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015-08-15 00:51刘学延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职工队伍工会组织职工群众

◆刘学延

(石家庄市公路工程管理处)

一、社会转型呼唤工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桥梁作用

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依法治国做了重大部署。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完善各项法律制度,落实依法治国的理念。工会组织必须顺应时代要求,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在保证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经过多次修订,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更好的法律保障。王兆国同志在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工作报告指出:“我国社会深刻变革,党和国家事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妥善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在实施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当中,通过法律的约束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追求劳动关系和谐,以“两促进”“两满意”,正是工会的出发点。所以,工会组织必须要在职工与单位领导之间发挥好桥梁作用,促使单位稳步和谐发展,依法维护劳资双方的和谐关系。

二、工会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工会发挥其自身作用,为此,工会需从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是最大限度地组织职工投身改革发展,完善工会制度,建立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制度,不断创新工会管理机制。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切实把工会工作放到全市乃至全国的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部署,积极发挥工会作用。工会要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工作,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坚持党的领导,自觉接受和服从党的领导,推动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做到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切实发挥工会组织应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把他们团结和凝聚到党的周围,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新的社会阶层出现,作为党的阶级基础的工人阶级队伍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会必须适应我国社会的多样性发展,从讲政治、讲大局、讲团结的高度,充分发挥工会作用,把职工的凝聚力作用用在为国家、为单位多做贡献上。同时,还要努力提高职工队伍素质,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动员职工投身改革,促进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中国梦”建功立业。

另一方面,是切实为职工着想,当职工的贴心人。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是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帮扶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直接、具体的体现。工会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当职工的贴心人。对困难职工,要从工会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出发,为他们排忧解难,济难救困。要办好职工劳动福利事业,增强工会为职工办实事的能力,把职工想的、想做的提前想到、做到,体现单位的人性化管理。

三、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党的根本指导方针的贯彻落实

要构建和谐社会,激发社会活力,必须把蕴藏在广大职工中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各级工会组织要进一步增强贯彻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牢牢把握实现“中国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当代工人运动的主题,更加广泛地把广大职工团结动员起来,发挥职工的作用,虚心听取职工的意见,组织好各种座谈会、民主生活会、意见箱等工作,真正把他们视为单位的主人,为推动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工会要适应党执政方式的改进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充分发挥工会作为重要社会团体在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要坚持组织、动员、依靠、服务职工群众,及时征求合理化建议,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进一步密切党的政府与职工群众的联系,为他们切实解决实际困难,使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单位的亲情所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践行“中国梦”的执政理念。

四、坚持以人为本,培育高素质职工队伍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职工所求,单位所谋,社会所需,是保持职工队伍先进性的关键所在,是工会维护职工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为此,工会要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创新活动的方法、方式,更加扎实有效地抓好职工素质工程建设。做群众工作,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耐心细致地解释群众提出的每一个小问题,要关心他们、爱护他们,要从思想深处做工作,为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要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多召开一些与广大职工群众有关的座谈会、联合会及文体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拉近领导与职工间的距离,增进职工与职工间的沟通和交流,有效地化解矛盾,营造融洽气氛,增进团结。同时,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及生存综合素质等,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既充满发展活力又富有秩序、充满亲情的社会,而人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人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最直接和决定性的因素,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社会文明了,才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加速“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职工队伍工会组织职工群众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七师医院巡回连队为群众送健康
一〇六团连队承包经营地非职工纳入职工队伍培训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企业文化在油田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价值
把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会的使命担当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如何发挥作用
转作风强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党员干部如何用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