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思维,深化论述

2015-08-15 00:53潘丽娟
新课程(下) 2015年24期
关键词:议论文理性思维能力

潘丽娟

(福建省平潭县城关中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议论文作为写作中的重要写作类型,命题趋势也逐渐趋向于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核。但是目前高中生的写作更偏向于长篇叙述和抒情,缺少必要的理性思辨能力,这就更显示出议论文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议论文写作是专门针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思辨能力而展开的,它是提高学生批判意识、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性精神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习惯,借助思维意识的发挥,进一步深化论证,并以此感悟生活、创造生活。

一、理性思辨能力的基本内涵和具体要求

理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对学生辨析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的提高,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思维辩证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理性思维能力也成为考核高中生议论文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从哲学角度来看,理性思辨就是思考和辨析的含义,思考就是指对某一事物展开理性分析和研究,抓住事物的本质,从现象中总结客观规律;而辨析就是说对不同事物的类别、发展情况等进行清楚的认知,并加以分辨,而理性思辨都是相对于感性思辨来讲的,它同样也属于辩证思维。站在议论文写作角度来看,理性思辨要求学生从事物的整体出发,对事物展开理性思考,对其中的问题进行理性分析研究和解答。具体来说,高中阶段的理性思辨主要有以下几点的要求:(1)要求学生用全面的、客观的眼光看待问题,禁止出现以偏概全的现象;(2)要求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主动探究,从问题中总结出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认识到从中折射出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问题的根据,并加以解决;(3)要求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逻辑性分析,这就在简单分析的基础上又提高了要求,引导学生善于从动态角度看待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是非判断。而这些都是高中教师展开议论文写作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教学任务。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中理性思维的训练方法

1.创新教学理念,将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议论文教学的重点

逻辑思维能力是学生培养较强理性思辨能力的基础,它和理性思辨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两者属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其具体的区别在于理性思辨能力更加广泛,是需要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与之相比,逻辑思维能力可能较为简单和明了。传统的议论文教学,使学生更加适合抒情性写作和记叙性写作,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议论文教学模式。再加上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少议论意识,保持守旧的教学理念,忽略了议论文教学的重要性,使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得不到提到,另外,由于学生没有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议论文写作素材,缺少理性素材的积累是阻碍议论文写作水平提高的关键,再加上高中生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自身阅历有限,致使议论文写作难上加难。

所以说,逻辑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理性思辨能力的基础和前提,上文中曾经提到过议论文写作抒情化的现象,使议论文仅仅是例子的列举而少了关键的议论部分。出现这种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的逻辑思维混乱,没有在写作过程中形成明晰的写作思路,没有对自己的文章进行综合把握,甚至出现写到一半没了素材、或者写作无从下手的现象。一旦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方式,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摆事实、讲道理”的问题。例如,中学作文以“缺陷也是一种美”为题,分析说明人生并不是完美的;很多学生都会用上“海伦·凯勒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却成为一代优秀作家的故事”“斯蒂芬·威廉·霍金患了肌肉萎缩症却成为伟大的物理学家的故事”等等,并最后总结出“缺陷也是一种美”,这样的文章虽然有实际案例又有明确的观点,但是文章信息老生常谈,没有较大的含金量,语言的说服力也十分有限。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本年级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和心理发展规律,进行重点假设分析、对比分析、因果分析、条件分析,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为议论文写作积累经验。

例如,在“一切都会过去”这篇作文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围绕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展开,从正能量角度出发,指明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对于那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要尽可能去理解和接受,用辩证的、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2.在议论文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经形成的辩证思维能力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辩证思维能力,这是高中议论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需要学生学会有效地利用自身在生活、学习中已经形成的辩证思维能力。所谓的思维辩证能力是指,学生要站在变化、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它不同于逻辑思维概念中的“非真即假”“非假即真”,而是真假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也没有绝对的假。在辩证思维中,世界中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都是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中形成发展的,在基础上思考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从而得到某种结果。辩证思维能力涉及对立和统一,还包括量变、质变的转化,这对学生议论文写作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学生在对生活中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时,要充分利用分析综合、归纳演绎以及抽象具体的方式展开,只有这样的文章才更加全面,才能更加令人相信。

例如,以“我说九零后”为话题,第一,学生在写作之前提炼大纲,弄清楚究竟要表达什么观点,考虑通过哪些方式来表达,而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充分运用思辨能力,对文章主题进行综合性把握,对文章内容进行理性分析。第二,这样的命题,使写作空间大大拓宽,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明确立意,并在自己熟悉的基础上在文章中添加论据。只要能够做好这两大点,文章无疑就成功了一大半。

3.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议论文写作过程中,所有学生面对的题目和要求都是一样的,但是每位学生对材料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写作的角度也都是不同的,如何才能在众多文章写作中脱颖而出,是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个性化理解如果仅仅从体验角度来分析,并无绝对的对与错,但是对于写作要求来说,就有对与错之分,立意水平也是这样区分的,这就出现了部分文章立意大众化,没有新意,表述一般没有突破,观点肤浅没有深意等现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写作要求进行全面的精确的定义,引导学生站在客观角度对材料展开分析论述,在还原材料真实性的基础上,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处理问题,避免因视角落后而造成观点失真。

例如,在谈与“常识”有关的经历和看法时,涉及的范围很广,可以写生活、科技、医学等等,需要学生在精确定义文章核心的基础上展开丰富的论述。另外,议论文的写作少不了实际案例做支撑,可以在写作中融入一些科学生活之类的生活常识,还可以将“常识”围绕当前的热门话题(如生态、环境等)来展开,比如,塑料袋加热会产生聚氯乙烯气体,要在生活中尽可能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这样文章的内容无疑在立意上略胜一筹,也是文章的一大亮点。另外,这样大范围的文章,同样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验,要求学生一是从整体上把握写作要点,二是要求学生分清叙述主次,井然有序地展开论述。

在对某一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的过程中,理性思维能使论证充分有力,全面客观,论证由浅入深,体现出议论思路的逻辑性。就目前来看,很多学生的议论文写作仍然保持抒情色彩,缺乏理性判断的融入,影响到议论文写作水平的提高,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借助理性思维的力量,深化议论文论述深度,这是议论文教学质量提高的重中之重。

俞发亮.高中议论文:课时写作教程[M].文汇出版社,2012-05.

猜你喜欢
议论文理性思维能力
议论文阅读专练
培养思维能力
Get两种论证法,一举拿下议论文
培养思维能力
议论文的标题与首尾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理性的回归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理性看待GDP增速减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