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红高粱》“红”出新特色

2015-08-15 00:53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高粱酒红高粱影视剧

郑 洁

(河南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

1986年,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带给我们的是一首关乎人性的赞歌,一曲可泣的抗日悲歌。1987年,由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在1988年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2014年,长达60集的电视剧《红高粱》的播出给国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人物形象,印下了抹不掉的爱国豪情。《红高粱》这部巨作,从走上荧屏开始到今天,由文学作品转变为电影再到电视剧的历程,到底带来了多少不一样,又留下了多少思考。

一、人物视角的创作理念转变

想要把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成让观众喜欢的,并表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电视剧,就需要对文本中人物角色进行选择性的设置。在之前,无论是原著还是电影版的《红高粱》均是以余占鳌男性视角为切入中心,而电视剧版的《红高粱》一改先前的风格,以剧中女主角戴九莲(九儿)的女性叙事视角为切入点串起整个故事。从文学角度来看,原著小说的叙事风格,内容的表达比较适合改编成电影版,而长达60集的电视剧,需要的就不仅仅是一种叙事艺术来支撑,更是要在对叙事艺术的基本规律遵循之上,去改编小说整体结构并对整个故事的叙事策略进行添加。因此,与电影相比较,电视剧中九儿树立的是一个敢爱敢恨,敢做敢当,既有儿女情长、深明大义,又有顾全大局不乏谋略的刚烈形象。“九儿”与“酒儿”谐音相同,“酒儿”指的是剧中的三十里红的高粱酒,作为整部剧中重要的串联线索之一,它的作用就与“九儿”遥相呼应。三十里红是用高粱做的酒,采用优质甘甜高粱为酿造原料,经陈年老窖发酵,长年陈酿而成,酒味香醇而独特。剧中的九儿也就如同这三十里红的高粱酒般,在复杂的人物情感剧情和各种缠斗中,练就了与常人不一样的胆识与聪慧。

二、故事情节的丰富扩充

文学作品《红高粱家族》由《红高粱》《高粱酒》《高粱殡》《狗道》《奇死》五部组成,电影版的《红高粱》中,只采用了其中的部分情节和内容,呈现出的是一部写意版的影片。而电视剧版的《红高粱》是用了具体的故事情节去构造。

这部电视剧从大体上来说是部抗战剧,但看过后觉得抗战故事并不是这部剧所要表达的最主要内容,编剧赵冬苓曾说要表现出来“烟火气”,想为观众呈现从1930年到1940年接近10年间山东高密县的民间市井传奇故事,以九儿为核心的单家,余占鳌为核心的土匪和朱豪三为核心的高密县衙,这三大支柱的“烟火气”。从某种程度上说,《红高粱》始终在全力挖掘这三根支柱之间的人物关系的戏剧性潜力,进而呈现出非常生动、精彩和传奇的一面。值得一提的是,《红高粱》重点打造了一些源于山东民间的经典文化桥段。例如,颠轿和祭酒神,较之当年的同名电影,这部剧集做了更为细致的考究和更为细腻的展示,随着剧集的播出,那“好酒!好酒!”的豪放歌曲也再度将观众带入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中,深刻地体验到中华民族那种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可以说,剧中的每个人物,都以自己独特的风采活着,表现出来的是有张扬个性的自我,由人物个性和人物关系衍生出来的故事情节也自然而然地具有强烈的传奇性,使整部剧情都增添了一种光辉感。

三、红高粱“红了”高密

电视剧版的《红高粱》是山东卫视年度自制大剧,从一开始就身负重任。从剧本的本身来看,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改编;是一部抗战题材的影视剧;更是一部具有区域色彩构建的作品,颠轿子、高粱酒、扑灰年画、乡土缅裆裤等这些具有山东高密本土特色的代表,为这部影视剧增添了不少亮点。

首先是红了本土文化。电视剧《红高粱》在剧中将山东高密的地方性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还激活了高密的历史文化。近些年,高密市充分利用本土的历史文化名人、当代名人的优势,先后建立起莫言文学馆、高密历史名人馆、单应桂美术馆等名人艺术馆群。努力地把高密名人整合起来,让全国各地的人都能欣赏到高雅艺术。

其次是红了民俗特色。在《红高粱》剧中,留给人印象深刻的不单是满目的红高粱,像九儿的拿手扑灰年画、聂家庄的泥塑、传统美食拤饼等这些民俗也跟着“红了”一把。这些传统的民俗特色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了人物角色的塑造。就拤饼来说,它不仅仅代表的是本身薄薄的面饼,自身劲道、有嚼劲、操作简单的特点也正代表了高密人的淳朴和豁达。

四、热度之高的原因

从播出后的整体收视率、观众反馈程度以及商业全部的收益看,这部剧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的一部优秀的影视剧。由于该剧的影响,很多喜欢《红高粱》的网民观众再次去回顾电影版的《红高粱》。这些铺垫再次给电视剧版《红高粱》添了把火。其热度之高有两点原因是最为重要的:一是影视剧的《红高粱》有电影版的经典老剧为基础,由于人们对过去的电影版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所以这种关注自然地延伸到了电视剧身上。二是《红高粱》的制作班底堪称豪华阵容,幕后正是前几年大热的《甄嬛传》班底,导演郑晓龙更是多部“国民剧”的主创;女主角周迅,时隔十年再次回归小屏幕;新生男神朱亚文风头正劲;金马影后秦海璐也是将演技发挥得淋漓尽致。

五、结语

四大特色给这部电视剧增添了原始野性的美和具有张力的生命力表现,剧中的戴九莲、余占鳌、罗汉、朱豪三等一个个狂放不羁、可歌可泣的人物,着实让观众喜欢。无论是书籍、大银幕还是小荧屏都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特色的《红高粱》,而我们心中自己的那株红高粱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该如何长得更红。

[1] 苏墨.红高粱何以红了一茬又一茬?[N].工人日报,2014.

[2] 李跃森.《红高粱》:赢了“合理”,输了“真实”[N].文艺报,2014.

猜你喜欢
高粱酒红高粱影视剧
高粱地里走出的艺术大家
——刘铁飞
四特酒20年珍藏vs李渡高粱酒1955
影视剧“烟雾缭绕”就该取消评优
“浓墨重彩”推动场面变形与结构流动——以评剧《红高粱》为例
《高粱酒》的“活”与“变”
近代史诗传奇巨制《红高粱》
走近红高粱
试论影视剧中的第三者现象
火火的高粱酒
春节前夜归(外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