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结合

2015-08-11 03:54郑桥颖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介绍学案导学主体地位

摘要:学案导学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导”统一起来,既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本文结合当前高中阅读教学的情况介绍学案导学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现状,并分析其理论基础和推广实施的必要性,以期对我国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所帮助,使其能够健康蓬勃地发展。

关键词:学案导学 高中英语 结合 主体地位 介绍 交流

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很长一段时期都在“如何教”的问题上纠缠,然而大量的研究证明有效的语言学习应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而在我国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学生总是在被动地听、背、记、练,作为知识的灌输对象,他们长期处在被动的学习记忆地位,缺乏自主的学习能力。学生不仅不会自主参与学习,而且没有机会自主参与学习[1]。这就急需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培养和训练,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就在此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一、关于“学案导学”

所谓学案,就是导学方案,即年级组的英语教师集体备课,经过研究、讨论、统一体例后编写的成果。这份导学方案将在每一单元的新课程上课前发放到学生手中,学生可先根据方案的要求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发现并收集遇到的问题,再反馈到课堂,后经过老师的点拨来掌握英语的基本知识,形成语言学习的技能[2]。学案导学的大致教学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收集问题——质疑并经过课下讨论——课上问题反馈——老师针对重难点精讲——达标测试——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学案导学以师生共用的导学方案为载体,及时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既优化了师生关系,重视了学生个体的个性差异,又引导着学生自主阅读、独立思考。

这种“先学后教,学案导学”的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来源是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包括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元认知理论等等。罗杰斯曾指出,在学习的过程中,其学习的最主要核心点是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求知需要而进行相对应的教学,即“因材施教”,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学生们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环节上,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教授;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为主,教师的辅导方式不应该是灌输性、强制性的,而应该是引导性、辅助性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应该认识到所要学习的文化大背景,比如在英语阅读当中需要了解阅读当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在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更好地理解文章意图,学生作为知识的建构者将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教师在建构的过程中起到的将是示范者、启发者、组织者的作用[3]。综上所述,在学案导学的操作过程中,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将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元认知发展水平、教师的指导策略以及教材的难度等。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导学方案的设计原则

在“先学后教,学案导学”这种创新阅读教学模式中,学案作为师生共用的交流教学载体,尤为重要。所以,英语导学方案编写之前要有基本的指导思想,即教师应以学案为载体为学生设置建构性的学习情境,并且一定要从学生的知识建构和学习需求出发,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思维过程中的困惑和快乐,用学案把学生的经验结构、课堂教学结构和教材知识结构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地实现课堂学习的效益。

1.问题驱动原则

学案在问题的设计上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实际的同时要能够拓展和深化,适合学生的思维水平的同时要有所拨高,问题的设计难度上要体现出“磁性”,使学生并不能够简单容易地获得结果,造成他们的认知冲突和认知悬念,诱发他们潜在的解疑潜能,以问题为驱动带动学生的思维[4]。例如设计When does the UN set up?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the UN in your life?等等一系列能引发学生极大思考兴趣的问题。

2.构建性学习原则

构建性学习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学案的设计上也应该与学生的认知结构挂钩,注重他们的自我监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如在每个单元的Understanding difficult sentences的学习中,教师可先把难词和短语、语法点给学生列出,然后要求学生用已有的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分析。学生可提前自行查找上下文、翻阅语法书、查阅英语字典确定准确释义等,在这些基础上还可要求进行难句仿写,这一过程将非常有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3.趣味性学习原则

英语导学的设计,不仅仅是对语言技能的习得,更是对特有文化背景的了解,坚决摒弃把英语看做“工具”的陈旧观念,要重视趣味性知识的设计。学案的设计要重视把枯燥单一的教学变为生动有趣的教学,从而将学生的被动接受学习变为学生能够自主能动的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心理,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将扩散思维融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在教授英语单词的时候,以该单词为基础,进行相应的典故和故事发散,这样不仅可以学习到本身的英语单词,还可以掌握和了解更多相关联的英语单词,并且能了解相应的故事情节和背景知识,这样就把单词教学变为一种文化教学。如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节日,某节课如果涉及到一些节日的话,老师就提前把相关的节日都总结在学案上让同学们了解,上课时还可带领同学们学习各国节日的单词,并与自己国家的节日传统相比较,这样在学案设计上的互动活动开展多了,素质教育的教学便可以成为高中英语教学的常态[5]。

4.目标明确具体原则

学案在导学时只有具备具体、明确的目标,在课堂上教学时才能相互呼应,可操作性强,从而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某节课的具体学案设计如下(以人教版选修八Unit2 Cloning为例)。

(1)学习目标

英语阅读的基础目标:学生需要在课前提前浏览预习,并且掌握该篇英语阅读的所有生词和短语,还要掌握文章中所用的英语语法和该篇文章所囊括的背景知识。

英语阅读的能力目标:这项内容是锻炼学生对于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对文章的推理能力、以及对文章的概括梳理能力。

英语阅读的发展目标:让学生在习得语言技能的同时加强逻辑思维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锻炼,了解克隆的利弊及对克隆技术的反思,让他们认识到科技可以改变生活,但不能陷入“技术决定论”的死胡同,以发散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2)教师寄语

Have you ever heard of Cloning?It sounds complicated and confusing,What can we benefit from Cloning?We are concerned about our future,so Please read relevant inform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3)学法指导

先利用标题、图片等预测一下文章的大意,然后采用略读、寻读、精度相结合的方法对课文进行预习。

5.合作性学习原则

学案的设计应该是开放性的,有合作的价值,引发学生参与合作,促进他们的有益争辩和思维碰撞。如对英语课本中联合国的学习这一章,就可指导学生提前了解联合国的由来、性质以及当前在世界范围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分成小组,让各小组按照大洲来规划,找出几个典型的国家让各小组来模仿;也可以召开一个联合国模拟大会,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这些活动都可在学案上提前设计并告知同学。

三、学案导学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都没有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时间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英语课堂中出现了“费时低效”的现象。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英语阅读兴趣,学生应该是英语课堂上的学习主体。把握学生的学习动向就能够掌握住英语学习课堂上的主要方向,在导学方案帮助下开展课堂教学,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兴趣作为学生学习英语阅读的主要环节,而不是机械的完成任务,当学生将英语阅读当做是一种乐趣,那么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将会更容易进行。

1.课堂上的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在阅读能力上都存在着客观的差异,相同的一篇英语阅读每一个学生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在导学方案上我们要注意体现这一点,在课堂上同样要开展分层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让教师比较难把握,教师要细致观察同学们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和阅读感知能力,在心中对所教学生有清晰的了解。同时,要把教学目标分层,可分为基础性、提高性和发展性三个层次,在施教的过程中具体开展。例如,在课堂上可以将授课的难度梯度设置开,并且将预留下去的练习作业也区分开,将学生的不同弱点区域加以强化练习,这样学生自己就会有针对性地强化自己的弱点部分。

2.课堂教学上重视点面结合

在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英语课程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上常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讲的过于细致,着重在一个点上,就会让学生只能着眼于这一点,不能站在整体的角度看文章,无法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文化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意图;另外一种情况是着重阅读文章的整体,太过于笼统的讲述文章,没有落实在具体的单词、短语以及语法上,学生虽然学的轻松,但不能真正学到具体的英语知识。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既要让学生掌握整体又要让学生细致了解,难点就是教师要精心设置教程,合理利用课堂上的每分钟,先教授学生把握文章的整体思想和文化背景,再教授学生具体的字词句段篇,将难点一一梳理清楚,学生也要配合教师,详细认真地做笔记,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地解决学生的教学疑问,也能充分发挥课堂的教学时间。例如,在对于一篇英语阅读文章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总—分—总”的原则讲授,这样点面结合起来,既可以让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主旨,又可以对阅读的重点进行掌握。整体方面可以理解一篇阅读的主旨大意,细节处可以掌握每句的结构和语法,再往细节处就是单词的层面,最后回归主旨,把握全文。

3.课堂教学从应试技巧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向

在英语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对于现在的学生应该是一种语言工具,需要摒弃陈旧的应试工具的思想,接受英语语言工具的思想,将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学习英语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考试,更大的作用是运用在生活中,英语学习应是对这种语言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的习得。有时我们可以把课堂变成学生们的小舞台,使他们运用多种感官来进行英语的人际交流互动,从灌输式教育向对话式教育转变。另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经典美文,体会英语文章句与句之间的美感,变苦学为乐学。例如,教师定期组织学生将英语阅读中的小故事编排成一场英语剧,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这篇英语阅读,同时增强了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

4.加强对学案的反馈反思

导学方案经过年级教研组教师集体确定之后也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要及时加强对学案的反馈反思工作。在结束一节的阅读课后,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去得到同事和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并把其中的学案如何改进等等记录下来,研究总结,将这些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拿来指导实践,更好地设计学案,更好地依据学案来指导课堂,以便更好地构建和谐、有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 华维芬.自主学习中心——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环境闭[J].外语界,2010(5).

[2] 纪康丽.外语学习中的元认知策略培训[J].外语2009(3).

[3] 赵加琛,张成菊.“学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2(2).

[4] 程晓堂.论自主学习[J].学科教育,2009(9).

[5] 何莲珍.自主学习及其能力的培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

[作者:郑桥颖(1982-),女,贵州遵义人,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郭振玲】

猜你喜欢
介绍学案导学主体地位
多功能倒悬垂教学训练器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学案导学”之我见
浅谈抗战时期进步文艺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