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15-07-25 23:23翁金秀
学周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小学语文

翁金秀

摘要: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主战场。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承担着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促进学生智力、能力、品德的发展与个性健康的重任。《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第一条液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师不仅仅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位德育工作者,应该把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看法,望大家指正。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  渗透

一、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

德育教育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隐形教育,也是语文学科作为人文学科的一大特色。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每一位都应该担负起“既教书,又育人”的重任,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还可以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我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坚持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坚持“树魂立根”“立德育人”“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立足于语文教学,积极探索,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挖掘语文教材中隐含的德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强化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强调有效的德育隐形教育,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

二、从乡土历史开始拓展

王丽在《追寻失落的中国教育传统》一书中介绍:民国小学一年级历史课的内容是“乡土之大端故事及本地古先名人事实”,即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及本乡本土古代先贤名人事迹。其背后蕴含着这样的理念:一个人在开启童蒙之时,历史知识的进入应当首先从身边、从脚下这块土地始,从祖祖辈辈生息繁衍的土地始,而不是从国家、民族这些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大词始。儿童就是从本乡本土的“某某公”的事迹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和骄傲,进而从精神上与祖先建立起联系,找到族群上的归属感,完成对“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最原始的确认。语文教学如能在认识乡土历史的基础上,将内容一步一步扩展到国家、民族的范畴,就在这一步一步的扩展中,教师就种下了德育的种子,那么语文课堂上的德育教育将会层层深入,最后达到良好的渗透效果。比如小学语文课中有关“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内容适宜首先选择描绘家乡自然风光的歌谣、诗歌、散文,然后由家乡再延展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样的安排很适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去功利化的说教

小学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奠基工程,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基石。然而,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高大全”的德育却成为了语文教育的核心,使得德育目标变得虚化、泛化、窄化。虚泛化的教育,最容易扭曲成简单的说教、强行的灌输,最终使得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窄化的教育,可能让语文变成了政治课,刻意机械地从“微言”中寻找“大义”,从一朵花中强“榨出”道德要素来。这些功利的教育思想使得语文课唯“成绩”是瞻,导致德育教育被无情边缘化。单就“爱国主义”来说,对从未离开家乡、从未离开祖国的小学生而言,其含义何其朦胧!如果不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切入,只能得德育之外壳,而不能深入童心的德育之內里。德育之于语文课,犹如天街小雨与草色。唯有遵循教育规律,用润泽、无声的方式,德育的春雨,才会让语文课产生“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教育效果

四、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任何知识的掌握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小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的培养应该在实践活动中加以巩固提高。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德育融入到朗读训练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品读、加深理解,能帮助教师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事物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在习作过程中,教师只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起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便能收到良好的德育效果。

五、充分利用语文教材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可以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来实现,也可以借助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侧面教育与熏陶,当然最直接的素材就是我们的语文教材。即使没有教师言语中的有意渗透,学生自己通过反复阅读教材也可以从中感受到真善美,感受到浓浓的人文关怀,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前大部分小学使用的都是人教版的语文教材,期中所选取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意义非凡的经典文章,能够向学生传达出美好的精神品质,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深深地被故事所吸引,被人物所感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也要引导学生多读教材,以教材为本,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的魅力去更深刻地领悟生活。

总结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教育,德育教育是一种隐性的德育灌输,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其本身就具有鲜明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天然场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绝不仅仅只有上述几种,只要教师有心,能够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就一定能探索出更多更好的方法。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不要将语文教学目标仅仅局限在教授学生语言知识上,而要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长。

参考文献:

[1]林思涵.关于小学语文课德育的探讨[J].读写算,2014(06).

[2]庄亚丽.浅谈小学语文德育的重要作用[J].都市家教,2011(12).

[3]余碧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J].学园,2014(33).

[4]黄自强.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有方法[J].读与写,2014(15).

[5]冯磊.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6]黄小兰.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老区建设,2009(10).

[7]石宜兴.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小学电教,2011(08).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小学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