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行业需承担起城市生态修复的重任

2015-08-03 05:03杨恒
园林 2015年7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生境乡土

文·图 ◎ 杨恒

园林行业需承担起城市生态修复的重任

文·图 ◎ 杨恒

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增加了城市的数量,也扩大了每一个城市的占地面积,过度的城市化进程不仅侵占了自然环境原有的完整生态结构,还直接导致了生物赖以栖息的生境破碎化。于是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生态系统功能日渐丧失,人工对环境维护的成本逐渐加大,但仍旧入不敷出,环境恶化日益加剧。

图片说明

1. 紫云英花开盛况

城市生态恶变不仅危及自然界生物的生存,也对人类的生活带来诸多灾难,沙尘暴、内涝、热岛效应、冰雪灾害以及近年来不断加重的雾霾天气等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已经超越生活质量层面的需求,而直接上升到对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

这一现行危机挑战着城市建设相关的每一个行业,调整城市整体规划以扭转大环境恶化的势头已是当务之急。以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原生动力的园林绿化,也开始逐渐将城市生态环境修复定为主要的规划建设目标。

2. 这样的油菜花开能为蜜蜂、蝴蝶等小昆虫提供栖息环境和食物

园林设计尊重自然本来的面貌,以及发生和演替规律。设计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原则,以保护和修复原生境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为规划思想,在此基础上,兼具美学价值和游憩功能,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园林行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开始走向成熟的表现,也是从古至今国内外众多园林和生态学者一直力推的“生态园林”思路,这将逐步发展为园林规划与建设的主流。

近年来,陆续有大型园林企业与生态科研机构合作,构建城市生态修复平台,业务领域涉及生态城市规划、河道修复、湿地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土壤恢复、公路边坡生态修复、水污染治理等的研究与应用,著名的有东方园林、棕榈园林、铁汉生态等上市园林公司。

园林结合生态(生态园林)是大势所趋,是当下环境危机的迫切需求,那些一味追求视觉美观而不考虑原有自然环境结构和功能维护的设计工程,比如填埋湿地造园、大树进城、大面积单一草皮种植、弃用原生植被而引用外来树种、频繁更换景观、在干涸的河道里种树等大手笔改造,不仅不利于城市宜居环境的营造,反过来会加剧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加重城市的生态负担,这样的建设如今仍大量存在,必须在行业标准中加以摒弃。

3.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奥海风光

园林人务必形成共识,大树进城和挖掘山林之树的绿化方式是破坏生态的不可持续性,是城市对乡村的掠夺,属于城乡两级分化的诸多表现之一,无论是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还是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可取的。在园林从业者们自觉遵守道德准则的同时,国家需立法禁止大树进城等乱采乱挖行为,并务必加强监管。

生态园林的规划注重原生植被的保留和恢复。原生植被即我们通常所指的乡土植物,但广义的乡土植物又不单指原生植被,还包括同一气候区下的相似植被类型,这类植物能适应各自的生活环境,能经种子采集培育驯化完成生境交换,营造美丽的近自然植物景观。这种人工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本地环境的生物多样性,可由专业人士以苗圃的形式开展繁殖培育,以满足不同形式的造景需求。但切不可由此破坏两地原生境。

4.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人工湿地,野草也是一道风景

以乡土植物为绿化主体是生态园林的首要前提。在园林建设中保留和合理配置乡土植物能实现植被的自然演替,从而减少水、土、肥等资源消耗,与环境融为一体的乡土植物群落能长期维持动态平衡的稳定结构,持续发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净化水体、减少噪音、降低温度、充分截留利用雨水(防洪)、增加空气湿度、为动物提供理想的栖息场所、保持并增加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生态系统应有的生态功能。

城市小动物的回归便建立在乡土植物回归的基础上,比如各种鸟类、蛙类、松鼠、黄鼬、刺猬,以及蜜蜂、蝴蝶、蜻蜓、蜗牛、瓢虫等小昆虫,植物为这些动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栖息地环境和食物,使得动物能够安全地在城市中生活及繁衍后代;动物反过来促进植物的生长、繁殖与传播,彼此相互作用形成能持续自我更新的健康的生态系统,营造出更好更宜居的生态环境。

园林设计应该将吸引和保护城市的原生动物纳入重要考量,以打造完整健康可持续的生态系统为建设目标。

5. 大片的芦苇、香蒲、莎草、菖蒲等包围的湿地,犹如闻得到青草的清香

杨恒川西北大山里走出来的姑娘,怀念故乡的山山水水,常在自然野趣里寻见乡愁。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目前正从事生态保护工作。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生境乡土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枣树适应干旱生境研究进展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微探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生态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探究
宜春区域南方红豆杉生境及其生长量分析
浅议生态园林和城市环境保护
生态园林理念在居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金秀瑶族长鼓舞传承的文化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