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训练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基本原则

2015-08-15 00:44唐小江
新课程(中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教育性趣味性课程标准

唐小江

(重庆市南川区水江中学校)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进行素质教育。拓展训练自被我国教育界采纳以来,产生了一些效果。如何在课堂中更好地使用拓展训练,成为体育教师所思考的事情。

一、拓展训练的内涵

拓展训练最初是在德国兴起的,传至我国,被一部分教师学习并不是很久远的事情,且应用的范围并不是很广泛。拓展训练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分组,通过共同完成特别设置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项目,在训练中,得到素质上的提升、能力上的进步的一种教学活动。

拓展训练要求学生在进行训练时,要专注投入,挑战自己的极限,通过自我的挑战得到进步,同时要求团队合作,提升团队合作能力。在训练中,更要求学生的自我提升,教师的作用反而被弱化。

二、拓展训练的设计原则

1.趣味性

体育拓展训练在设置时,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乐于参与。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体育训练中这一点尤为重要,没有足够的趣味性,青少年参与起来就不会做到全情投入,反而兴趣缺乏,最终使训练达不到目的。

2.难度适中

拓展训练要有其难度和强度,才能够让学生在训练中发掘出自我的潜力。在设置时,尤其要注意青少年的身心状态,根据其心理承受能力与身体素质设置难度适中的项目。不至于太简单达不到效果,也不能太过困难无法完成。

3.教育性

在体育教学中的拓展度,也要注重其教育性。在体育教学中,融合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毅力的塑造、组织力的增强、体育运动的技巧学习等。

三、拓展教学对于初中体育教学的优势

1.符合课程标准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上课时除了知识的教授之外,还要注重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在拓展训练中,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全面挖掘学生的潜力,提高个人素质。

2.改变传统教学局面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学模式重复枯燥、教学形势化并且效率低。课堂上大多都是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体育活动,强度低、趣味少而且学生的投入度少。拓展教学的引入,则可以使体育课堂的效率高起来,学生通过进行趣味性并有挑战性的拓展训练项目,投入到活动中来,全面地发动自己的智力与身体机能,最终使课堂45分钟每一分钟都是精彩并有意义的。

综上可以了解到,拓展训练很好地符合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它是一种革新式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丰富以往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使体育教学变得十分精彩。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适当引入拓展训练项目。

[1]周冰.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缺失及对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04).

[2]张菊光.拓展训练引入中学体育教学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1(18).

猜你喜欢
教育性趣味性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新时代视阈下辅导员职业能力“教育性”特点的分析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学前教育保持教育性和公益性的分析
小学语文教材的“教育性”与“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