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市兰陵镇房身泡村出土的宋代兔毫盏

2015-08-15 00:46关传宇
黑龙江史志 2015年14期
关键词:管理所釉面器型

关传宇

(哈尔滨市双城区文物管理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100)

1987年8月17日,双城县(1988年撤县变市)兰棱镇房身泡屯的农民许义,在自家院内距地表30 厘米、长、宽约50厘米的坑内,发现了铜镜、瓷碗、瓷杯、小瓷罐、瓷碟、瓷瓶、灰陶雄、铁犁桦、铁车穿、剪刀、铁门扣,铁圈、铁锥子等,还有北宋“崇宁通宝”、“崇宁重宝”等文物,共计22 件。许义发现这批文物后报告了镇文化站,镇文化站上报到县文物管理所,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收回文物。其中有一个宋代兔毫盏,此盏身碎裂,口沿已残,看去完整实已修复,敞口,盏口大,足小,深腹,汪圈足,形如漏斗,里外施釉,口沿上的釉是深黄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处自然垂流成滴珠状,口径15.5、高度7.5。造型敦厚古朴,线条自然流畅,修坯随意大方,一眼看去给人一种古意焕然的感觉。

“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这是宋代的大书画家黄庭坚对黑釉“兔毫盏”的赞誉之词。这是由于宋代当时人们饮茶、斗茶之风的盛行所致。而那黑如漆器般的“兔毫盏”釉面上所现出的丝丝黄褐色的自然纹理,给当时盛行此风的人们带来了一种神奇、美妙的全新感觉,使人们在视觉上得到了一种极大的享受。宋代的建安就是现在福建省的建阳县,而烧造年代不会晚于北宋雍熙年的黑釉“兔毫盏”就出自于建阳水吉镇的池中,后井二村的芦花坪大路后门和源头坑等处。“兔毫盏”的出现,有它的特定的时代意义,因为它符合了当时人们生活及精神上的需要,符合了宋人那种恬淡典雅,但在平静中求变化的审美情趣。加上在宋代它的成品率就不高,“物以稀为贵”,因此“兔毫盏”在当时就被许多名人雅士所珍藏,成了“茶家珍之”的宝贝了。一、看外观(造型)。宋代“兔毫盏”一般以敛口和敞口两种为多见,大多是口大足小,形如漏斗。距口沿一厘米处向内凸起圆棱一道,外壁近足三分之一处无施釉,口沿上的釉大多是深黄褐色的,釉水上薄下厚,近圈足处自然垂流成滴珠状,型号有大、中、小三种,最常见的是中型,口径10—12、高度5-6、圈足2-3 厘米的为多。造型敦厚古朴,线条自然流畅,修坯随意大方,一眼看去给人一种古意焕然的感觉。二、看胎体。宋代“兔毫盏”的胎土是用当地富含铁质的瓷土,盏壁的厚度约0.2—0.8 厘米左右,最厚处在底部超过一公分,因此上手较沉,有很明显的压手感。由于当时的加工手法及工具都较现代落后,因此胎土中多含没能完全粉碎的较大颗粒,显得略为粗糙。在烧制过程中由于受到窑内一氧化碳的影响、胎呈色紫褐色、粗而坚硬、重如铁渣。宋代“盏”多修胎较草率,经上釉烧成后还能见到修胎时留下的棱角痕迹。底足浅挖近似实足,圈足内常见留有少许浅黄色的垫饼残迹。三、看釉。我们目前所能够见到和接触到的宋代“兔毫盏”无一不是出土之物。这些在地下沉睡了几百年的宝贝,身上都会不同程度地带着时间给它们留下的印记(受土壤中各种物质侵蚀的痕迹)。这就成了我们辨别真伪的又一重要依据。在“兔毫盏”1310 ±20℃的烧成温度下,釉水大量向下流动,口沿处的釉较薄,并且多呈黄褐色,它的主要成份为三氧化二铁,因此所受到的侵蚀也比较严重。当我们用手抚摸口沿时就有毛糙扎手的感觉;在5—10 倍放大镜的观察下,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高低不平的坑坑洼洼的麻子底和条状的侵蚀痕迹,严重些的甚至可以看见时隐时现的露胎处[1]。

关于建窑产品的胎釉和器型问题。宋代很多瓷窑都生产黑釉碗盏,要把其他窑口的黑釉碗盏与建窑产品鉴别区分开来,最重要的就是要真正把握建窑产品的胎、釉、器型特征可概括为:

1.胎:建窑产品因胎土含铁量高,胎骨极厚重坚致,呈黑褐色,质地粗糙但十分坚硬,古有“铁胎”之说,敲之有清脆悦耳的金属声。碗盏类的口沿部份胎较薄,腹部以下至底与圈足则厚度最大,有的则厚达1 厘米,胎薄者少。

2.釉:釉色黑而滋润,有光泽,釉面有白色小疵点,口沿为褐色。碗盏类口沿釉薄(仅1 毫米),腹部以下逐渐增厚,碗盏内底最厚(达7-18 毫米),器内满釉,器外壁施釉不及底,器内外釉里见有细长的兔毫纹,兔毫纹不明显,兔毫纹在阳光下闪蓝银色光。

3.器型:建窑产品以兔毫纹碗盏为多见,最具特色的建窑兔毫盏有敛口和撇口两大类,据建窑遗址出土物分析,撇口碗盏少于敛口碗盏,其造型皆为口大足小,形如漏斗,底足为浅圈足,可见旋坯纹。

宋代“兔毫盏”上的褐色“兔毫丝”是铁晶体的聚集物,它们与黑色釉的区别就是在于同样的条件下,这些“兔毫丝”所受到的侵蚀要比那些黑色的釉要严重得多,因此当我们将一件宋代“兔毫盏”置于手中抚摸它的釉面时就有一种凹凸不平的感觉,在对着光源以45 度角观察时,就能够很清楚地看到那些“兔毫丝”都是凹陷于黑色的釉面之下的。这就是几百年的历史给它们打下的“烙印”,非人力所能为之的[2]。对于这批出土文物中的宋代兔毫盏的鉴别,造型为敞口,深腹,汪圈足。因胎厚色黑,釉里有细丝状银色结晶,形如兔毫,故名。与《现代技术陶瓷》中《宋代建窑兔毫盏探析》所描述的基本一致,与《宋代建窑黑釉瓷辨识要领》中所描述的相同。故认定兔毫盏为宋代文物。

[1]刘鹏,《现代技术陶瓷》《宋代建窑兔毫盏探析》;2015年01 期.

[2]高松年,《宋代建窑黑釉瓷辨识要领》;2014年8月7日.

猜你喜欢
管理所釉面器型
一种超疏水陶瓷砖及其制备方法
稀土尾矿在无光釉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做好房地产管理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提高全抛釉瓷砖釉面硬度的研究
分析地方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四川九寨沟地震致震区部分文物受损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一种陶瓷釉配方的调试方法
“我的改造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