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跨文化风险与项目实施阶段绩效关系研究

2015-08-01 11:23杨高升
关键词:跨文化工程项目问卷

杨高升,周 健,舒 欢

(河海大学商学院,南京 211100)

作为我国参与对外经贸合作的重要形式,国际工程项目承包的发展已历经30余年。随着国际工程承包事业的蓬勃发展,因不同国家间文化的差异性导致的冲突越发频繁,这一点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中国承包商进入目标国进行工程承包的过程中,会遭遇由于双方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和矛盾,从而引发跨文化风险。文化差异导致的跨文化风险的影响是深远的,管理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不对跨文化风险加以预防和控制,则会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产生影响,严重时会导致项目失败。因此,对国际工程项目遭遇的跨文化风险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目前学术界已有的科研成果多集中在跨文化风险的识别评估上,而对跨文化风险如何影响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绩效的研究还比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跨文化风险对国际工程项目实施绩效的影响路径以及影响程度进行评估,寻求国际工程项目跨文化风险的应对之法。

1 变量及其指标的界定

1.1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跨文化风险指标构建

跨文化风险识别的工作已经取得了相关的成果,详见文献[1]。通过对文献中涉及跨文化风险分类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得到本研究的4项基本风险。各项风险影响因素的确定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包括工程管理专家,项目管理人员,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受访对象进行询问,综合各方意见,以及已有的学术成果中对各项影响因素的具体形成内容的划分,最终形成的各项风险指标、影响因素构成以及指标刻画内容见表1。

1.2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阶段绩效指标构建

对于项目绩效的测度,目前的研究较多涉及以成本、进度、质量目标控制为依据的测量维度,这三大目标层面的绩效达成在很大程度上即代表着项目绩效的最终实现[2-3]。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项目绩效的测度指标多为硬性的目标控制指标。硬性指标指的是可以通过有效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得到的指标,包括成本、进度、质量、安全等。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学者在原有硬性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偏软的指标,比如对项目工作的满意度、对项目成员之间冲突的管理程度以及对环境的可持续性等指标[4]。

目前在国内,对于项目绩效的研究还不够完善,相比之下,国外的相关学者、政府部门在这方面做得更好。以英国KPIs工作组的相关研究成果为例,通过对大量工程项目资料的整理研究,归纳出工程项目绩效包括成本、进度、业主满意度在内的7项测度指标[5]。而澳大利亚某州市政部门提出了工程项目绩效测度框架,其中涉及多项测度指标,除了传统的指标以外,还包括合同的管理绩效、安全与环境管理绩效以及相关矛盾的缓解绩效等,涵盖的范围很广[6]。

本研究从工程项目绩效目标出发,以文献[3]中国际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绩效指标为基础,对影响工程项目目标达成的关键因素进行了汇总分析[7]。本研究认为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项目绩效指标应包括组织管理绩效,合同管理绩效以及目标控制绩效(包括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境目标)。

表1 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跨文化风险指标分析

2 跨文化风险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绩效的影响分析

2.1 跨文化风险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绩效的双重影响

2.1.1 跨文化风险对国际工程项目的正面影响

1)跨文化风险有利于激发新思维,促进工程项目的创新。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会从自身角度出发给出差异化的意见,除了意见上的分歧之外,更多的是对该问题更加透彻的认识。对跨文化风险进行有效管理,能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综合性意见,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工程项目创新。

2)跨文化风险的积极应对最终会形成跨文化优势。当承载着差异性文化的双方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会自觉不自觉地去学习了解对方,久而久之在工作实际中便会主动考虑双方文化的差异,形成新的、适合项目发展的一套项目管理模式,最终形成国际工程项目承包商特有的跨文化优势。

3)跨文化风险的存在有利于提高承包商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众多文化在工程项目实践中互相作用,在给承包商管理施加压力的同时也给承包商带来了机遇和宝贵管理经验。长期下来,承包商经历了各种类型、多种文化作用下的工程项目,这对承包商适应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内外部环境能力的提升必然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

2.1.2 跨文化风险对国际工程项目的负面影响

1)跨文化风险加大了管理难度。对来自异质文化背景的项目成员的管理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有着自身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在工作中较难形成统一化的管理。跨文化风险的各项影响因素均会对项目绩效的顺利实现产生影响。

2)跨文化风险影响项目决策效率。从项目管理者制定决策的角度出发,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员的价值观念存在明显差异,多种决策风格的存在导致决策难度增大。从决策时执行角度出发,不同项目成员对决策的理解、执行、责任感以及对管理人员的服从程度都是不一样的,这些都会降低决策实施的有效性。

3)跨文化风险导致管理成本增加,降低项目的预期收益。跨文化风险的存在给国际工程承包商的项目管理成本带来了压力,无论是从员工薪酬、排班的角度,还是从人员沟通、组织协调和监管的角度,归根到底都在增加承包商项目管理的成本。但是要想工程项目顺利开展,这些额外的工作又都是必须的,处理不好跨文化风险给项目实施带来的影响,会更大程度地增加项目成本。

2.2 跨文化风险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绩效的影响机理分析

斯蒂芬·P·罗宾斯对文化冲突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总结出5个具体的步骤[8]。本研究将斯蒂芬·P·罗宾斯具有共性的冲突过程理论应用到跨文化风险的分析中,得出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跨文化风险与绩效的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国际工程项目跨文化风险与绩效的作用过程

图1表明了跨文化风险产生需要的相关条件。沟通指的是由于语言或者非语言沟通失效导致的沟通障碍,这是产生跨文化风险的潜在条件。此外,国际工程项目的文化构成导致其组织结构较之国内项目更为复杂,人员管理难度加大。结构意味着专业化分工,越高分化程度的结构越容易产生跨文化风险。个人因素主要包括个人的价值观、宗教风俗习惯等。在国际工程项目中,跨文化风险最集中地反映在个人因素上。

跨文化风险形成之后,通过冲突的形式为成员或者组织所认知,之后感知到跨文化风险的组织或者个人便会表现出应对的相关倾向,包括规避、转移、减轻、接受。各行为主体根据行为意向产生的行为,均会对国际工程项目的开展产生影响。对跨文化风险处理得当能够提升项目绩效,反之则会降低项目绩效。

2.3 跨文化风险对国际工程项目实施绩效影响的表现形式

1)组织管理上的表现形式。在组织管理上,跨文化风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组织协调以及组织人员两个方面。在组织协调方面,主要表现为跨文化组织管理能力与经验不足,即管理人员缺乏国际工程与同类型工程跨文化管理经验,管理较为混乱,管理人员不稳定,给项目组织协调带来难度。

2)合同管理上的表现形式。在合同管理上,跨文化风险主要对合同履行效率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在项目实施阶段,会产生由于跨文化风险带来的合同管理不力等情况,使得合同履行效率低下。

3)目标控制管理上的表现形式。在目标控制管理上,跨文化风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和环境等方面。

3 跨文化风险对国际工程项目实施绩效影响相关关系论证

3.1 理论模型

以本文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跨文化风险与实施绩效关系的理论分析为基础,结合已识别出来的跨文化风险指标,给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理论研究框架

3.2 变量度量

3.2.1 绩效指标的度量

有关工程项目实施绩效评价方法以及指标细化的研究很多。从绩效指标的构建过程来看,有部分指标可以制定量化标准后由专家打分测度,而还有部分指标则需要采用主观绩效测量法进行测度。针对不同的指标特点,本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给出了绩效指标度量标准。在对量表的设计过程中采用单一项目的5度Likert量表,被调查者要求在问卷中就国际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绩效作出评价。采用从很低到很高的5个等级,并进行1~5分的赋分。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绩效的度量指标见表2。

表2 项目实施绩效度量指标

3.2.2 跨文化风险指标的度量

综合考虑风险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本研究采用“风险事件状态法”即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强度的乘积来对识别出的跨文化风险进行度量。不同项目之间千差万别,其受风险的影响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缺乏对跨文化事件的完整性记录,此时只能根据较少的历史数据样本对项目风险频率进行估计,或是凭主观进行判断。为避免主观性带来的偏差,提高结果准确率,可以采用专家调查法。频率的估计采用Likert的五度测度法。在测试风险作用频率时,采用“几乎从不、很少、有时、经常和总是”5个层级划分标准,依次赋1~5分。

风险作用的强度指的是给工程项目实施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本研究由于考虑到跨文化风险中各分项风险事件作用的强度进行精确估计缺乏具体的数据支撑,难以进行精确计算,故而在本研究中对风险作用强度的表征采用专家或者具备丰富项目经验的工程项目经理进行主观评估的方法,同样采用Likert的五度测度法,采用“很低、低、中等、高和很高”5个层级划分标准,依次赋1~5分。频率与强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S1(n),S2(n)表示跨文化风险的发生频率和作用强度;e(n,h,k)是第n个国际工程承包项目测度列表中h类中第k项实测分值;μk的计算结果表示各单一实测项的权重;βh计算结果即为h类权重大小。

项目风险事件状态一般是将上述项目风险发生频率与项目风险强度估计S1(n)和S2(n)相乘得到的,并以此对识别出的单项风险进行度量,公式如下:

因为频率和强度的测试内容相同,本研究将2个表合二为一,具体测试内容如表3所示。

表3 跨文化风险作用频率及强度测度表

3.3 研究假设

基于文献[1]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到,本族文化主义、价值观念差异、沟通以及宗教与风俗习惯风险都会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产生影响,所以,本研究给出以下假设:

H1 跨文化风险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阶段绩效负相关;

H1a 本族文化主义风险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阶段绩效负相关;

H1b 价值观念差异风险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阶段绩效负相关;

H1c 沟通风险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阶段绩效负相关;

H1d 宗教与风俗习惯风险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阶段绩效负相关。

3.4 问卷设计和数据获取

1)问卷设计。本文研究的跨文化风险与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绩效关系问题与项目成员价值观念等主观方面的因素相关,不能进行精确计算,故采用自行问卷设计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收集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高校工程管理方面的教授的意见,并进行整理、归纳、修改,形成问卷设计的终稿。

2)数据获取。本研究调查的数据主要涉及国际工程项目,多以在建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者为调查对象,使得获得的数据更加贴近实际。本研究问卷发放总数达到200份,实际回收172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55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77.5%,问卷的回收率较高。155份样本数量可满足实证研究的要求。

本次调查涉及的项目属性以及答卷人特征如表4所示。

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对跨文化风险与项目绩效关系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在被调查的人员中,13%为高层管理人员,63%为中层管理人员,24%为基层管理人员。

3.5 信度与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对本问卷收集到的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Cronbach’s alpha系数检验分析,软件版本为SPSS19.0。经过数据处理及分析,本问卷的信度水平均在0.7以上,表明这份问卷的答题者对问卷的回答内部一致性较高[9]。各测度1阶因素的信度分析结果见表5。

表4 样本项目的基本信息

表5 各测度1阶因素的信度分析结果

2)效度分析。由于问卷题项的回答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本研究针对结构效度分析采用的是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其中结构效度分为收敛效度和区别效度,均会在验证性因子分析中得到体现[10]。通过计算分析得到的 χ2、χ2/df、GFI、AGFI、CFI、NFI、RMSEA 各项拟合优度指标将作为模型结构效度的检测依据[11]。经检验,各项指标的结果均显示其效度满足要求。

3.6 实证分析

利用LISREL8.2软件对关系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到的结构方程模型如图4所示。通过分析各拟合指标对模型适配度进行评估。拟合优度统计值见表6。

图4 跨文化风险与国际工程项目实施绩效结构方程模型

表6 整体模型SEM适配度统计值

由以上分析可见,该模型具备良好的拟合优度,其跨文化风险作用频率、作用强度与工程项目实施绩效内的所有测度指标均有很好的标准化载荷系数估计值,同时P<0.001,说明该模型具有比较理想的收敛效度。结构模型的测试结果见表7。由表7可以看出:跨文化风险作用频率与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绩效之间是显著相关的(t=-3.062,p=0.000),相关系数为 -0.192,两者负相关,即跨文化风险作用频率越高,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绩效也越差。跨文化风险作用强度(影响程度)与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绩效之间是显著相关的(t=-2.840,p=0.000),而且相关系数为 -0.386,两者负相关,即跨文化风险作用强度越高,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绩效也越差。

表7 结构模型的测试结果

4 结束语

本研究主要对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阶段跨文化风险的影响机理进行了分析,总结归纳出项目实施阶段绩效相关指标,同时设计了跨文化风险与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实施阶段绩效之间相关关系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收集,进行了两者之间相关关系的实证分析。通过分析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从整体上而言,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遭遇的跨文化风险对工程项目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两者负相关。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分析国际工程承包跨文化风险与工程项目实施阶段绩效关系的角度出发,剖析跨文化风险对工程项目实际的影响机理,以国际工程项目管理者应对跨文化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为目的,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具备实践指导意义的管理思路。

[1]周健,杨高升.国际工程承包项目跨文化风险评估机制与应对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23):104-109.

[2]Love P E D,Gunasekaran A,Li H.Concurrent engineering:a strategy for procu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8,16(6):375-383.

[3]Swan W,Khalfan M.Mutual objective setting for partnering projects in the public sector[J].Engineering,Construction and Architectural Management,2007,14(2):119-130.

[4]Stevens J D.Blueprint for measuring project quality[J].Journal of Management in Engineering,1996,12(2):34-39.

[5]丁继勇,王卓甫,Chimay Anumba,等.建设工程项目交付方式与项目绩效研究综述[J].土木工程学报,2014(4):131-144.

[6]Department of the Environment,Transport and Regions(DERT):KPI report to the minister for construction[R].UK:KPI Working Group,2000.

[7]赵新博.PPP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8]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孙健敏,李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81-299.

[9]Nunnally J,Bernstein I.Psychometric theory Applied[J].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95,19(3):303-305.

[10]Anderson James C,Gerbing Davie W.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practice:A review and recommended twostep approach[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8,103(3):411-423.

[11]田晖.中外合资企业跨文化冲突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中国境内合资企业的实证[D].长沙:中南大学,2009.

猜你喜欢
跨文化工程项目问卷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问卷你做主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成套集团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