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的力量

2015-08-03 19:51邢朝国陆亮
人口与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社会交往新生代农民工

邢朝国++陆亮

摘要:社会交往如何缩减群体间的主观社会距离是一个尚须探究的议题。基于对北京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双向主观社会距离的经验研究,文章发现,北京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之间的社会交往水平越高,彼此的评价会越积极,主观社会距离也会越小。研究表明,在群体间的社会交往对主观社会距离的作用机制中,社会评价是一个中介变量,即社会交往有助于提高群体间的积极评价和主观接受程度,从而缩减群体间的主观社会距离。研究结论验证了社会心理学经典的“单纯接触效应”。据此,在社会公共领域为城市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提供社会交往平台、去除对流动人口的污名,是促进城市本地居民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可行途径。

关键词:北京市民;新生代农民工;主观社会距离;社会交往;社会评价

中图分类号:C9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4-0052-08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4006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距离是群体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经典议题。从概念的发端来看,社会距离原本意指不同阶级之间的客观差异,后来被赋予了主观性色彩,用来强调群体之间的心理隔离状态[1]。尤其是自20世纪20年代以帕克(Park)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用社会距离来研究美国社会的种族关系,社会距离更是有了明确的客观空间距离和主观心理距离之别,二者共同反映种族之间的亲近程度,并且帕克认为主观上的距离可以像客观的空间距离一样进行测量[2]。沿着帕克的研究脉络,鲍格达斯(Bogardus)开创性地用量化的方式来描述人们的主观心理距离,即让被访者评价自己在各种关系状况下对其他群体成员的接纳意愿,形成了后来学界广泛使用的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3]。作为对鲍格达斯社会距离量表的补充,李(Lee)等人提出了反转的社会距离量表,让被访者评价他者对自己的接受程度,而不是询问被访者对他者的接受程度,使得社会距离的测量方法更为丰富[4]。

作为测量群体间相互接受程度的方法,社会距离量表也被广泛应用到中国城市居民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的关系研究中。经验研究表明,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之间的社会距离在拉大[5], 彼此之间的自愿性隔离程度很高[6],这突出体现为农民工的聚居和集中化就业[7]。值得注意的是,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社会距离具有不对称性——市民对农民工的社会距离要大于农民工感知的社会距离[8]。

对于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社会距离的影响因素,研究者们关注的变量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社会人口学变量,如性别、年龄、婚姻等;另一类是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如受教育程度、收入、职业、阶层;最后一类是社会关系网络变量,涉及社会交往、社会资本、社区参与等[8-11]。在这三类变量中,社会人口学变量通常是模型的控制变量,社会经济地位变量和社会关系网络变量则是解释社会距离的自变量。就社会经济地位变量而言,一个基本的观点是,市民的社会阶层越低,其与农民工之间的社会距离越大,这是因为社会阶层地位越低的市民与农民工在就业方面的竞争越大;从农民工的角度来看,受教育程度越高、认为自己家庭经济地位越好的农民工感知到的社会距离越小[8,10]。

对于社会关系网络变量,研究者们的一个共识是,社会关系网络有利于缩小农民工和市民之间的社会距离。即那些朋友圈中有市民的农民工感知到的社会距离小于没有市民朋友的农民工,与市民打交道频次越高的农民工感知到的社会距离越小[8]。对此,常见的解释是,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规模的扩大、与城市居民交流的增多,会增进他们与城市居民的沟通和了解[5]。更近的研究表明,社会资本通过影响本地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偏见以及改变农民工个人的身份认同(是否是城里人),从而有助于缩小二者之间的社会距离,具体而言,“本地居民和农民工通过更紧密的联系将对方容纳到自己的社会网络中来,从而丰富了各自的社会资本。双方联系更密切有助于了解对方,一方面能够消除各自的偏见对交友意愿的负向影响,另一方面能够改变农民工因身份认同带来的‘自卑感而自我隔离不愿意与本地居民交友的状况”[10]。

上述研究告诉我们,社会关系网络的确有助于减小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主观社会距离,并且这种作用的机制是: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降低偏见(市民与农民工双方)/消除自卑感(农民工)——提高社会交往意愿——缩小主观社会距离。但这样的因果关系链条并没有解释清楚社会交往意愿的提高、社会交往频率的增多如何对群体间的主观社会距离产生影响?进一步来说,社会交往的增多为什么会影响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主观亲近程度、提高双方之间的接受程度?这中间的机制是什么?

二、社会交往与社会距离:机制与假设

以往的研究已经多次验证社会交往有助于缩小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社会距离。本文探讨的议题则是社会交往如何影响社会距离,即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社会交往为什么有助于缩小双方之间的主观社会距离?从更一般的意义上讲,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究竟会改变什么变量从而影响彼此之间的接受程度?

从社会心理学层面来看,单纯的多次接触刺激物会作用于人的潜意识(subliminal),从而影响人对刺激物的接受程度,呈现出经典的“单纯接触效应”(Mere Exposure Effect)——即单纯的接触有助于提高个体对刺激物的接受和好感[12]。单纯接触效应被社会心理学家多次验证[13], 例如莫纳汉(Monahan)等人的实验发现,重复5次接触刺激物(repeatedexposure condition)的被试者对刺激物的积极评价要高于只接触一次刺激物(singleexposure condition)的被试者,并且被试者对多次接触刺激物的积极印象和评价会扩散到与其相似的对象上[14]。另外,经验研究表明,单纯接触效应对于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类型的刺激物都广泛存在[15]。

根据单纯接触效应,本文认为,市民与农民工之间社会交往的增多有助于提高彼此之间的积极印象和评价,从而增进双方的主观接受程度,这便是社会交往影响社会距离的机制所在:社会交往的增多——积极印象和评价——提高主观接受程度、缩减主观社会距离。由此,本文提出以下研究假设。

猜你喜欢
社会交往新生代农民工
微信对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影响研究
网络化时代的技术赋权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新生代农民工犯罪与第一代的比较研究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核心能力发展探析
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思路
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因素的分析
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