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建设推动生态文明发展

2015-08-05 18:06张雷李会玲
绿色科技 2015年6期
关键词:和谐发展制度建设生态文明

张雷++李会玲

摘要:指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务必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结合,“五位一体”地建设伟大中国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综合推进,循环良性发展。微山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有了一些初步探索,从考核体系,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消减污染物排放,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快生态县建设,建设人工湿地,抓好生态修复与保护,引导公众参与,加强舆论监督等方面着手,健全了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进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推进措施;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01503

1 引言

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微山县位于山东省南部,总面积1780km2,其中南四湖面积1266km2,占全县总面积的2/3,入湖河流53条,流域面积3.17万km2,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必经之地,保护水质安全,加强生态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微山坚持保护生态与加快发展相统筹,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环境保护,在保护环境中实现循环发展。

2 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意义

生态建设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体质改革、观念转化和能力建设去促进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其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体现。这就要求经济社会发展应着眼于人的发展和进步,不能只把眼睛盯在经济总量的增长上,而忽视人的生存状态的完美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其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有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环境。其三,近年来微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建设生态县列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

(2)建设生态文明、加强环境保护既是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发展的有力支撑。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就是发展问题,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当前,微山正面临调整产业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加速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可以促进房地产业、休闲观光业、商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水污染防治,湖水环境质量逐步好转;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循环型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物流业等行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人民的文明意识和整体素质。

(3)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是人民群众生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近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快增长,有效改善了人民生活,但是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食品污染等问题依然存在,由环境污染引发的信访也呈上升趋势。这就提醒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各类环境问题。

3 当前微山县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发展的总体势头很好,但在加快推进以城市化为主导的率先发展战略中,环境保护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一些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根本性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

(1)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污染物新增排放量难以消化,结构性污染依然突出,污染减排压力不断增大。

(2)整体环境质量不高。全县水污染防治工作与南水北调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区域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三尘两气”(烟尘、粉尘、扬尘;工艺废气、汽车尾气)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城区空气环境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

(3)环境执法还存在着以下薄弱环节。一是有些环境执法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环境执法工作职责不明确,工作不积极、不主动,甚至有些执法人员还充当企业的保护伞;二是环境监管薄弱,执法不到位。一些地方纵容、迁就环境违法行为,对发现的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不大,甚至该罚不罚,以收代罚,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无法追究,尤其是,严重存在着重项目审批,轻“三同时”监管;三是环境执法不规范。没有形成制度化、经常化、数字化,在环境监管中,多是以事后查处(出了环境事件后再查处)、被动查处(人民来信、群众举报后再查处)、集中查处(搞突击性的检查活动)为主,而实际上企业已经排放了大量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四是执法能力薄弱。由于本县地处湖区,南北战线狭长,环境监管面广、量大、点多,监察力量明显不足,繁重的环境执法任务与薄弱的环境执法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4)个别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存在着重发展、轻环保的思想,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有的企业偷排偷放和超标排污现象时有发生。

4 坚定不移地走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之路

(1)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改造传统产业,广泛推行清洁生产和环境认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降耗,构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经济体系。发展以“节能”为主题的船用风力发电机、LED灯、霓虹灯带等高新技术产品,加大内河航运业、船舶制造、生物制药的开发力度,发展湖区新型产业。目前,微山新能源企业发展到20家,项目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动汽车、LED新光源等多个领域。推动工业园区和有条件的企业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引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淘汰落后产能,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及垃圾排放量。

(2)以实现污染减排,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努力改善生态环境。污染减排作为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落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消减任务,微山化学需氧量比去年减少5.84%,氨氮排放量减少9.38%,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2%,氨氧化物排放量减少15%。

加快减排工程建设。稳定运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乡镇小型污水处理站。乡镇综合养殖场、生猪养殖场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污工程建设加快,推动农业源减排。加强水泥脱硝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督促水泥企业建成并完善水泥降氮脱硝相关设施,进一步提高水泥脱硝效率。加快结构减排。切实加强新建项目管理,所有新、改、扩建项目都要严格执行新上项目总量控制制度,减少新增排放量。先后关闭微山湖煤电公司、昊福集团化肥厂等8家“两高一资”的企业;清理取缔100多家土小生产作坊。

加快水污染防治步伐。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源深度治理、中水回用、流域综合整治等多项环保重点工作,全力构建“治用保防控”治污体系,建立水质达标的倒逼机制。一是深化工业点源治理,对重点减排工程企业,加大督导力度,督促企业按时完成治理任务。二是采取综合治污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小锅炉和砖瓦窑的淘汰力度;加大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提高规模化养殖比例,加强农业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大淘汰黄标车,进一步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加快流域污染综合防治项目进度,推进老运河、小新河水污染综合整治。三是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监管。加大对排污企业的监测和检查频次,对部分排污量大、治污进度缓慢的企业,逐一落实整改措施。

扎实推进蓝天工程,依法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燃煤污染防治,引进脱硫除尘治理技术。加快集中供热管网配套建设,扩大集中供热范围;控制工业废气排放,对小型燃煤炉具(特别是城区燃煤小锅炉)逐步实行淘汰、升级改造和更换清洁燃料,大型燃煤锅炉严格执行国家排放标准,淘汰集中供热燃煤取暖锅炉。做好夏秋两季全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

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对老化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整改,淘汰落后的处理工艺和设施;建立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联合执法机制,建立案件移送制度,堵截环保违法行为查处的漏洞,形成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合力。全面核发排污许可证,继续加大对各类违法排污企业的专项整治力度。以污水处理厂和电厂脱硫、水泥厂脱硝设施、重点污染源防治设施、各类环境自动监控系统为重点,深入开展执法监管。建立明查暗访与群众举报、环境执法与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依法查处擅自停用污染治理设施、违反环境法律法规的起因。狠抓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正常稳定运行,提高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

(3)全面推进生态县建设。建立刚性的评价机制和硬约束,改变唯GDP的观念,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与责任单位负责人签订责任书,明确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定期调度检查《生态县建设县长目标责任书》的落实情况,确保各项重点工作能够按时间节点完成。按照近中远相结合、突出近期的原则,建立健全生态县建设项目库,大力争取中央环保资金支持,推进重点生态项目建设。做好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保护工作。积极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优美乡镇”等系列生态创建工作。坚持重点开发、梯次推进、市场化运作的路子,微山县以“生态立县”为主轴,大力实施“旅游名县”战略,以创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5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明城建设为契机,把发展生态游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加快推进微山岛、南阳古镇、微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等一批重点景区和生态项目的人文景观等配套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以运河文化和珍贵的湿地资源为背景,整体打造区域旅游度假中心。加强与高铁沿线城市和重要客源市场的对接合作,依托中国微山荷花节品牌效应,连续多年成功举办微山湖湿地论坛、贺年会等文化推广活动。

(4)抓好南四湖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制定优惠政策,逐步退耕还湿、退池还湖、退渔还湖,对湿地采取有效可行措施加以保护。完善新薛河人工湿地示范区工程建设,扩大退耕还湿3500亩。监测表明,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系统在植物茂盛期对COD去除率约为50%,对总磷去除率为60%,对氨氮去除率为65%,有效地缓解了水污染与富营养化程度,使南四湖生态功能逐步得到恢复,水生动植物量明显增加。在高楼乡鹿口河入湖口建设5000亩;在夏镇、昭阳、韩庄、微山岛、南阳等乡镇保护恢复湿地10万亩。十二五期间争取保护恢复30万亩。

(5)以引导公众参与,提高全民生态素养为依托,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突出培养生态文明社会风尚,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培育和倡导生态文明理念,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保护母亲河日、科技周、植树节等时机,组织开展论坛、讲座和竞赛等活动,在全社会普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公众喜闻乐见、参与性强的主题实践活动,从而更深入地做好环境友好型社会创建工作。加强培训,提升干部环境意识。开展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是促使生态文明理念尽快进入管理层、决策层的主要渠道之一,将环境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并积极推动。

大力宣传建设新农村为农民带来的各种好处,全力推进农村连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让农民感受到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使农民积极参与到各种环境治理和生态村建设的工作中。

积极开展创建“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美丽乡村建设”活动,通过改善、优化、美化、绿化人居环境,倡导生态文化,鼓励绿色消费,逐步在社区、村庄、学校中形成良好的绿色文明生活、道德氛围和社会文化。

参考文献:

[1]刘绵勇.关于大洼县生态农业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1998(12).

[2]张元渊.浅议有关生态县的建议规划研究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4(33).

[3]张厚美.实现减排目标还需要做哪些[N].中国环境报,2014-03-20(2).

猜你喜欢
和谐发展制度建设生态文明
慢生活:快节奏时代的减压良方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加强校园人本管理 营造和谐育人氛围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