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操作中探究 在体验中提升

2015-08-04 09:21潘徐丽
小学教学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分母新知直观

潘徐丽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课堂上合理安排动手操作活动,组织学生在操作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有的数学课堂上教师组织的活动看上去热热闹闹,学生的活动时间也很充分,但是学生的操作浮于表面,效果甚微。这种现象的出现归根到底,还是缺乏对动手操作目的的认识,为操作而操作,有形式无实质。那么,小学数学课堂中应怎样适时安排动手操作活动,如何加强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思考。

一、在初识新知处操作,变未知为已知

学生在探究新知时,已有的知识结构、经验和教学内容无法直接解决问题,新旧知识之间还不能进行迁移应用。教师应恰当利用新旧知识的差异,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的直观感知。

例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时,学生只接触过20以内的退位减法,原有的减法经验无法解决,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形成了积极的探索欲望。这时如果单纯地从数的角度展开教学,对一年级学生会过于抽象,学生无法抽象概括出这类计算的方法,更无法明晰其算理,学生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这时,安排学生借助小棒动手操作的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在直观和抽象之间建立联系。第一次操作活动是“30-8,属于“几十减几”,它是退位减法的特殊情况。学生在直观操作中发现可以摆3捆小棒,拆开一捆,拿走10根里的8根,剩下2捆带2根,共22根。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先要拆开1捆?”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操作过程抽象、概括为30减8的计算方法:10-8=2,20+2=22。为继续探究新知的一般形式作铺垫。第二次操作活动是“34-8”,属于“几十几减几”。学生在操作中发现4不够减8,产生认知冲突,形成积极探究的欲望。利用第一次积累的操作经验,学生想到还是要拆开一捆,将十位的1个十变成10个一才够减8,但拆开后算法是多样的。在呈现多样化的操作和计算过程后,引导学生比较、发现操作中的共同点,都是要拆开一捆变十位上的1为个位上的10,从而突破难点“退一作十”。整个新知的探究过程,学生都是借助操作活动,直观理解算理,形成具体算法,变未知为已知。

二、在认识关键处操作,变了解为理解

教学中有很多关键的地方,如果对这些关键问题简单告知,学生可能从形式上会有所了解,但很难对知识的本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教师必须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法则,在认知的关键处,精心设计和组织有针对性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真正获得结论。学生只有经历探索的过程,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进步,才能对数学的概念、关系、法则真正理解。

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要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非难事,学生也许通过其他途径了解了这个结论,但教学中如果只是将这一结论简单地告知学生,学生还是无法从本质上理解其内涵。因此,本课的教学关键就是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归纳,发现结论。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是不是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组织学生讨论:可以用什么方法验证这个猜想?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可以用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比一比等方法,对不同的三角形进行验证。这里,教学的关键就是引导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亲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这样学生对新知的印象会更加深刻,真正实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当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遇到如“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分成的每一个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把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成一个三角形,拼成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能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或两个钝角的三角形”等相关问题时,就能举一反三、正确理解了。正因为在教学的关键处,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了主动建构新知的过程,经历了大胆猜想、动手操作、验证发现,所以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自然更加深刻。

三、在知识易错处操作,变错误为醒悟

华应龙老师说过:成功、失败都是经验。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或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要将学生的错误变成有价值的教学资源,要在易错点为学生制造认知冲突,在操作中获得表象,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概括,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外显的动作过程和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操作中进行思维碰撞,在质疑争议中实现自觉纠错,达到正确建构知识的目的。

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学生常常会遇到如图1的问题:将梯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

[\&\&\&\&\&\&\&\&\&\&\&\&\&\&\&\&\&\&\&\&\&\&\&\&\&\&\&\&\&\&\&\&\&\&\&\&\&\&\&\&\&\&\&\&\&\&\&\&\&\&\&\&\&\&\&\&\&\&\&\&\&\&\&\&\&\&\&\&\&\&\&\&\&\&\&\&\&\&\&\&\&\&\&\&\&\&\&\&\&\&\&\&\&\&\&\&\&\&\&\&\&\&\&\&\&\&\&\&\&\&\&\&\&\&\&\&\&\&\&\&\&\&\&\&\&\&\&\&] [①][A][\&\&\&\&\&\&\&\&\&\&\&\&\&\&\&\&\&\&\&\&\&\&\&\&\&\&\&\&\&\&\&\&\&\&\&\&\&\&\&\&\&\&\&\&\&\&\&\&\&\&\&\&\&\&\&\&\&\&\&\&\&\&\&\&\&\&\&\&\&\&\&\&\&\&\&\&\&\&\&\&\&\&\&\&\&\&\&\&\&\&\&\&\&\&\&\&\&\&\&\&\&\&\&\&\&\&\&\&\&\&\&\&\&\&\&\&\&\&\&\&\&\&\&\&\&\&\&\&] [①][②][A][图1][图2][\&\&\&\&\&\&\&\&\&\&\&\&\&\&\&\&\&\&\&\&\&\&\&\&\&\&\&\&\&\&\&\&\&\&\&\&\&\&\&\&\&\&\&\&\&\&\&\&\&\&\&\&\&\&\&\&\&\&\&\&\&\&\&\&\&\&\&\&\&\&\&\&\&\&\&\&\&\&\&\&\&\&\&\&\&\&\&\&\&\&\&\&\&\&\&\&\&\&\&\&\&\&\&\&\&\&\&\&\&\&\&\&\&\&\&\&\&\&\&\&\&\&\&\&\&\&\&\&] [①][②][A][\&\&\&\&\&\&\&\&\&\&\&\&\&\&\&\&\&\&\&\&\&\&\&\&\&\&\&\&\&\&\&\&\&\&\&\&\&\&\&\&\&\&\&\&\&\&\&\&\&\&\&\&\&\&\&\&\&\&\&\&\&\&\&\&\&\&\&\&\&\&\&\&\&\&\&\&\&\&\&\&\&\&\&\&\&\&\&\&\&\&\&\&\&\&\&\&\&\&\&\&\&\&\&\&\&\&\&\&\&\&\&\&\&\&\&\&\&\&\&\&\&\&\&\&\&\&\&\&][①][②][A] [图3][图4]

学生的错误屡见不鲜,图2至图4便是学生常会出现的三种典型错误。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与问题的抽象性之间存在冲突。对于四年级学生而言,没有任何实物作为参照,学生空间观念的积累还不够,一下子就要在脑海中描绘出梯形旋转后的样子并画出来,难度确实不小。教学时,教师可在学生这易错处,用纸片做成的梯形让学生尝试旋转操作,并引导学生抓住“点”“线”的位置变化特征,化难为易,知难而“退”,有效弥补学生现有的空间观念和题目要求之间的脱节。学生在操作观察中发现,梯形旋转中,关键的点是旋转的中心点A,关键的线是梯形的上下两条底边。学生经历了直观操作,很容易明确旋转点A的位置没有变化,上底和下底旋转后分别在方格纸的哪条边上,各应画几格,梯形斜着的腰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最后,再组织学生比较操作前和操作后的图形、错误和正确的画法,使学生在反思中形成对错误的觉醒。这里,教师就是在学生最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进行直观操作,在操作中学生的思维从形象走向抽象,在形象思维中把握图形旋转的本质,积累了空间观念,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学生就能脱离操作,在大脑中自觉抽象形成旋转后图形的表象,大大降低画图错误的概率。

四、在认识偏差处操作,变片面为完善

郑毓信教授曾强调:“所说的‘重组或‘重构往往意味着用一种新的观点去看待一件熟悉的事物,从而也就常常意味着观念的重要变化或更新,甚至是用完全不相容的观点去取代原先的认识。”学生常常定势地采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去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便问题有些变化,依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但由于学生知识经验偏差、思维方式不合理、学习习惯不良,或是首因效应等因素,难免会造成思维的困顿、游移,使得学生成为自身思维的“绑架者”,这就是认识偏差。这种现象并不奇怪,相反,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这种认识偏差,善于利用这种认识偏差,自然、无痕地将学生引入矛盾冲突中,在动手操作中自主体验,自觉更新原观念,让片面的认知结构得到完善。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部分学生因整数、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负迁移,会出现用分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的现象。表面上看是学生没有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方法,而究其归因是学生不能深刻理解分母的意义,对加减法的意义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课堂上,教师要正视这一认识偏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自己的结果。学生的汇报有通分,有分数化小数,有估算,也有错误的方法。这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如何验证结果的对错。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讨论,教师再结合长方形纸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并理解异分母分数之所以不能直接相加减,是因为分数单位不同,只有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则进行计算。上述过程中,完全是学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且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借助操作,从本质上认识了异分母分数加减的计算法则,将认识上的偏差及时纠正并完善。如果没有学生亲历的操作体验,学生或许能从形式上知道应先通分,但不能真正理解为何要通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主动探究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有效促进学生直观上理解数学知识,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建构数学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解放学生的双手,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并通过直观形象来深化抽象的内容,使学生在操作中探索新知、把握知识本质、提升思维品质。

猜你喜欢
分母新知直观
生活新知
生活新知
“去括号与去分母”能力起航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简单直观≠正确
根据计数单位 直观数的大小
几何直观,相时而动有讲究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
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