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阅卷规律,备战地理高考

2015-08-15 00:51潘美玲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参考答案答题要点

◆潘美玲

(钦州市第一中学)

参加高考的考生,要想在高考中成为一匹脱颖而出的黑马,除了要有一整套完整的知识体系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外,还应注意制订与阅卷老师的阅卷规律相符的对策。这是考生在高考中取得高分不可或缺的关键所在。

一、地理阅卷前期工作

文科地理阅卷前期,通常是收集考卷中出现的各种答法,进行合理斟酌,与高考的参考答案紧密结合,制定一系列的得分细则,以便在正式评卷时有个预先的应对措施。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得分原则

1.考生答卷完全与参考答案规定相符。

2.考生答案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不完全一致,但意思大体相同。

3.考生答卷虽然与参考答案表述完全不一致,但逻辑严谨,论证周密,无知识性错误,有一定创新意识的要点,且能够自圆其说,与题意相吻合,符合“加分”条件。

4.考生答卷能在参考答案之外,作进一步深挖拓展且符合题意和常识。

5.考生答卷书写整洁,思路清晰,虽然只有少量的符合逻辑的表述,但可以酌情给分。

6.考生答卷规范,秩序号清楚,回答重点突出。

(二)失分原因

1.考生答卷有明显的知识性错误,未按题意作进一步分析。

2.考生答卷逻辑性差,因果关系错误,叙述东拉西扯,考生答卷大多与参考答案南辕北辙、相距万里的。

3.考生答卷书写模糊,涂改很多,可能有一些叙述与参考答案略微相同或相似,但难以辨认,也不能给分。

4.虽然分了很多要点,但都是描述同一要点的意思,只能给一个要点的分,其它点均不给分。

5.没法把握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原因分析,到底是以人文条件为主还是自然条件为主。如果是以人文条件为主的,人文条件要点写得少,自然条件要点写得多。这样就会失分较多。

6.考生做材料题时,不懂采“活点”分,即从材料中提取要点。

7.专业术语弄错,使用地方性语言,让阅卷老师无法理解。

二、分小题组试评,完善得分点

进行评卷,通常是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试阅,有相当的一批答卷将作为试阅卷经受考验,但这批试卷会重新返回给改卷教师重改。目的是通过更多的教师阅更多的试卷,挖掘考生更多的得分观点,以完善评分细则。

三、引例说明

如(2011 年高考全国卷)阅读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问题: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全国卷参考答案:①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②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④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根据前面所说的得分原则,还可以得分的答案有:①自然条件方面: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利于黄麻的生长。②人文条件方面:甲是该国重要的港口,河网密布,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历史悠久,基础雄厚,经济基础好,技术先进,政策支持等。

根据前面所说的失分原因,这小题得分少的考卷是:①不懂得要从“影响工业生产的人文条件和自然条件”分析,不构建答题思路,东答西答;②不懂得影响工业生产的条件是以人文条件为主,要在人文方面多写要点,自然方面少写要点;③用词不当,如“工业基础好”写成“经济发达”等。

四、教师教法反思

综上所述,我们老师平时上课时,就应该注重问答题答题模式的培养,引导学生总结各类问答题的答题模式。

1.特征类问题。水文特征(水量、汛期、结冰期、凌汛、含沙量、水能蕴藏量、流速、河流的补给等)。

2.地理成因问题。均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进行分析。自然原因一般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来分析;人为原因一般从历史条件、人口、工业、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来分析。

3.评价问题。问题常常表述为“作用、意义、影响”等。

4.比较问题。注意一点,两边都要回答。

5.措施问题。①对症下药;②(技术)工程措施,生态措施,管理措施;③开源节流(对资源类而言)。

平时教学时,老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如何看透题目的本质问题,属于何种模式的题目,在答题时先构建好知识框架,然后再进行合理选择,分点作答。如若遇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问题,一般任何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均可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如军马场的区位条件。

五、考生答法反思

1.构建答题框架,分点答题很重要,尽量细分,用分号或①②③④等符号清楚表述。如果考生的答卷没写序号没分要点,阅卷老师在迅速阅读一份答卷时,要在一段答案中帮考生一一寻找得分点,就会有漏点的可能。

2.坚决按问题顺序答题。一般而言题目先问什么,就先回答什么。

3.结合题目实际,坚决按一般任何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均可从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答题。

4.擦边球也是好球。如果没把握,可适度模糊处理。

5.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如方向表述,不能用上下,而应该用东西南北。

6.实在不懂答的就抄题目材料。

[1]什么是水文条件.魁网考试资讯网,2011,9.

[2]5 年高考3 年模拟.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6.

[3]区域地理——状元笔记学习模板.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3,4.

猜你喜欢
参考答案答题要点
邀你来答题
健康烹调的要点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十)
书写要点
2017年6月七、八年级参考答案
2017年6月九年级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