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济形势下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探析

2015-07-29 04:29徐萍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4期
关键词:制造型企业经济形势财务管理

徐萍

摘 要:新形势下,随着国际化市场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在进行不断地深入改革,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受到了经济发展的影响。据此,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下制造型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针对目前现状提出了提高新形势下制造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关键词:经济形势;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4-0119-01

1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起来,各国经济也随之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新经济形势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对于制造型企业亦是如此。财务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制造型企业更需要做好新经济形势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在2007年,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出现财务危机,随后在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因陷入严重的财务危机而宣布破产,这些事件都说明了新经济形势下企业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市场环境、金融环境、企业内部的财务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当前一段时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融资难、流动性差的情况非常突出,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可能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必须采取新的财务管理措施,以适应经济发展。这对于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健经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新形势下制造业财务管理现状

2.1 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落后,财务管理观念没有与时俱进

相比较发达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目前很多制造型企业的管理模式还比较传统或陈旧,虽然随着科技技术和经济水平的发展,部分大中型企业开始向现代企业经营机制转变,管理方法也有所调整。但是,传统财务管理模式束缚的很多企业无法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大背景,在运营管理中没有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进行财务管理,导致企业信息传递不畅,同时,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平台设置不健全,企业财务信息在处理和传递过程中就会出现严重的滞后现象,不能集中管理企业财务数据,对于企业资金结算、投融资管理等经营活动不能有效进行统一处理,致使企业管理人员无法及时全面掌握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信息,进而不能对企业進行及时、高效的管理和监督。对于一些实行内部网络系统的财务管理,其作用仅是管理人员能够实现在线管理,但并不能打破财务管理中的时空限制,不能有效连接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也难以协调企业财务资源配置和业务动作,这种传统模式的财务管理不利于企业资源配置最优化。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国制造型企业应该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加强网络财务管理工作,实现打破地域和时空的信息化财务管理。

2.2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风险预警制度不完善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编制财务预算,合理的财务预算有助于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保证企业生产规划朝着既定的目标发展,但是,从目前我国制造业的现状来看,一是对预算管理的认识片面,落实不足。在制造型企业中,存在这样一种认识,认为财务预算只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他部门没有关系,造成其他部门对预算管理不重视,甚至使一些部门的指标与企业预算指标相分离,不利于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二是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方法选择上比较粗糙,对各种方法不进行对比,导致编制的预算准确性不高。三是企业预算执行的监控机制不健全,内外部监督不足,进而加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此外,我国制造型企业中财务预警系统不完善,虽然很多企业建立了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但是预警系统的运行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其不能有效的对企业危机和风险进行识别。同时,关于企业财务预算变量的选择,主要采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不能准确反映企业现金流量状况,加上对财务预警系统的不严格管理,导致财务预警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2.3 财务人员的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新经济时代的大环境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制造型企业中,造成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财务人员的素质不高,很多财务人员的管理观念还比较传统,不能适应新经济形势下对制造型企业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企业财务人员不仅需要良好的专业素养,同时,还必须具有市场洞察能力,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企业的预算,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目前,我国企业财务人员工作仅仅局限在记账、算账和报账中,与时俱进的观念更新不足,缺乏财务创新意识,导致其不能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对企业财务监督也仅是进行事后监督,部分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跟不上新经济时代大环境发展的需求,这些都严重制约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

3 提高新形势下制造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3.1 建立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树立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制造型企业在财务管理模式建设方面,企业应该摒弃传统财务管理模式的束缚,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重视网络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关于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的转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现金流观念。在传统的财务管理中,企业往往比较重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但是这些指标不能准确

反映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该以现金流状况作为衡量企业财产和价值的指标之一。第二,树立正确的企业目标。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同样,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以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目标就要求制造型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加强对收入、费用等的控制,实现股东权益的保值与增值。第三,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随着科技技术和国际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说,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必须坚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有效控制企业成本、资金等,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企业还必须树立风险观念,不能只顾经济利益而忽视风险因素。

3.2 强化企业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快速发展,制造型企业就必须对自身进行一个准确的SWOT分析,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根据当前的市场经济情况,合理编制预算,对企业财务进行有目的和有计划的管理,促使其走向科学化管理和发展轨道。一是要科学编制预算,结合市场形势、制造型企业的侧重点,在市场销售、资金流动、存货管理上下功夫,及时强化企业预算的执行与监督、考核与评价,促使企业达成既定的经营目标。二是企业的管理层需要采取措施,使各级预算部门的职能得到充分发挥,有效管理制造型企业发生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等,及时反馈比对、调整,制定有效的财务管理方案,进而促使企业经营活动稳定有序发展。三是企业要加强财务预警机制的管理,优化预警机制,使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危机,并采取有效对策对其进行管理,降低企业陷入财务困境的可能性。

3.3 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规范会计行为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提高财务人员素质,企业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手段来实现。第一,强化财务人员素质提升,通过培训、考核、继续教育等手段,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一般情况下,一个专业知识丰富、业务技能娴熟的财务人员在进行实务操作时错误概率会较低,因此其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具有参考价值。第二,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政治素质也会对财务管理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当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较差时,可能会为了谋取个人利益而编造虚假会计数据,使财务信息被篡改,进而引起粉饰财务报表行为。这就需要不断提高财务从业人员的责任性,使其严格遵守职业法规,做到廉洁奉公、以德治企。除此之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财务管理知识在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处理水平,更好的适应新经济形势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志刚.浅谈财务管理对制造业企业管理的重要影响[J].企业导报,2013,(16).

[2]佟秋萍.分析制造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J].中国外资,2013,(10).

猜你喜欢
制造型企业经济形势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略论制造型企业资金与成本管控的结合
浅谈做好煤炭企业困难时期稳定工作的思考
工业4.0时代中国制造产业“先富带动后富”发展模式研究
论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制造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现存问题及优化方式研究
改革、创新是中国当前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关键抉择
新常态下企业生产成本管理改进探析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