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对新员工的影响

2015-08-15 00:49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黄官飞
中国商论 2015年3期
关键词:归属感职场毕业生

中国计量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黄官飞

1 新进毕业生员工的入职心理特点

中小企业吸纳了大量就业岗位,其中不少是高校新毕业的“职场菜鸟”。新进毕业生员工初入职场充满活力、可塑性强,却也因为没有职场经历,表现出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对企业和自身有过高的期望、抗挫折能力与情绪稳定性较差等一些职场心理不成熟的特点。

1.1 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

新进毕业生员工刚走出大学校园,步入职场,大多数处于工作适应期,对于职业生涯和未来发展缺乏明确的自我定位。在企业的生态圈子里,找准自我定位是员工融入企业的重要环节。新进毕业生员工在工作内容、岗位角色、发展方向上多处于适应和观望状态,在逐渐地适应过程中去慢慢了解和明确自己的定位。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尽快地融入到企业文化中去,是对他们的一个考验。

1.2 对企业和自身有过高的期望

新进毕业生员工入职是其由大学生角色向职场工作人员转变的环节。由于没有工作经历,新进毕业生员工对入职企业有着较高的期待,尤其是对企业薪酬待遇和企业文化的期望,大多是根据道听途说和想象来设定,有着较多的理想主义色彩。而刚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们还有着“天之骄子”的心理,对自身的工作能力和所能承担的工作有着过高的估计。

1.3 抗挫折能力与情绪稳定性较差

面对职场的工作内容和岗位角色,新进毕业生员工在缺乏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情况下,对岗位所要求的能力和职场所出现的突发状况应对不足,导致在工作中抗挫折能力与情绪稳定性较差。工作环境要比单调的学习生活要复杂得多,既是对员工工作能力的要求也是对员工应变能力和抗挫折能力的考验。在工作中会有一定的压力和情绪,这要求员工在工作中有着情绪稳定性和压力释放的渠道,以便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

2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对新员工造成的负面影响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包括企业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包含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理想信念等全方位的企业文化形态。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一般囿于企业规模较小,企业管理理念落后,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经费投入不足等因素,企业文化建设较薄弱。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不足会导致新毕业员工出现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

2.1 缺乏对员工的心理关怀,员工融入性较差

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较为薄弱,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对新进员工的心理关怀不够。完整而规范的入职培训会让新员工较快地适应工作内容和熟悉企业文化。中小企业新进员工的培训体系不完善,新员工的入职和融入周期要长于大型企业。对新员工的心理关怀还包括尊重新员工的创造力,进而使其对企业文化形成认同感和被尊重感,这是员工融入企业和成为企业骨干的重要影响因素。

2.2 企业管理僵化,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

早期的“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也翻译为泰勒)曾在他的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中通过对时间与动作的研究,制定了科学的操作方法,将工人看做是“经济人”,将科学管理看做是提升工作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员工的价值,建立起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中小企业来说,迫切而重要。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工作产量及员工产值,管理主要围绕如何创造更多的产值或服务,对文化建设方面关注较少或根本不关注。中小企业规模较小,所以在经营策略上很灵活,但是管理上的灵活与管理者素质有很大关系。正如“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所说的“组织的目的不在管理人,而是领导人”。在这种管理体系之下,员工就像是机器上的零部件一样,只会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工作积极性可想而知。

2.3 忽视企业氛围的营造,员工缺乏归属感

企业氛围是企业的工作环境及企业的生态软环境。企业氛围的营造上到企业价值观凝聚、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下到员工日常生活的关怀,是个事无巨细的工作。忽视企业氛围的营造,企业就成了员工只是糊口上班的地方,尤其是新进毕业生员工刚进入新的环境会比较敏感。如果企业给员工的印象工作只是重复性、机械性的劳动,员工会疲于应付。在工作中缺少成就感,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工作态度逐渐变为厌烦,那就离跳槽不远了。大型企业有较多的替换性岗位和储备人员,即使有员工跳槽,也可以通过岗位工作调整或人员补充来解决。而中小企业考虑人力资源成本,工作岗位大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面对员工跳槽,重新招聘意味着增加成本,新招聘的员工同样面临归属感问题,且新员工入职还需要培训和适应。

3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新进毕业生员工归属感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不足对新员工造成的负面影响,对中小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都有制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新进毕业生员工归属感成为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

3.1 让新员工体验到企业的“家”文化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是个庞大的体系,但其核心是“家”文化建设。“家”文化是企业让员工在工作环境中感受到家的温暖,同事之间的关系是团结友爱,通过“家”文化将企业员工凝聚到一起,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通过企业价值观念的熏陶,新进企业员工对企业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将工作视为自己的事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中小企业组织构架简单灵活,可以安排部分经费作为新员工入职培训、企业团体户外活动、员工生日礼物等的活动经费,以此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推进。反之,良好的企业氛围可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小企业的“家”文化建设是“花小钱、办大事”,是根据中小企业特点开展的企业文化建设。系统的企业文化建设不光是需要投入人力、物力,更是对企业经营理念、企业的人才观、企业价值观的综合评价。

3.2 帮助新员工规划职业生涯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人才在企业竞争中有着关键的作用。中小企业要树立人才资源意识,重视员工价值,让员工在工作岗位上发展和成长。新员工入职,中小企业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让新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帮助他们逐步适应工作,找准自身定位,明确个人发展方向。这样,新进员工一方面会感受到企业的关怀,较快融入企业;另一方面也会让新员工明晰职业生涯,与企业共同发展。

3.3 营造更加积极活泼的工作氛围

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除了作为管理功能的制度文化建设外,还要注意工作氛围的营造。工作氛围是中小企业的软环境,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新进毕业生员工在积极活泼的工作氛围中,更容易融入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积极活泼的工作氛围,让员工的工作状态更加饱满,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的竞争力。这对提供薪酬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是吸引人才尤其是年轻的新毕业生员工的有力手段。通过工作氛围的营造,达到中小企业感情留人和事业留人,只有人才队伍稳定了,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才有保证。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对新进毕业生员工的归属感有着重要影响。

中小企业有着自身特点,刚毕业新进员工是企业的新生力量,也是中小企业实现发展崛起的重要力量。依托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企业“家”文化建设,增强新入职员工的凝聚力,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企业文化建设归根到底是服务于“人”的建设,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尊重人才、重视人才、重用人才,才能更好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1] 崔元丽.论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J].改革与开放,2010(7).

[2] 冯华敏.文化环境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探讨[J].才智,2015(1).

[3] 刘伟鑫.浅析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价值工程,2015(2).

[4] 王伟.新进大学毕业生员工主动离职管理策略[J].长春大学学报,2010(5).

[5] 徐梅.毕业生员工的管理之道[J].经营管理者,2014(10).

[6] 王路,王林雪.心理契约与应届毕业生员工离职关系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

猜你喜欢
归属感职场毕业生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伤心的毕业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蒋佩琪 在大陆打拼更有归属感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总量增加,平均收入上涨,城镇归属感较稳定——这代农民工,就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