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出血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2015-08-03 05:59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脑出血科室高血压

乌 云 (武警内蒙古总队医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30)

0 引言

当代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急诊,实行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对患者的预后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1].近几年,我院积极实行优化急诊护理程序,特别是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救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38~80(平均61.5)岁.发病到入院的时间为1~11 h.收纳标准:所有患者全部被确诊为高血压出血,且经头颅CT或者MRI检查均证实为脑出血.排除标准:头颅外伤导致出血者;其他医院转入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0)与实验组(n=40).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到入院时间、文化水平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则实行优化后的急诊护理措施.一旦接到急诊电话,科室要马上成立急救护理小组,且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肢体活动情况等,然后通过简洁的语言迅速询问患者的既往史、药物应用情况等,最后实行相关处理措施.对于颅内高压的患者,要马上行脑室或者血肿穿刺减压术.

1.3 观察指标 认真记录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急救时间、急救存活例数与死亡例数,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与存活率.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 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与急救时间都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l).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救治指标比较 (n=40,± s,min)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救治指标比较 (n=40,± s,min)

aP <0.05 vs对照组.

组别 分诊评估时间 急诊停留时间 急救时间实验组 0.49 ±0.31a 8.78 ±2.09a 39.51 ±8.45a 1.53 ±0.45 15.61 ±2.77 52.81 ±10.27对照组

2.2 两组患者抢救结局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低于实验组,致残率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表2 两组脑出血患者抢救结局的比较 [n=40,n(%)]

3 讨论

当前对我国居民生命健康构成威胁的一种最严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且该病导致脑出血的机率较大[2].据相关资料显示,所有脑出血中大约62%是由高血压造成的,且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与病死率特别高.依据临床报道结果[3]显示,20%左右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会死亡,大约40%的脑出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都显著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后的急诊护理程序可以显著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致残率与病死率,其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急救的“黄金时间”是患者受伤后的60 min.因此要增加急救效率的提升力度,这对于急救的结果起决定性作用.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急诊停留时间、分诊评估时间与急救时间都显著高于实验组,这充分表明实验组在提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伤后急救效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实验表明,实行急诊护理程序可以显著提高急救效率,从而有效改善急救结局,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与传统的急诊护理模式不同的是急诊护理程序摒弃了“被动模式”,由“被动”变“主动”.通过这一改变可以显著提高急救效率,从而全方位调动护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院施行急救护理程序后,逐渐总结出了提前安排、快速评估、尽早手术的原则,也就是一旦收到入院通知,马上进行安排,快速成立相关救治小组,且做好手术等准备,从而为迅速评估与尽早手术打下基础.讯速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在第一时间内抢救患者的生命,且最大程度的利用患者伤后的“黄金时间”来治疗[4],争取在伤情没有发展之前行手术治疗从而可取得更理想的救治效果.本实验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救过程中,不仅要坚持提前安排、快速评估、尽快手术的原则,还要针对性的锻炼各部门科室间的配合程度.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急救需多个科室之间的配合共同进行,包括急诊、麻醉、脑外、后勤等,因此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各部门科室间的默契配合.医院接到入院通知,各部门科室就要马上行动起来,彼此分工协作,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优化后的急诊护理程序,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急救效率,还可以缩短分诊评估时间与急诊停留时间,且能够取得较好的救治效果,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水平,在临床上应予以推广.

[1]吴 荣.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1,10(8):41-43.

[2]燕玉芹.脑出血昏迷患者43例急诊护理效果观察[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2):143-144.

[3]吴在德.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26-628.

[4]冯丽昌.急诊护理程序对颅脑损伤患者康复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4):3201-3202.

猜你喜欢
脑出血科室高血压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全国高血压日》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