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与胆道镜联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观察

2015-08-19 06:23焦宇柯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探查胆总管胆道

焦宇柯

河南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普外科 商丘 476000

肝内胆管结石占胆石症患者的36%[]。因解剖位置比较特殊,术后易发生结石残留,治疗十分棘手。2010 -02—2014 -02,我们应用胆道镜联合肝脏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肯定,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4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均表现出程度不等的寒战发热、腹痛、黄疸。经B 超检查明确为肝内胆管结石。随机分为2 组。对照组50例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38~70岁,平均54.3 岁。病程1~6 a,平均3.6 a。观察组54例中男38例,女16例;年龄38~69 岁,平均53.7 岁。病程为2~6 a,平均3.7 a。2 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患者仰卧,气管插管全麻。于右肋缘下斜切口入腹。常规切除胆囊后,将胆总管切开,置入胆道镜探查,取净可视范围内的结石,解除胆管狭窄[3]。若结石较大可先行激光碎石排出。将T 管放于胆总管中并缝合。术后14 d T管造影,若无异常可酌情拔除T 管。(2)观察组:体位、麻醉方式、切口、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及T 管放置、造影、拔管等同对照组。根据术前影像学查结果与术中胆道镜探查结果选择肝脏切除部位(右前叶、左外叶、左半肝及右后叶下段等)。出院后对患者进行6~24个各月随访,行B 超复查,比较2 组治疗效果。

1.3 判定标准[4]优:临床症状消失,影像学检查无结石残留和复发。良:胆道感染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但时有发生,日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差: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影像学检查可见结石残留或复发。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 软件对所有数据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74.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肝内胆管结石行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结石残留率及复发率。近年肝胆外科微创技术逐渐应用到肝内胆管结石治较高。术中使用胆道内镜进行探查,可对结石位置、大小、数量、胆管狭窄程度及部位、等予以准确判断。在有效取净结石、处理狭窄的同时,可确定肝术切除的方式。联合病灶肝脏部分切除,可有效清除嵌顿或者大结石,降低二次手术率,预后良好,与文献报道相符[5-6]。

[1]周长波,刘明忠. 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4,9(8):3 -4.

[2]陈永军,蔡小勇,卢榜裕,等. 腹腔镜左肝切除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J]. 广东医学,2014,35(2):241 -243.

[3]李辉华.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观察与体会[J]. 医学信息,2010,23(9):3 341 -3 342.

[4]周心奇,周建明. 规则性肝切除和经皮胆管胆道镜碎石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疗效对比[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1(28):3 155 -3 156.

[5]赵海涛,刘立国,缪若羽,等. 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98例临床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10,25(3):217 -220.

[6]马万里,付侃达,李诗杰,等. 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与胆道镜结合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2014,21(8):64 -65.

猜你喜欢
探查胆总管胆道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冀西北三马坊热储构造探查的新认知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分析
橡胶树miRNA 探查
高频超声探查用于诊断附睾病变男性不育的价值探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