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亲情守望未来

2015-07-31 19:15张放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监护人监护亲情

张放

随着课程改革步伐的迈进,教育的许多理念、模式、方法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同样,随着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我们教育的对象: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也在经受着时代、国情、社会带给他们的冲击。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他们刚出生时、在他们最需要亲情的儿童或少年时期,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离开了他们。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群体——留守儿童。

今年2月至4月,我们对九江市68所农村学校进行了留守儿童情况的调研,调研采取问卷的形式,分学校问卷与学生问卷。针对留守儿童问题,了解学校所做的一些工作,详细了解留守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问题,收回问卷51份。

一、 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量多、分布广

这次问卷涉及除浔阳区外的14个县(市)、区,共51所学校,其中19所中学、32所小学。这51所学校共有学生40777人,其中留守儿童17224人,占学生比率为42.24%。其中有23所学校的留守儿童占总学生人数的百分比超过50%,其中留守儿童比率最高的学校90.82%。

2.监护情况复杂、单薄

从调研中了解到留守儿童的监护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占近40%。二是隔代监护,就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这种情况也比较多,占40%多。三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在农村还会出现亲戚托付另一亲戚的现象,比如有些学校就有很多外乡学生,约占10%;四是教师监护,占6%;五是无人监护,约占4%。

3.学校管理机制不全、所采取的措施有限

在调研的50多所学校中,近1/3的学校没有成立关爱留守儿童的相关机构,也没有建立留守儿童的相关档案信息,更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老师,而有心理疏导老师的学校大部分也都是由班主任担当。

另针对留守儿童的家访大部分都只有一学期一次,1/3的学校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集体活动,有1/5的学校没有针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对策,1/3的学校未能联合其他社会力量关爱留守儿童。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的措施非常有限,大部分就只能是建立档案,一对一帮扶,以及制定对留守儿童的一些优先政策等。

4.留守儿童状况堪忧

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留守儿童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且所占的比率也不少。主要为行为习惯不良,道德滑坡明显,学习成绩不佳,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安全意识不强等。

二、留守学生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

1.缺乏亲情温暖,关爱有“白区”

留守儿童正是身心成长的时候,却没有亲情的关爱与关心,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有些家长一年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才回家一次,平时电话联系也少。调研中发现,一周通话一次的有13%左右,一个月通话一次的有66%,两个月通话一次的有21%。亲情与家庭关爱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在心理方面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2.家庭教育缺失,监护有盲区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良好生活与学习习惯与品质的重要时期,因为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的不到位,没有行为规范,导致学生行为习惯不好;而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值青春期,容易逆反、叛逆,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位,道德没有示范引领,导致学生厌学、对抗,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从调研中发现,留守儿童的监护存在许多的盲区。有些监护人观念淡薄,根本不去管;有些监护人有心无力,管饱就好;有些监护人是隔代教育,孩子要什么都给;有些是寄养他家,监护人不好管;有些是家庭和学校信息不沟通。

3.学校管理不到位、教师评价不当,存在误区

学校往往重视升学率,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较多关注,而把一些成绩差、不遵守纪律的留守儿童当成问题学生或放任不管。有些学校针对留守学生的管理措施与做法不是很到位,对留守学生的问题不够重视,特别是对留守学生的心理与身体关心较少,只注重学习成绩的好坏。另一方面,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学校老师与家长缺乏沟通,甚至没有沟通,很难实现家校共同教育。

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以分数、成绩评价学生的好坏,给留守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部分老师教育观念传统保守,要求学生无条件服从老师,导致学生自卑、恐惧,使得留守儿童在家得不到关爱,在学校得不到温暖。这些都使留守学生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4.政府重视不够、社会关爱缺少,存在雷区

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往往易被忽视,社会各界人士普遍以为留守儿童问题远远轻于当前的一些社会问题,远远轻于成年人违纪违法的问题。

由于留守儿童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对较差,自制力也较弱,而且学校与家庭安全教育的衔接上有真空,使得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导致留守儿童伤害他人或受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留守儿童问题应对的策略与建议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它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注。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国家与政府要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

第一,制定相关的政策。从长远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要靠国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进行统筹考虑,要通过相关政策的制定,从法律政策的层面,从机制、体制的层面来解决。如在务工流进地设立农民工子女学校并降低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的门槛,改革户籍制度,破除政策壁垒,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从制度上保证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同时还要强化政府统筹治理,加强社会支持。

第二,加强法律宣传。特别要加大对《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强化外出务工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和教育责任,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打工致富与子女教育的关系。

第三,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儿童教育与治理的新路子,在社会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对帮扶,建立家长代管制度。

2.加强学校教育治理力度

第一,加强管理,实行留守儿童的普查登记。各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学生报到时将父母外出情况和家庭成员情况逐一进行登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个人情况和监护人及临时监护人的情况,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加强教育,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中小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开设亲情电话,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第三,多方引导,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有序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组织学生广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活动中,多把机会留给留守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自闭的心理阴影,帮助他们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四,开展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辅导站。特别是班主任要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排除他们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第五,注重培训。尽可能对临时监护人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常识,开展一些座谈会,让他们了解孩子,更好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同时,要充分利用春节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黄金季节”,召开家长会。

3.引导外出父母树立正确的教子观

引导家长慎重选择出去务工,正确处理在外务工与孩子教育的问题。让他们明白即使在外务工,也要经常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用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来鼓励孩子健康长大,教他们学会做人。这样不但了解孩子的成长情况,而且加深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同时还要让他们走出用物质代替责任的误区。

4.强化社会关爱

扩大社会的宣传,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以及各种宣传媒体阵地的作用,多宣传保护儿童的方针政策、法律措施。另外,也要宣传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好经验和好办法。同时,还要表扬留守儿童的先进分子和留守儿童的先进家庭,这样就可以动员全社会都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争取全社会的支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单位的作用,组织机关干部、社会热心人士与留守儿童结对子,让富有爱心、责任心的成年人在一定程度上扮演父母的角色,引导他们长大。共青团、少先队要多组织,多开展青年志愿者、手拉手等主题活动。

总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让我们再一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农村的留守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家园里的孩子企盼着关爱,让我们留住亲情,守望未来,为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蔚蓝的天。

猜你喜欢
监护人监护亲情
永不凋零的亲情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伪亲情何以大行其道
带养之实能否换来监护之名?
清明话亲情
未成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亲情互动 潜移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