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对策研究

2015-08-15 00:49
山东纺织经济 2015年6期
关键词:潍坊市农产品农业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 山东潍坊 261041)

潍坊市地处山东半岛中部,陆地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4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22万,辖4区、6市、2县,是沿海经济开放城市和著名的风筝之都。潍坊市是农业大市,是中国农产品内销和出口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国内外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如毒大姜、毒韭菜、毒西瓜、毒奶粉、毒牛肉等,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极度不满,引起了我市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从根本上保障潍坊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给国内外提供安全优质的农产品,作者在进行了里大量的调查研究之后,提出了下列建议:

一、健全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法规制度

通过立法、制定规章制度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应建立“源头控制→过程监管→末端检测→问题追溯”的制度。源头控制主要是控制高毒农药等禁用品。过程监管可采用下列模式:“生产有记录、销售有档案、去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可追溯。”末端检测主要是对市场上的农产品进行定期抽检。问题追溯主要是指农产品出了问题,可凭农产品标签上的条码或二维码能追溯到生产者本人。

二、建立统一、高效的执法机构

各级政府应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协调农业局、畜牧局、林业局、水产局、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等执法部门,组建联合执法机构,统一执法,并且做到常态化、长期化,努力实现监管的无缝覆盖,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三、对农药实行准入制

从源头上控制高毒农药等违禁品,一旦发现使用违禁品,或假冒伪劣产品,将重拳打击,严肃处理。

四、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通过报刊、杂志、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宣传,对典型的案例,加大曝光力度,让全民警觉,提高责任意识、危机意识。

五、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有些农产品生产者社会责任感不强,安全意识淡薄,使用高毒农药,造成农产品不安全。各级政府、农技推广部门、农业研究部门应通过各种会议、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让生产者和消费者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提高对农产品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六、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

要大力推进国家农产品的标准化战略,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让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有标准可依,有章可循。以农业标准化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目前,潍坊市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日益完善,全市引进和制定农业标准600多项,建成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535万亩,获得“三品”认证农产品1653个,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7%以上。

七、大力推进农产品生产产业化

要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农场、新型食品加工厂。目前,潍坊市已构建起以粮食、蔬菜、畜禽、果品、花卉、苗木等高效产业为主导,以发达的农产品加工业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市常用耕地1010万亩,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00亿斤以上,形成了优质瓜菜、果品、苗木、花卉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面积已达到530万亩,年产瓜菜1200多万吨;全市具有规模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100多家,形成了以龙头企业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的格局。目前,潍坊市现代示范园区已达到806处,拥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现代蔬菜种业创新示范基地、农业国际合作示范区各一处。农产品产业化,可大大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八、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目前,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一些达不到质量安全的农产品未经检测就能在市场上销售,这样就给农产品安全留下了很大的隐患。该制度完善后,一些不合格农产品受到“准出”与“准入”的双层检查,就很难进入市场了。

九、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

建成市、县、乡、市场(基地、企业)四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检测机构应定期对主要生产地的土壤、水源、空气质量进行检测,建立检测档案;对产地→加工→销售三个环节进行定期抽检。

十、鼓励品牌农业的发展

应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农场、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开展“三品一标”认证,积极争创名牌产品,通过品牌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一、加大财政补贴力度

各级政府应加大财政收入,对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给予财政补贴。鼓励农产品生产者多使用生物农药,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而且关系到党和各级政府的形象,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此必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猜你喜欢
潍坊市农产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潍坊市工商资本下乡赋能机制构建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基于层次聚类法的潍坊市新城区公共绿地建设
潍坊市学前教育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