锁定板;动力髁螺钉

股骨粗隆下区域是张应力与压缩应力集中的部位,容易发生骨折,而且因其位置的特殊性,是发生骨折后较难处理的部位,临床研究一直积极探求更佳的治疗方案,以求获得满意的骨折复位效果[1]。本研究分析总结锁定板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优劣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2012年

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3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A组53例、B组50例。A组中男29例,女24例;年龄22~69岁,平均(51.2±4.0)岁;左侧

23例,右侧30例;Seinsheimer分型Ⅰ型5例、Ⅱ型19例、Ⅲ型

24例、Ⅳ型5例。B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50.9±3.7)岁;左侧24例,右侧26例;Seinsheimer分型Ⅰ型4例、Ⅱ型21例、Ⅲ型23例、Ⅳ型2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采用锁定板治疗,持续硬膜外麻醉成功后,患者仰卧位、垫高患侧臀部、足部固定在牵引架上,根据骨折情况自股骨大粗隆上2cm处沿着近端外侧做适当长度的纵行切口,暴露股骨粗隆下及骨折部位,骨折复位、螺钉固定,C型臂X线机下确定复位满意后放置锁定板,克氏针临时固定,正侧位透视确认骨折复位、固定满意,拧入锁定螺钉,去除牵引,活动患肢,检查术区无异常后冲洗切口,逐层关闭,负压引流24~48h。B组采用动力髁螺钉治疗,麻醉及手术体位均同A组,自股骨大粗隆上行外侧纵行切口12~15cm,暴露股骨粗隆下及骨折部位,骨折复位后螺钉与骨干固定,沿股骨颈前面向头内打入克氏针确定前倾角,向股骨头内下方打入引导针,扩孔、攻丝、旋入相应长度动力髁螺钉,安装钢板,置入远近端螺钉、与动力髁螺钉组合形成三角稳定结构,确认复位、固定满意后冲洗切口,逐层关闭,负压引流24~48h。2组术后常规抗感染及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的手术及康复状况,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2周参考文献[2]评估髋关节优良率,(1)优:屈髋正常、走路无跛行、无疼痛者;(2)良:屈髋小于100°、轻度跛行、无疼痛、关节基本正常;(3)可:屈髋小于90°、走路跛行轻微疼痛、扶单拐行走生活基本自理者;(4)差:患髋疼痛、行走困难、生活不能自理。Harris评分0~100分,分数越高、关节功能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及康复情况比较(x±s)

2.2 2组髋关节康复情况比较 A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为88.7%,B组为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但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9.4±3.2)分,显著低于B组的(93.7±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比较[n(%)]

2.3 2组并发症比较 A组术后出现感染1例、钢板弯曲1例,B组术后出现部分螺钉松动2例、延迟愈合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6.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据研究报道股骨粗隆下骨折进行非手术治疗时,多存在较高畸形愈合、不愈合和其它并发症等,所以临床一般主张手术治疗粗隆下骨折[4-6]。目前骨折切开内固定治疗方案多样,到底如何为患者选择更加规范、合理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比较锁定板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效果,结果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相当,但A组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显著低于后者,表明锁定板操作更简单、方便、用时少,创伤小、患者康复快,而动力髁螺钉方案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更佳。臧剑等[7]、王之宇等[8]临床实验研究也表明锁定板、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锁定板与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临床效果均良好,前者创伤小、患者康复快,而后者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更佳,两者各有优劣,需要根据患者需求灵活制定治疗方案。

[1] 刘翠凤.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8):67-68.

[2] 康亦锋.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0,31(3):305-306.

[3] 李建春,吴龙兴,许金樱.MTDHS、DHS及Gamma钉内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Harris评分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8):4-6.

[4] 张功林,葛宝丰.股骨粗隆下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中国骨伤,2011, 24(9):791-793.

[5] 黄灏,林娟.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当代医学,2014,20(25):86-87.

[6] 刘铁军,崔宾,吕印格.Gamma3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5例[J].当代医学,2014,20(20):103-104.

[7] 臧剑,姚正凯.锁定板与动力髁螺钉和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21):112-113.

[8] 王之宇,方基石,贾雪峰.锁定板、动力髁螺钉、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4,21(14):2208-2210.

10.3969/j.issn.1009-4393.2015.34.017

广东 528471 广东省中山市沙溪隆都医院 (吕兴元)

猜你喜欢
螺钉股骨髋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椎弓根螺钉设计与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