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反腐败斗争

2015-08-15 00:56孟彩云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腐败现象斗争体制

孟彩云

〔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475001〕

在新形势下,认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反腐败斗争的复杂关系和基本特点,认清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和紧迫性,理清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思路,无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对于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都非常必要。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生腐败的原因

1.货币的腐蚀性

当前的经济是实物经济加速货币化的经济,在实物经济情况下,人们渴望用权力换取有限的生活资料,如今货币具有无限的能量,使以权力换金钱的人的期望值无限增长。货币拜物教的腐蚀作用越来越大。货币还促使市场的竞争者用金钱换权力,通过权力获得更多的金钱。但是商品或货币经济发展并不必然带来腐败,只有在市场发育不足,交换规则不完善,经济秩序混乱,对权力的监督不严格的条件下,权力进入市场,才有可能转化为腐败。

2.双重体制的矛盾与经济秩序的混乱

当前,旧的体制仍在起作用,新的体制正在发育成长,市场机制很不健全,政府、企业的经济行为很不规则,经济竞争秩序较乱,这些都是腐败现象滋生的条件。双重体制矛盾磨擦、经济秩序混乱除突出表现在资源配置的双重体制所造成的不平等外,还表现在:一是国有垄断企业在竞争性行业实行垄断,阻止民营资本进入,既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基本法则,也阻碍了技术进步。垄断所产生的暴利,足以使一些党性不强、德性不高的官员忘记自己的身份,败坏政府形象。二是分配体制的多轨制。即民营经济中市场调节的工资分配,转轨企事业单位半计划、半市场调节的工资分配,国家机关和部分企事业单位的计划工资分配,三种分配差距很大,且越来越大。一些人为“自求平衡”,通过各种渠道钻体制的空子,以获得合法或非法的额外收入。三是经济秩序混乱。如地方、行业保护主义盛行,假冒伪劣产品泛滥,虚假广告愈演愈烈;资本市场上内幕交易、营私舞弊屡禁不绝;房地产市场上,开发商与地方政府利益勾连,互为依托,严重损害了普通民众的消费利益;在对市场的监管调控中,政府似乎并没有多少管用的手段,滥罚款、乱摊派、乱收费等非法行政行为比比皆是,这些都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条件。

3.不规则的竞争

当前,市场上不规则的竞争对廉政提出了挑战。个体、私营、三资和乡镇企业基本是在市场经济中成长的,为了生存发展,获得紧缺或体制内的资源,普遍采取了灵活的经营手段,包括折扣、回扣甚至行贿。国有企业在与民营企业的竞争和同类企业的竞争中,感觉生存发展和职工利益受到威胁,于是在简政放权、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时,也纷纷采取了灵活的经营手段,如实行销售包干、从销售收入中提出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招待和请客送礼,许多还支付回扣等。当前,竞争愈演愈烈,礼品越送越大,回扣越来越多。这种不正当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经济运行的润滑剂。而这些灵活的竞争手段,相当一部分用在了掌权的政府主管人员身上。

4.监督机制不健全

不受监督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这是一条铁律。过去我国长期靠思想教育、道德自律、行政命令甚至群众运动来制衡腐败,当前这种方法已显得软弱无力。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监督的法规和机制不健全,制约机制不完善,政府办事的制度和程序没有完全公开,政府的权力边界没有向社会公开发布。政府内部的自我监督机制不完善,有的甚至无章可循,上下级、同级、部门之间的制约监督往往不是靠有效机制而是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新闻舆论监督由于禁忌颇多,难以发挥较大的作用。由于政府权力边界的弹性张缩无法确定,群众对政府机关及其公务人员的监督也无法落到实处。行政执法执纪不严,查处不力,不少监督部门在执法时不作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开展反腐败斗争

随着社会的发展,腐败也具有了一些新的特点:如打着改革开放的旗号,给腐败现象涂上改革的保护色,具有很大的欺骗性;钻法规、制度、政策不健全的空子,使腐败现象更具投机性;腐败行为花样翻新,手段不断变化,手法更为巧妙;腐败的渗透面逐步扩大,规模不断膨胀,使腐败的破坏性大大增加;地方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作祟,掩盖和助长了腐败现象,使其得以迅速滋长、蔓延,禁而不绝,纠而复发。这些都增加了反腐败斗争的难度。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本质决定了它对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影响是积极的,有利于开展反腐败斗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能力

那种由于办公经费有限而乱摊派等与政府财力不足有一定关系的消极腐败现象将逐步消除,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设施将逐步得到完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将逐步得到改善,这就从根本上密切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将改善供应,逐步消除短缺经济产生的以权谋私现象

过去不少消极腐败现象与商品缺乏有关。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这种变化,对于消除过去那种供应方面的以权谋私现象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从机制上遏制消极腐败现象创造了条件

目前出现的许多消极腐败现象与体制和管理上的弊端大有关系。在权力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下,企业的许多活动受到行政审批权控制,掌握审批权的人拥有很大的“权力资源”,并为掌权者提供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因而“跑部”、“钱进”现象就成了常态。政府大量取消或简化审批权,使得政府官员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机会大大减少,乱收费、乱摊派等现象也将受到遏制。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法制和其他制度建设

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要求国家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和引导经济行为,使经济得到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从而减少因经济社会生活的暂时无序状态而带来的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市场经济强调的契约性、规范性等基本要求,是同党风廉政建设靠教育、更要靠法制的精神是一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将有助于把市场经济活动所强调的契约性和规范化引入党风廉政建设中,从而增强党员的党纪法治观念,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以促进公职人员思想作风的转变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摆脱自然经济的思想束缚,冲破封闭自大、因循守旧、“家长制”、“一言堂”等陈旧落后的习惯和作风。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们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增强效益观念、时间观念、价值观念、平等观念、创新观念、竞争观念等。这些对防止严重官僚主义等腐败现象是大有帮助的。此外,市场经济活动注重和遵循经济规律,必然淡化过去的亲情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认真开展反腐败斗争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既不能完全沿用计划经济时期反腐败的思路和办法去处理新情况、新问题,也不能等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之后才着手解决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努力适应反腐败斗争面临的新形势,本着保障改革开放,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则,研究和制定新形势下反腐败斗争的新思路和新办法。

1.反腐败斗争必须与深化改革结合进行

许多腐败现象的产生和滋长,深层次的原因是体制上存在种种弊端,只有加快改革步伐,加速体制转轨,消除这些体制上的漏洞弊端,减少产生腐败的土壤、条件,才能釜底抽薪,从根本上遏制腐败。从长远目标来看,反腐败必须建立一个高效、灵敏的反腐机制。不仅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还要暴露在阳光下。

2.反腐败斗争必须实行综合治理

我们说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遏制腐败的根本性措施之一,并不是说只要建立和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就可以自然而然地消除腐败现象。消极腐败现象的产生、滋长往往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反腐败斗争也必须有多种手段,涉及党内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哪一个部门都是无法单独完成的,必须全党动手,综合治理,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反腐败斗争必须防止权力进入市场

一是要消减政府的微观职能,加速市场配置资源的步伐,减少少数人权钱交换的资本。把主导配置资源的职能交给市场,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优化配置,就可能大量减少某些团体和个人利用管钱、管物、管人、管审批的权力牟取私利的可能性。要搞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对市场反应灵敏、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要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政府以间接手段调控经济的体制,坚决打击垄断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政府应将工作重点放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上,把政府资金从竞争性行业彻底退出来,坚决避免与民争利。二是要健全和强化对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防止滥用权力,健全和完善行政的公开化和透明制度,公开行政部门的职责权限、办事规划、程序、条件,实现阳光公务。要公开各级党政部门及其主要负责人的主要行政活动,实行主要党政官员的财产申报和公开制度。要规范政府经济活动的界限和国家宏观调控的范围,采取措施防止政府代替个人和企业等市场主体进行市场交易,堵住权力进入市场的所有通道。强化党政机关内部监督,制定严格和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廉政责任制等工作规则和程序,强化党政机关内部监督。强化上下级、同级和部门之间的制约监督,定期对行政领导进行民主评议,及时撤换腐败无能的官员。坚决查处贪污腐化行为,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强舆论监督,保持新闻的相对独立性,充分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公务人员的腐败行为。搞好群众监督,健全完善人民群众协商对话、信访举报、申诉等制度。同时要发挥民主党派、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

4.反腐败斗争必须加强党政机关的廉政建设

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坚持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廉政建设,把遏制腐败现象当做一件大事来抓。要把干部廉政情况作为任用干部最重要的条件。要加强对党政干部的廉政教育、“公仆”教育、三大作风教育和法纪教育,并大力宣传表彰“反腐败”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要严肃查处腐败行为,对重点予以曝光;要加强廉政制度和法规建设,采取多种手段,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猜你喜欢
腐败现象斗争体制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朱允炆和叔叔们的斗争(下)
正当防卫正当斗争
水利工程建设领域腐败现象研究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给企业家腐败现象开“药方”
旧政协关于停战问题的斗争
建国初期剿匪斗争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