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盛会 三段思考

2015-08-13 10:41庞涛
培训 2015年7期
关键词:参会者培训课程

庞涛

ATD2015年国际会议会展,是一个全球瞩目的场合,演讲者均是培训与人才发展领域久经战阵的大咖。ATD大会的主题演讲兼具布道与学习的双重定位,学习领域的各位大咖在演讲之余,也身体力行自己所倡导的学习观念和技术。据我观察和了解,大多数参会者此次前来都是为了了解前沿技术和成果分享,获得专业经验与洞见。另外一些参会者,则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接触和洽谈好的产品以及合作上。

经过将近一周的学习之旅,我主要思考了三个问题,一是成就非凡大会主题演讲的要素,二是中美学习文化的差异,三是参会者的主要收获。

PIC模型

塑造现场学习最佳体验

我参加过今年4月底深圳的《培训》杂志年会,将其与ATD的全球年会两相对照,可总结出营造优秀的大会分享现场学习体验要素。我认为,无论是在国内还是美国,要素是基本一致的,即内容(Content)、互动(Interaction)、呈现(Presentation),我将其倒置过来取首字母概括成PIC模型。

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与国内同行交流时,大家一致认为演讲的框架和主线是否清晰最为重要;其次是有没有刺激点,例如在演讲时分享有趣的视频或精彩的故事;最后,注意不能信息负荷超载,凡是贪多求全而导致时间不够草草收场的演讲,反响都很一般。

互动元素的中外差距很大。我粗略统计了一下自己参与的场次,发现30%以上的演讲嘉宾都有明确的互动意识和方法,采用的方式无外问答、举手或身体表决、问题,以及与三两人组成小组讨论等。此次ATD年会动辄300~500人的场次,现场嘉宾以自己的现身说法深刻展示了互动不仅可行,而且具有神奇的效果。以我自己在ATD参会的切身感受,凡是有互动的演讲都会在内容的基础上添彩和加分,因为互动起到了让听众相互答疑、促进社交、反思整理的三重作用。这个元素是现场演讲和培训最容易改善的部分,关键是心态的突破和观念的转换。(可参考图书《重构学习体验:以学员为中心的创新性培训技术》)

最后说呈现,在大会场呈现一门课程,声音的起伏和高亢很重要,否则很容易催眠,尤其现场还有不少正在调时差的参会者。其次,肢体语言必须有表现力,最好可以融入一些表演的元素,加强现场的表现张力。

重视学习文化差异

本地化版权课程

借此次来美国ATD进行认证学习和参会的契机,我近距离观察了西方人(特别是美国人)的学习习惯,思考中美学习文化到底有何差异,对我们从西方引入版权课程并进行二次开发又有什么启示?

通过以往的研究和此次大会中的观察,我发现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现实对中美学员学习文化和习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应该如何把握这种影响?我将中国学员对比美国人的差异概括为四点。

好简单

中华文明以农耕为基础,不讲求精确,而比较偏好大而化之的总体把握。承袭到今天,表现在当前学员身上,就是指中国人在学习时特别偏爱简洁优美的模型和规律,最好是二分法(例如情境领导的意愿—能力发展阶段矩阵),或者接近五行(例如学习型组织构建的5项修炼),像MBTI这样的16格分类其实并不是中国人偏好的学习模式。

然而,在本届ATD大会上有一门创新课程,其中的技术被分为36种。这样的课程且不论内容如何精彩和严谨,单就这个数量给中国人的第一印象就很容易被归入“太复杂”,从而丧失进一步探究和应用的兴趣。需要注意的是,好简单未必是对的,但到什么山就得唱什么歌,这就要求版权课引入方需要消化咀嚼后将其呈现或表达得更加简洁,以吸引中国客户和学员。

重联系

中国人认为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平时除了学习主要内容,也会很关注所学内容与其他模型的联系与区别。另外,中国学员在学习之外,还会更加关注社交、网络等周边因素,这也是西方文化主导的中欧和中国味儿更浓的长江这两所大陆一流商学院的区别。

这次在美国,当老师问台下的外国学员“你们经历过的最棒的学习体验是什么样的?”大家谈了很多都是围绕学习本身,唯独没有谈到拓展人脉、认识新朋友等。我在中国上课问过类似问题,基本大家都会谈到人脉的因素,这跟学习本身并没有实际关联,但在中国学员看来学习是广义的,与其他人建立联系是学习中天经地义的要务。

讲实用

西方人为了求真而学习,中国人更希望立即看到学习的用途和产出。例如,在一个为期两天的课程设计与开发工作坊上,如果在国外上课,讲师只要把ADDIE的原则、模型、工具传授给你,你只需大致练习一下,更多的需要回去自己二次加工和实践。而中国学员在两天当中,一定要带些有形的学习成果回去才能让自己安心,也好向上级交差。

鉴于此,我在自己企业和自己参与开发的课程里面,非常倡导基于工作任务情境的课程。因为如果没法联系实际工作任务情境,就会比较容易让中国学员质疑“学来做什么”,这个问题对中国学员而言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追问的,对培训师则是一再的拷问,与其等待质询不如主动回应。

同理,作为一名中国人,当我思考学习文化差异时,其实也始终在思考如何在二次开发当中更好地顺应和管理这种文化差异,而不是思考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喜确定

根据荷兰霍夫斯泰德(Hofstede)教授的民族文化研究,中国人相比西方人,在文化上更属于“不确定性回避”的一方,中国学员也更加需要看到答案。这种喜欢确定性的特点要求培训时要多给答案、工具、辅导和反馈,同时在运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手法时要因地制宜。很多教练和引导式授课最后之所以反响一般,大多就是因为理念与情境和学员需求不符,一味靠学员自己感悟的结果是不明所以。

既然中美存在以上四大学习文化差异,那么当西方课程遇上中国学员时,究竟该以谁为主?如果我们认同学员为中心的话,答案毫无疑义当然以中国学员为主。西方版权课程固然有过硬的结构和内容,但作为企业内部的培训人士,我们有责任将这些课程本地化,使其适应中国学员特点,调整改造前后的课程效果必然有着天壤之别,这项工作值得企业方重视和投入时间精力金钱去落实。endprint

调查数据的揭示

本次参会,我主要是为了接受ATD的Learning Designing(学习项目设计)认证课程。会前的认证培训质量上乘,分类很细,例如课程设计除了这个经典的学习项目设计之外,还细分出需求评估、基于教学设计的绩效分析、项目管理、效果评估等课程;而绩效分析及改进,除了前端的绩效咨询和分析(分为入门版、进阶版和大师版)外,还设立了后期的绩效支持和学习转化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

结束ATD大会行程之前,我在2015ATD中国微信群里做了一次小范围随机抽样调查,希望了解大多数参会者的收获都包括哪些。以下是一些最主要的发现和结论。

领导力仍占首席 移动技术不甘示弱

超过60%参与调查的中国参会者都认为,本届ATD大会的热点在于领导力开发,其次是课程和教学设计技术、m-Learning以及基于移动技术的远程学习和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有不少供应商在利用平台推介Mentoring(辅导)、Coaching(教练)和SOJT(结构化在岗训练)的项目,企图打通10-20-70当中“20”甚至“70”的部分。个人站在甲方角度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商业前景和意义的思路,毕竟“10”这一部分的落地也要依靠后续的不断跟进和巩固。国外的产品比较精细和专业,并不贪多求全,这一点值得国内学习和借鉴。我们的IT开发并不弱,如果能找到好的设计切入口,并且沉下心来,前景一定看好,就像此次在美大出风头的UMU现场互动。

互动分享与平等对话的魅力

关于“大家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这个问题,调查中排名前三位的是“大开眼界”“结识大咖”和“专业分享”。

我最为明显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很好的结识业内大咖和同行的机会。很多闻名遐迩的业内大师和牛人就在台上与你平等地交流和对话。演讲完毕后,你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上去跟他们进一步交流,从而就可以顺利建立联系,并拿到Email等联系方式,接下来就能很方便地询问和交流。我自己学习了SAM(敏捷迭代课程开发技术)后,一直对此有些疑问,在Lou Russell女士分享完“It's a Project:Managing the Transition from ADDIE to SAM or Agile”(从ADDIE到SAM再到敏捷的变迁)之后,我抓住机会又跟她近距离交流,终于得到了解答。

在大会上,有各种各样的主题分享和展商,可以现场感受和交流,可以认识很多国内外的同行和大师,确实是一次国际化的高水准盛会。相比韩国、日本乃至西亚,中国参会热情对比人口基数和行业规模仍然偏少,但相信3~5年内中国一定会变成ATD的第一大海外市场,届时在中国举办ATD全球年会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而国内以《培训》杂志为代表的同业也在努力经营、锐意创新。假以时日,中国也会催生自己的ATD,引领亚太乃至全球的人才发展,我个人对此深信不疑。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会者培训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会议·培训
数字人民币亮相消博会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共同应对会议新常态
会议·培训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31年后重现日本3000人交流团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