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局限性的方法探讨

2015-08-15 00:51
中国校外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手段语法现代化

李 坤

(哈尔滨师范大学,大庆市八百垧第四小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学生思维迟钝、发言不积极、对话错误多。师生配合不和谐,课堂气氛太沉闷。这严重影响了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作了初浅的探索。

一、课堂教学局限性的原因分析

(一)语言信息输入少

主要表现是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接触获取的英语语言材料和信息没有达到足够的量,这主要在于各类课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下现象,影响了语言信息的输入。

1.对话课教学缺乏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有时只限于组织学生跟读新单词,机械模仿操练主要句型,重点讲解语法点,却忽视了引导学生用新学的单词讨论现实生活,忽视了创设情景让学生灵活运用新学的句型,使学生失去自由创造对话、表演对话的机会。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在教学中接触活灵活现的语言材料。

2.语法课教学缺乏语感的培养。或许是受到语法课就是讲解语法规则这一教条的影响,我们很容易把语法课上成讲解课。教师从一个句子的构成,语态、时态的演变过程,讲解得详细至极。学生对其语法规则琅琅上口,但在这些语法知识运用时错误百出。是教师讲解得不够清楚吗?显然不是。其根本的原因在于缺少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即教师未引导学生去接触大量的此类语言材料,未引导学生去运用此类语言材料,也未引导学生自己去体会其中的语法规则。同样没有大量的语言材料训练,就很难形成语感,就达不到语言输出的目的。

(二)语言信息质量差

课堂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达的信息其“质”达不到规定性。用于呈现新知识的话题选材不当,导致学生接受困难,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种不当一般是所选都材料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或者是所选材料与你所呈现的新知识联系不密切。

(三)思维密度低

学生在上课时思维活动松弛、不活跃,发言不积极。主要表现为上课时机械性、重复性操练过多。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重复、模仿是必要的,但过多的重复模仿容易导致学生思想不集中,兴趣下降,甚至会产生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局面。

(四)时间损耗多

这主要是指教师对一堂课的时间缺乏精打细算,使没有效率的时间(指课堂上没有用来使学生获取知识和培养技能的时间)增多,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时间损耗多,主要表现在备课不充分,组织课堂教学用汉语,不善于调节气氛等几个方面。备课不充分,教学内容的呈现仓促不自然,教学内容的操练单调不充分,语法的讲解啰嗦不简练,影响了时间的利用率。组织课堂教学用汉语。不敢用英语组织教学,生怕学生听不懂。或者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但由于课堂用语选择过难,学生听不懂,于是又用中文重新组织一遍,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不善调节课堂气氛。如发现某位学生在开小差,便公开批评,没能转换角度,妥当处理,让自己的情绪不受影响。

(五)教学节奏慢

教学节奏慢主要表现在没能科学合理地调控教学中语言速度、力度、语音语调、表情手势这些构成教学节奏的“基因”。教学中何处应多组织学生操练,何处可以减少操练时间,何处该“缓”,何处该“急”时机选择不当。对于语音语调的变化表情手势的运用心中无数。教学环节过渡不紧凑、不自然。一节课的教学实际上相当于一台“演出”,先演什么,后演什么,如何串联前后两个节目,拿什么压轴,教师缺少设计。

(六)教学手段单一

教学手段单一主要表现在只会使用传统的粉笔加讲授式的教学方法,不善于制作教具或利用教具,不善于发挥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结果导致传授知识形式单调、乏味,难以创设较真实的语言情景,不利于学生感官的综合运用,抹杀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影响了课堂效率。另外就是一味追求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针对在平时教学中可能存在的英语课堂效率低下的问题,我们不应采取补课、辅导来弥补;也不应该通过反复练习、题海战术来强化灌输,这只会剥夺学生自由安排的时间,增加学生的课外负担,从而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减轻学生负担”的要求背道而弛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提高教学效率。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输入高质多量的语言信息

学生要学会运用语言,教师就必须给学生以高质多量的语言输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自己的语言输出。因为从信息论的角度来看,为交际进行听、说、读、写活动是听话者和说话者或读者和作者之间相互输入(理解、吸收)信息和输出(表达、传递)信息的交流过程。其核心是双方根据社会背景,综合利用词汇、内化的语法规则和语言使用规则进行心理释意的活动。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输入是输出的基础,只有大量输入语言材料和信息,才有可能输出语言材料和信息。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对学生进行认真的定量、定性分析。针对学生已掌握的语言知识和能力状况,找到已知与新知,已能与未能的结合点,以恰当的方式输出新信息,使学生由现有的发展水平达到最适当的发展水平,从而进入新的发展水平。由此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努力培养学生扩散性思维能力

在传统英语教学当中,教师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教学中机械操练过多,有意义操练几乎没有,这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即学生扩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束缚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对话课教学在安排了充分的机械操练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相似对话的创作和表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课能吸引住学生。只有学生学习有兴趣,他们的思维之门才会开启。尽可能的减少课内时间损耗,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增强时间观念,十分珍惜时间。

(三)适时适量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现代化科学手段能大幅度提高教学效率。但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中应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因为不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现代化教学手段应与传统的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因为传统的教学手段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综合使用不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采用“快节奏”的教学模式

快节奏教学指的是教学节奏明快,复习、呈现、操练、练习、巩固等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转换操练的频率节奏快速、协调。教师就像一名著名的音乐指挥家,用语言、用手势、用眼神组织学生回答或者相互问答。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非一朝一夕、一日一月的事,而需长期坚持,才能形成习惯。在进行快节奏的教学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为了有意识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偶尔在提问也可叫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起来回答,目的在于督促该学生与全班一起积极参与操练活动,以保持轻松愉快的节奏,尽量不采用严肃批评,以免破坏正常的节奏。(2)教学过程中忌先叫学生后提问题。这样,除了叫到的一位同学外,其他的学生都可能认为与己无关而不注意听提问,从而破坏正常的节奏感。当然,新教的句型和语言知识,连续四五位学生进行快速的重复操练也是必要的,目的是为了强化和掌握新知识,同时保持明快的节奏。(3)教学的各个环节之间应层层相扣,结构紧凑,衔接自然。这样才能使教学如“行云流水”。(4)忌教学中的虎头蛇尾。教学开始阶段我们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我们有时不注意教学结束阶段的设计。实际上,教学即将结束时,应是一堂课中的又一个高潮。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以回味,学生才会热切地盼望着下一堂英语课的到来。

总之,输入高质多量的语言信息材料,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使课堂教学“快节奏、大容量、高密度”,是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手段语法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跟踪导练(二)4
参考答案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临机的手段
艺术,不只是作为自我表现的手段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
向武器装备现代化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